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比热容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比热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比热容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比热容教学设计篇一: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 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 陈留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会查比热容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城市热岛效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
2、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水、食用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相同的试管两只。 1 2 31、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 热量多;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 温度降低的多。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一杯水的比热容和半杯水的比热容 (相同或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
3、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4 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热容,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容就越小 5.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那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 ( ) A、北方冬天,用循环水来供暖 B、初春的傍晚,给秧苗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 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
4、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 【板书设计】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水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调节气候 水保秧苗等 5 篇二:比热容教学
5、设计 比热容教学设计 山东威海新都中学 杨龙飞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
6、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会查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
7、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五、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六、设计理念 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2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
8、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学程序设计 篇三:初三物理教案 比热容 初三物理教案 比热容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禄新乡中学 韦明肯 教案背景:九年级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课题:比热容 一教材分析: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这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的比热容有关,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
9、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从教材延伸和知识应用方向上,本课内容是热量计算及热功、热电综合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热量概念,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热量的单位。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知道比热容的单位,会查比热容表,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热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理解一些简单现象,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热容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