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输血科(血库)的组织管理 (一)输血科的组织管理 输血科 依据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总则第四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协同临床严格驾驭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年输血品种和数量,分析探讨和处理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二)输血科配备标准 1、人员 输血科(血库)的规模可依据医院床位数或医院年用血量及救治患者对象来确定。一般人员与床位之比为1:100150。 2、人员技术职称 都应当是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并
2、有专业技术职称。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主任医(技)师;二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医(技)师以上人员;其他各级医院输血科(血库)至少配备一名医学专业。 3、科室设置 医院输血科(血库)应设置在邻近用血较多的手术室或病区。房屋应光线足够,空气流通,清洁干燥,大小至少应具备足够的工作空间。一般应分为贮血室、配血室、值班室及清洁室等。 4、设备 一般有460C 贮血冰箱,-300C低温冰箱,显微镜,台式离心机,370C和560C水浴箱、各种规格的离心机、显微镜及试验室常规配置等。 (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 输血科(血库)的各级各类人员除了像其他业务科室一样担当科内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以外,还
3、必需做到各负其责。 1、行政主任(副)职责 (1)负责解决输血科困难、疑难的检查、诊断、治疗及仪器设备的运用等技术问题。参与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 (2)常常检查仪器设备的运用、保管和修理状况,指定人员负责登记、统计、资料积累和保管工作。 2、主任(副主任)技师职责 (1)负责本科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验收、安装和调试工作,定期检查和指导仪器设备的运用、修理和保养。解决本科困难、疑难技术问题,并参与相应的诊疗工作。 (2)负责疑难或特别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免疫诊断、疑难检验项目的检查及室内、室间质控。开展成分输血,参与临床有关的会诊和治疗工作。 3、主
4、管技师职责 (1)开展科研工作,并担负肯定的教学任务,做好各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指导下级技术和进修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撰写学术论文。 (2)帮助科主任制定该科室业务范围内的有关安排,并监督实施。 (3)了解国内外动向,结合本科状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输血事业的发展。 (4)仔细执行并督促检查本科室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和工作制度的落实执行状况,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看法,提请上级审查批准。 4、技师职责 (1)负责所用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修理保养,做好专业资料的积累、保管以及登记和统计工作。 (2)依据科室状况,参与相应的诊疗工作。指导和培育技士及进修人
5、员,并负责其技术考核。 (3)负责血液质量检查和储备工作,参与发血、试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成分制备。 (4)参与科室值班。 5、技士职责 (1)负责输血前的打算和必做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 (2)负责血型鉴定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储血冰箱的管理、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 (4)负责药品、器材及其它物品的保管工作。 (5)参与科室值班。 6、技工职责 (1)上班前工作室卫生打算就绪,使工作室保持空气簇新。 (2)工作间地面每日要清扫、擦洗两次,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清扫工作。 7、试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各类血型的鉴定和R
6、h等稀有血型的鉴定及血型抗体的筛选工作。 (2)在进行血型鉴定和各类特异抗体鉴定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3)血清学检查时,血清抗体的检测,均应按标准和规程进行。 (4)工作中要做到:标本不污染、操作娴熟、试剂标准、器皿清洁、推断精确。 (5)负责各类标本检验、检查和鉴定的登记工作。内容包括:标本号、姓名、单位、地址、特异性抗体、血型、日期、诊断和签名等,并应长期保存。帮助做好Rh等血型的建档工作,为建立稀有血型者队伍供应依据。 (6)遵守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完成科主任安排的其他工作。 8、配发血工作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科室临床用血的配血和发放工作。 (2)血型鉴定和
7、交叉配血,执行“双查双签”制度,严格按“配血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3)遇到疑难问题,请血型室人员共同解决,并上报科主任,未搞清缘由的血液不得发出。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任何一项不符均不能发血。 (5)严格执行“血液领发制度”,发血者与取血者应逐项查对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发血。 (6)临床出现输血反应时,应刚好查找缘由,帮助科室治疗抢救。 (7)负责输血反应信息的记录、登记、汇总和分析工作。 (8)负责仪器设备的运用、性能记录及清洁和保管工作,如发觉故障刚好上报科主任找修理部修理。 9、质控工作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的全面质量检查监督。 (2)质控人员必需坚持
8、原则,作风正派,遵纪遵守法律,能娴熟驾驭专业技术学问,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3)负责对血液及成分、化验检查等各项技术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和监督。 (4)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标签、外包装、入库、出库和有关资料等质量检查和监督。 (5)负责对仪器、设备、衡器、量具质量的检查和监督。 (6)质量中有违反操作规程和严峻问题要刚好向科主任汇报。 (7)按质量检验规定检测试剂、血液、器材等,确认合格后方可运用。 (四)各种管理制度 1、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1)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签后,提前2日送交输血科(血库)。 (2)储血冰箱每月消毒一次。每日检查冰箱温度,同时
9、视察血液质量。应严格根据不同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发觉质量可疑时,刚好报告并妥当处理。储存血液报废时,应报医务科批准。 (3)配血及发血时,必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出的血液、血浆、血液成分等,临床科室应刚好输用,输血科不再收回。 (4)各科室必需由医护人员取血。取血时,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输血时遇有疑问或异样状况,应马上停止输血,待查清无误后再作处理。配血标本由输血科在40C20C条件下保存两周,以备查对。 (5)设立值班员,负责值班时间内的供血和平安工作。 2、供血制度 (1)输血科应按采供血许可证规定范围供血。特别状况下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对
10、规定范围外的医疗单位供应。紧急状况下,先供应,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2)供应临床运用的血液,必需是根据国家规定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 (3)向临床供血时必需依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和患者的病情,供应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 (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范用血。 (5)遵循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主动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严防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6)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需做到双查双签后,方可发出。 3、配血管理制度 (1)配血室内应保持宁静、整齐。工作时不闲谈,非本科工作人员
11、谢绝入内。 (2)配血前仔细检查输血申请单上的日期、血型、申请数量及对血液的要求,并依据贮血状况、疾病等酌情交叉配血。 (3)依贮血日期的先后,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 (4)做好血型鉴定、配血试剂的质量限制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5)对有输血反应者必需进行抗体筛选鉴定。 (6)做好各项登记工作,交叉配血等书写字迹肯定要清晰、整齐、无误。 (7)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0C20C冰箱保留7天。 4、输血管理制度 (1)严格驾驭输血适应证,对于手术用血应事先做好安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要严格驾驭。 (2)输血前必
12、需对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抗体(RPR)、艾滋病抗体(HIV)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阳性结果必需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3)患者须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清输血的利弊,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后,方可输血。 (4)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上级医师审签后同血样本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 (5)为做到有安排地供血,除急诊外凡需输血者均应提前申请,各种血液成分应提前2-3 天,全血及红细胞悬液2000ml提前2天,2000ml以上者提前3天,3000ml者应提前4天。 (6)勤工人员和家属一律不许代替医护人员取血和代替医师签字
13、、填写血型、用血量以及改填输血申请单。 (7)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仔细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协作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平安。 (8)输血时,必需由医护人员亲密视察有无不良反应,遇有疑问或异样状况时,应马上停止输血,并通知输血科查找缘由,待查清缘由后再作处理。 (9)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剧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室温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奢侈,应由用血单位负责。 (10)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刚好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视察和登记。 (11)为了保证输血平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
14、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5、输血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1)凡接到临床科室反映有输血反应时,输血科医师应刚好深化临床科室,妥当处理并报告科领导。 (2)记录发生输血反应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 (3)刚好收回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重复交叉配血和正反定型,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以及其它相关检测。 (4)将检测结果刚好反馈给临床科室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5)输血科医师应常常深化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治疗状况,刚好发觉输血反应,并宣扬教化输血反应防治学问,提高临床诊断输血反应实力。 (6)严峻的输血反应,
15、在处理后(必要时应刚好)一周后由科领导上报医务科。 6、标本管理制度 (1)配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后,要有专人接受标本,并检查血量、标本联号、姓名、血型、病房、床号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2)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试验室后,要有专人接收手续,并要检查留样试管、标签、编号、血型是否齐全,检查合格双方签字,做好登记,留意标本份数、来源和日期等。 (3)检查血标本留样足量,并视察是否有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 (4)受血者配血标本和全血复检标本,试验后要放冰箱4-60C 保留肯定时间(一般为二周),以便病人用血后发生问题时,查找缘由。血清标本应放在-200C以下温度保存半年以上,
16、以备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疾病的追查。 (5)试验后废弃的血标本,必需在焚烧炉焚烧,以免污染环境。 (6)阳性结果留意保密,阳性标本应严格管理,消毒后处理,所用试验器材,用后焚烧或消毒。 7、标本接收制度 (1)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试验室后,要有转入交接和登记手续。 (2)检查留样试管、标签、标号、姓名、血型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检查合格,双方签字,做好登记,注明标本份数、来源、日期等。 (3)检查血标本留样量是否有3-4ml,并视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将血标本试管放37C水浴中10分钟,以利血清的析出。 (5)孵育后的标本,经离心后以次分发进行
17、各项检测。 8、血液报废管理制度 (1)血液报废时须由经办人员登记、签名后报科主任核准。 (2)血液报废标准: 眼观有溶血、大凝块、血袋裂开、管口热合不严密或启过封、血液颜色呈紫玫瑰色或高锰酸钾色、红细胞呈稀泥状者; 血液过期、变质或培育有细菌生长; 血液启封后或离开输血科在3小时以上; 经复检后不合格的血液; 确认是输血反应而退回的血液; 患者因故未用完而退回输血科的血液。 (3)废弃血的处理方法,见医院感染消毒管理常规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9、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 (1)一般差错 血型鉴定错误,漏报、错报、误报检测结果。 (2)严峻差错 错发血液并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峻反应者
18、。 各种缘由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峻反应者。 (3)事故 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峻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 各种缘由造成血液污染,已输入患者体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 (4)报告及处理方法 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设置登记人员,负责差错事故登记,每月在月报表内仔细填写。 凡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均应马上报告科室领导,并主动报告登记人员。凡属严峻差错,科室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 差错发生后,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科室协作,快速处理,防止差错发展为事故;并留意查找缘由。事故发生后,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协作,快速处理,竭尽努力削
19、减事故所导致的危害。 当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人应于差错事故发生后三天内提交书面分析材料,说明事务经过、差错、事故的处理与结果,分析缘由及教训。科室主任应于一周内组织科室人员分析缘由,找出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暂不能定性的医疗护理问题应填写医疗护理问题报告表,两周内报主管领导,并拿出处理看法。 差错、事故定性后,依据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严峻差错 错发血液并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峻反应者。 各种缘由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峻反应者。 (3)事故 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峻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 各种缘由造成血液污染,已输入患者体内导
20、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者。 二、血液及成分血的质量管理 (一)血液及成分质量标准 全部的血液及成份血的HBsAg、抗HCV、抗HIV、梅毒血清学试验均阴性,ALT符合标准;无菌生长;标签要填写完整、清晰、精确。并各自还要符合不同的质量标准。 1、血液检测的质量标准 (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和RhD血型。 (2)全血比重(硫酸铜法) 男1.052(Hb125g/L);女1.050(Hb115g/L)。 (3)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改良J-G法)17.1umol/L。 2、血浆,全血的质量标准 (1)外观:应无溶血、变色、汽泡及凝块。 (2)血容量:误差不大于标准量10%。 (3)ABO
21、血型,应与标签所标示一样。 3、红细胞悬液或浓缩红细胞质量标准 (1)外观:应无溶血、变色、汽泡及凝块。 (2)血容量:误差不大于标准量10%。 (3)ABO血型,应与标签所标示一样。 4、白细胞的红细胞质量标准 (1)红细胞回收率应70%。 (2)白细胞清除率应70%。 5、洗涤红细胞质量标准 (1)标签:应填写完整、清晰精确。 (2)红细胞回收率应70%。 (3)白细胞清除率应80%。 (4)蛋白清除率应99%。 6、单采(或浓缩)血小板质量标准 (1)血小板计数:应(1.53.0)1011/袋。 (2)红细胞混入量:应2.01010/袋。 (3)白细胞混入量:应2.0106/袋。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质量管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