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共2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共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疾病知识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60岁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占脑血管意外病例的20-30%,男性多于女性,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继而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出现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闹强直,有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心理护理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属易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稳定家属情绪,恢复期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出现悲观、忧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环渐进、持之以恒锻炼和治疗。饮食指导1、 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2、 限制钠盐摄入,防止
2、水钠潴留加重水肿;3、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日4-5次、每次200-300ml;4、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5、 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术前指导1、 全麻者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水6-8小时、局麻者禁食4小时;2、 择期手术者,术前应保证睡眠、必要时可遵守医嘱给予镇静剂;3、 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4、 避免诱发颅内高压的因素,如缺氧、躁动不安等;5、 择期手术的病人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便秘、尿潴留;6、 做好皮肤准备术后指导1、 麻醉清
3、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误吸呕吐物;2、 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时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啄渐恢复正常饮食;3、 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4、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5、 神志不清、躁动者加床档,并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6、 术后病人瘫痪肢体取功能位,给予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病情平稳后鼓励病人主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自理能力;7、 语言障碍者,应耐心地从每一个单字、词汇教起,有时可借助图画来表达意思,逐步进行训练,勿因急于求成而训斥病人或因病人语言表达错误而对其取笑,以免影响病人的自尊。用药指导1、
4、 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甘油果糖时,输液速度要快,以保证血浆呈高渗状态,达到利尿作用;输液时肢体制动,以免液体外渗,造成组织坏死;2、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以免血压骤降或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出院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血压较高时,应限制钠盐摄入;3、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屏气;4、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5、康复期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6、定期测量血压,门诊随诊。效果评价 1、病人及家属掌握各项护理措施的
5、目的和意义; 2、病人及家属了解饮食和锻炼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3、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病人家属掌握出院后家庭护理方法。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疾病知识 颅脑损伤是指头发、颅骨及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通常在暴力作用下颅骨变形,颅腔内容物扭曲、挤压、延伸乃至撕裂。心理指导 颅脑损伤多为意外发生,病情急、伤势严重、威胁生命,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影响抢救和治疗。因此,应向家属讲明稳定情绪、争取时间、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支持。病情稳定后,需长时间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此时病人及家属易发生焦虑、烦躁情绪,应指导家属务必让病人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和支持,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术
6、前指导1、 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 30度,保持头部与躯干的中枢处于同一直线上,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2、 饮食指导: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有消化道出血者暂进食;全麻手术者,术前1012小时禁食,68小时禁水,以防术中误吸;3、 防止坠床,加床档及留专人看护;4、 腰椎穿刺是确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必要方法,应取得家属的支持;5、 病情发生变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喷射状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向家属解释;6、 出现脑脊液鼻、耳漏时,说明有颅底骨折,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度,患侧卧位,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
7、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有助于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7、 严禁作鼻、耳道冲洗、滴药和填塞,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嘱病人勿挖耳、抠鼻,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感染;8、 向家属介绍大致手术过程及时间,取得家属配合。术后指导1、 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手术应卧向健侧,以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手术,需侧卧或侧俯卧位;吞咽功能障碍者应侧卧,以免口咽分泌物引起误吸,应使头部与脊柱的中枢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影响呼吸及颈静脉回流。2、 饮食:全麻清醒
8、后6小时,无吞咽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逐渐改为软食,术后48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避免摄入牛奶、糖类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有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试验饮食;3、 各种引流管护理方法:(1) 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2) 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3) 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4) 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4、 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咳嗽、咯痰,并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严格无菌操作;5、 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
9、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6、 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教起或借助图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出院指导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2、 有意识障碍及偏瘫者应注意安全,床上翻身活动、行走时需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3、 向病人讲解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时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持之以恒,通过再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4、 有继发癫痫者,需坚持服药;5、 随诊。效果评价1、 病人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后机体各种反应的发生原因;2、 病人及家属能配合各种护理计划的实施;3、 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癫痫的健康教育疾病知识 癫痫
10、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精神元异常放电所致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精神异常等。发作时原则上时预防外伤及并发症,在间歇期应定时服用抗癫痫药物。持续状态应从速制止发作,尽量减少发热、疲劳、饥饿、便秘、饮酒、惊吓、受凉、情感冲动等诱发因素。心理指导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因有自卑感而孤独离群。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讲解疾病知识,正确指导用药,防止诱发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指导1、进食要有规律,避免饥饿和暴食,忌烟、酒;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为主,减少钠盐摄入。用药指导1、 治疗用药应从单一小剂量开始,不
11、能控制时,可逐渐增加联合大剂量用药;2、 经药物治疗控制发作23年,脑电图随诊、癫痫发作消失者可开始停药,首先从复合治疗转为单一药物治疗以后逐渐减量;3、 间断不规则服药不利于控制疾病,且易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因此,不能突然停药或症状得到控制就自行停药;4、 苯妥英钠常有牙龈增厚,毛发增多、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眼震、小脑共济失调和失眠等副作用;5、 卡马西平有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嗜睡、眩晕、恶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宜饭后服用;6、 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如有乏力、嗜睡、恶心、上腹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出院指导1、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2、 减少诱发因素;3、 适
12、当参加脑力和体力活动;4、 坚持服药不间断、不漏服或随意停药;5、 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盒,以便发作时抢救和治疗;6、 避免从事高空、水上、锅炉房、驾驶等危险性工作。效果评价1、 病人、家属掌握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法;2、 能正确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3、 能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4、 正确进食,戒烟、酒。脑梗塞的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脑梗塞是指导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地供不应求现象所致,临床上
13、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梗塞性坏死。脑栓塞是由于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部的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引起的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心理指导因起病突然,同时出现瘫痪、失语,早期病人难以接受,往往表现为焦虑、易激惹,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丧失信心;后期出现抑郁、苦闷、悲观。因此,要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讲解疾病的性质,治疗及愈后,稳定病人情绪,取得密切配合,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饮食指导1、 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者)、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尽量避免进食
14、动物脂肪和内脏、螃蟹等,多食瘦肉、蔬菜、水果;2、 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切忌暴食;3、 戒烟、酒;4、 偏瘫病人进食时应从健侧喂入。康复指导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头部不宜抬高,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进行被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病人在他人保护下可进行床上、创下主动运动。老年人晨起时应安静10分钟后,再缓缓起床,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或自伤。言语训练首先从做吹起动作开始,利于这一动作转化发出“P”的语音,然后练习韵母发音,再读单词、句子,逐渐过渡到讲话。出院指导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
15、、酒,忌暴饮、暴食,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2、 坚持肢体功能锻炼;3、 保持情绪稳定,忌紧张、暴躁、兴奋过度;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房颤等,如有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及时就诊;5、 坚持服药,定时复查血糖、血脂;6、 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效果评价1、 肢体功能锻炼达到预期效果;2、 病人出院后继续执行功能锻炼计划;3、 了解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遵医嘱合理用药;4、 皮肤完好无损。 腰穿的健康教育腰穿 常用于检查脑脊液性质,对诊断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通过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及常规生化检查,了解脊髓病变的性质,鉴别出血,肿瘤或炎症等疾病。检查指导1、 正
16、常脑脊液平均为130ml,腰椎穿刺一般留取25ml不会影响健康;2、 穿刺时嘱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部胸前前屈,双手抱双膝,紧贴腹部,使脊椎间隙增宽,便于进针;3、 嘱病人在穿刺过程中如有不适或预感咳嗽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组织损伤;4、 穿刺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引起低颅压性头痛,若出现此症状,可嘱病人饮温盐水,头低位平卧休息2448小时,出血或颅高压病人,穿刺后应取平卧位;5、 脑脊液压力增高,多见于颅内压增高性疾病,如脑肿瘤、颅内感染,脑组织挫伤并发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等;6、 脑脊液压力降低见于严重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椎管部分或完全阻塞;7、 腰椎穿刺
17、的并发症:(1) 虚性脑膜炎:腰穿后出现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此症12周后消失;(2) 脑疝;(3)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4) 腰、背痛;(5) 感染。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病情观察意识状态:反应病情的轻重,为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朦胧(能喊叫,但意识不清)浅昏迷(意识不清但有疼痛反应)和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四种不同程度,如发现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师。瞳孔:也是重点观察项目之一,正常瞳孔直径23mm,对光反应灵敏。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突然发生致命的小脑幕切迹疝(或沟回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同时也出现昏迷,应立即报告
18、医师,协助抢救;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或去脑强直时,表示脑疝晚期抢救药争分夺秒。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定期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颅内压增高患者常出现“两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当脉搏每分钟60次以下,呼吸每分钟14以下,收缩压在18.6kpa以上时,应立即通知医师,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当超过38.5时应及时处理。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为颅内压增高常见的三个主要症状,应严密观察。躁动不安也长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应及时通知医师。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增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
19、应及时报告医师。脑内血肿护理原则一、观察要点 1、随时观察意识的变化,如出现中间清醒期是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表现。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肢体的变化,防止脑疝。 3、注意观察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如系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负压引流,应注意观察引流量,并保持通畅。二、护理常规 1、同开颅术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脑疝的前兆。 意识:典型的硬膜外血肿意识变化昏迷清醒再昏迷,中间有清醒期。颞叶沟回疝形成后,中脑受压,上行网状结构传导中断,出现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变化:血肿逐渐发展,脑组织受压发生移位,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很脉搏变慢。 瞳孔:患侧瞳孔先缩小,后进行性散大,对
20、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证:病变对侧肢体出现中枢性瘫。 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 颅脑外伤一般护理常规 1、按一般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度。 3、暂禁食。 4、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测一次,如有颅压增高、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可考虑为脑疝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做开颅手术准备。 5、昏迷病人遵医嘱记出入量。 6、剃去头发,有开放损伤者,注意伤口出血,保持敷料干洁,并观察有无其它部分的外伤或骨折的发生。 7、尿失禁 、尿潴留者作持续导尿,安放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8、意识不清及躁动者应注意保护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疾病 护理 常规 健康 教育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