2022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docx
《2022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1.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观测的实施。1.2 施工准备1.2.1 技术准备:1.2.1.1 熟悉图纸,仔细阅读变形观测设计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埋设位置。 1.2.1.2 现场核对基准点、变形观测点的埋设情况,确认是否被破坏。 1.2.1.3 设计变形观测测量实施方案,获取基准点的测量资料。 1.2.2 主要仪器设备: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激光铅垂仪。1.2.3 作业条件:1.2.3.1 测量施工人员有相当的测量资质。1.2.3.2 仪器设备检定合格,足够的仪器数量。1.2.3.3 基准点校核合格,且保证一定的数量。1.2.3.4
2、 变形观测点无损坏或未损坏的观测点能够满足规范。1.3 施工工艺要点1.3.1 沉降观测1.3.1.1 水准点的布设与形式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1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为防止水准点受
3、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进行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因此它的构造与埋设必须保证稳定不变和长久保存。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平坦地区,由于覆盖土层较厚,往往采用深埋标志作为基准点。在山区建设中,建筑物附近常有基岩,可在岩石上凿一洞,用水泥砂浆直接将金属标志嵌固于岩层之中,但岩石必须稳固。1.3.1.2 观测点的布设与形式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
4、。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每隔153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及沉降缝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工业厂房的观测点可布置在基础、柱子、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点的密度视厂房结构、吊车起重量及地基土质情况而定。厂房扩建时,应在连接处两侧布置观测点。大型设备基础及较大动荷重的周围、基础形式改变处及地质条件变化之处,皆容易产生沉降,必须布设适量的观测点。烟囱、水塔、高炉、油罐、炼油塔等圆形构筑物,则应在其基础的对称轴线上布设观测点。总之,观测点应设置在能表示出沉降特征的地点。观测点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地精确地查明沉降情况。这项工作应由设计单位或施工技术部门负责确定。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设
5、计人员协商,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所有观测点应以1:1011:500的比例尺绘出平面图,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拉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 1) 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埋设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外墙勒脚处。观测点埋在墙内的部分应大于露出墙外部分的57倍,以便保持观测点的稳定性。一般常用的几种观测点有预制墙式观测点、燕尾星观测点、角钢埋设观测点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变形 测量 施工工艺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