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基于粮食生产和县域财政收入的视角-辛翔飞.pdf
《中国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基于粮食生产和县域财政收入的视角-辛翔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基于粮食生产和县域财政收入的视角-辛翔飞.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5卷第1期 技 术 经 济 V0135,N o12016年 1月Technology Economics Jan,2016中国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基于粮食生产和县域财政收入的视角辛翔飞1,张 怡2,王济民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摘要:利用2001-2013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探讨了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其与非产粮大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对县域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产粮大县进行利益补偿的基本思路。结果表明:目前“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是导
2、致产粮大县财政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2003-2013年产粮大县的粮食增产拉低了其财政收入的998。关键词:粮食生产;产粮大县;利益补偿;财政收入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2016)010083051 研究背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更加决定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政府安邦兴国的头等大事。而当前受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已呈现在我们面前,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危机感日益突显。在2000-2003年国
3、内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根据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自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以扶持粮食生产,对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004-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突破“三丰两欠”“两丰一欠”的常规,实现连续11年增产。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大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2003年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超过40。然而,面对过去11年粮食生产的好形势,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下,国内粮食需求持续增长,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巨大。如何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将当前良好的粮食生产形势保持下去,是下一步我国粮食
4、生产发展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产粮大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2008年我国制定并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提出,要加强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粮食增产潜力等因素,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大的核心产区,并抓好非主产区重点产粮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根据纲要的这一要求,国家在2009年制定并发布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意见,即综合考虑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集中连片和水资源等因素,从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
5、出680个县(市、区、场),从11个非粮食主产省(区、市)选出120个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对这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以下简称县)进行重点建设。多年来,国家一直将把800个产粮大县打造成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加快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产粮大县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点。虽然全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以上1,但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差导致多数产粮大县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财政收入水平偏低,“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尴尬状况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此长期下去极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成为保障
6、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目前很多学者1。8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利益补偿问题给予了关注,并阐述了对粮食主产收稿日期:201510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效果评价及政策优化”(71203220)作者简介:辛翔飞(1980一),女,山东莱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张怡(1977一),女,山东龙口人,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王济民(1964一),男,山西兴县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83万方数据技术经济 第35卷第1期省(区)进行
7、补偿的必要性。然而,已有研究对产粮大县利益补偿问题关注得较少。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不仅分布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而且分布在11个非粮食主产省(区、市)。仅从粮食主产省(区)的角度阐述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问题显然不够全面。粮食主产省(区)中的产粮大县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而非主产省(区、市)的产粮大县同样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点。本文利用20012013年我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分析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其与非产粮大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探讨粮食生产对县域公共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产粮大县进行利益补偿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2产粮大县
8、与非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比较根据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笔者整理得到2001-2013年全国2000多个县(区、市)(以下简称为县)的粮食生产和财政收入数据,其中包括704个产粮大县和1300多个非产粮大县。本文中的财政收入是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是地方可用财力的自身收入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对照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名单,缺失数据的96个产粮大县包括黑龙江农垦的55个农场以及各省的41个区。缺失数据的96个产粮大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因此缺失96个产粮大县的数据不会扩大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
9、的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差异。21产粮大县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2001-2013年产粮大县整体和非产粮大县整体的粮食产量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数据可知:此期间704个产粮大县的粮食产量占全部2000多个样本县的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8左右,可见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产粮大县的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2345066万吨增长到20t3年的3926549万吨,增长了1581482万吨,增长率达到6744;非产粮大县的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1461748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891946万吨,增长了430197万吨,增长率为2943。20032013年2000多个样
10、本县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011680万吨,其中产粮大县的粮食产量增长量占2000多个样本县粮食总产量增长量的7862。可以说,产粮大县是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支撑点。钾k由4钆珀缸癸萨拶移秽梦梦妒拶拶护年份+产粮大县;+非产粮大县图1 2001-2013年样本县中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的粮食总产量数据来源: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2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比较通过分析704个产粮大县和1369个非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见表1)可知,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明显高于非产粮大县。以2013年为例,704个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为82477千克,136
11、9个非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为35382千克,前者比后者多47095千克,前者是后者的233倍。从2013年21个省区的产粮大县和非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见图2)来看,各省区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明显高于非产粮大县。其中,吉林、内蒙古和福建的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分别比本省区的非产粮大县高出312倍、225倍和213倍,吉林、内蒙古两省区的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分别比本省区的非产粮大县高出164707千克和142416千克,辽宁、黑龙江的产粮大县的人均粮食产量分别比本省非产粮大县高出66675千克和67451千克。23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比较从人均财政收入(见表1)来看,产粮大
12、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非产粮大县。以2013年为例,704个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为185035元,1369个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为259718元,前者比后者低74684元(2976)。从2013年24个省区的产粮大县和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从2013年开始更名为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中,20012013年历年的产粮大县数量均为704个,但不同年份的非产粮大县样本数量略有差异。为使历年数据具有可比性,在计算时仅保留了历年统计数据中都涉及的样本县,其中产粮大县为704个、非产粮大县为1369个。84籼咖咖咖咖咖咖。瓢删
13、姒咖姒眦跚懈姒443322Il万方数据(图3)来看,除宁夏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区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人明显低于非产粮大县。其中,内蒙古和河南的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本省区的产粮大县高出26倍和214倍,江苏和内蒙古的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本省区的产粮大县高出549595元和498552元,吉林、黑龙江、福建、河南和陕西五省的非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均比本省的产粮大县高出1000元以上。总体来讲,产粮大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与非产粮大县存在很大差距。表1 2001D2013年中国产量大县与非产粮大县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财政收入比较人均粮食产量(千克) 人均财政收入(元)年份产粮大县
14、非产粮大县 总样本 产粮大县 非产粮大县 总样本2001 56035 32230 ,13658 18801 27168 231512002 57040 31032 43521 1 9801 28585 243672003 51399 29613 40145 22689 34599 288422004 62818 31969 46815 23598 38066 311032005 66652 32067 48658 28197 49586 393262006 70189 32763 50701 34927 62339 492002007 70930 31569 50382 44431 79176
15、 625692008 76342 32706 53537 55458 97173 772592009 76494 33656 54047 67892 110916 904372010 80287 34670 56214 90402 143315 118326201l 81090 35017 56176 119508 182675 1528262012 81901 35367 57344 146896 21 7058 1840232013 82477 35382 57513 185035 259718 224624数据来源: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2m2013)和中国县域统计年攀(2
16、014)一翻k jI| lmIIjI勤“泪ImIj。荨甚七伽繁量毋鼍越捌毫运等连长甚毯三军运甚柽剐毫三掰叫j二轼鼍燕水嬉E三毫曩覆LLI|】哥捂1k毯卅 群省区-产粮大县:E非产粮大县图2 2013年中国21个省区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人均粮食产量锄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3 粮食生产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1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本文利用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对数模型实证辛翔飞等:中国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主。一#-o二莲剖乏=目乏兰三;乏-Vo三三兰。=。二曼乏妄孓三二三=毳互掣三鲁?釜三i。 铂、Kz。粮尺!I、1饿人县图3 21)13年中国24个省区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人均
17、财政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分析粮食生产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在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方程时,本文主要考虑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反映产业发展的最直接指标是产业GDP。对于第一产业,为了能够反映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对公共财政收人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农产品产量包括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和肉类产量作为反映第一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对于第二产业,直接采用第二产业GDP反映其发展情况;对于第三产业,考虑到统计资料中缺少第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本文用城镇化率作为第三产业GDP的替代变量。第二,农业税收政策、粮食补贴政策等。关于粮食补贴政策:20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产粮 利益 补偿 基于 粮食生产 和县 财政收入 视角 辛翔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