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南方医科大学(共19页).docx





《实验诊断学南方医科大学(共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南方医科大学(共19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诊断学第一章概论1 实验诊断学基本概念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血电解质分析2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3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正常范围95%98%。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1 红细胞分析参数红细胞内有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和卡-波环(cabort ring,纺锤体)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成年男性血红细胞正常参考值为4.05.51012/L;血红蛋白为 120160g/L ;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为 3.55.01012/L,
2、血红蛋白为 110150 g/L ;正常新生儿红细胞数为 6.07.01012/L ,血红蛋白为 170200 g/L 。HB 80/L,HCT 0.26,RBC 3.801012/L的红细胞属于: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中红系细胞增生活跃,同时伴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骨髓铁粒幼细胞减低;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比积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占体积的百分比,是一项相对值红细胞比积正常值男性为0.40 - 0.50L/L用温氏法测比积偏高,是由于仍存在3%的残留血浆量;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平均值计算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检测血沉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
3、率。正常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all20mm/小时加快见于炎症、组织损伤、贫血、恶性肿瘤、高胆固醇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高球蛋白血症。2白细胞分析参数嗜酸性粒细胞的胞浆含有大量的均匀一致的桔红色颗粒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内出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2h内,RBC可正常。)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外周血中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幼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的中毒颗粒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但见核左移或仅核左移时表示感染较重,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系统性
4、红斑狼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水痘、风疹病毒感染;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新生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接触电离辐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分类计数在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为50 - 70%核左移: 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粒细胞)增高超过5%,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或出血,也可见于白血病、类白血病等。核左移明显,表示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好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
5、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说明预后不良。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形态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的是: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细胞大小不均3. 网织红细胞测定网织红细胞 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蓝色的网织状细胞,故称网织红细胞。正常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补充铁剂(示治疗有效)或维生素B12(最先)、叶酸
6、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4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5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溶血性贫血时和缺铁性贫血时,间接胆红素、尿胆原、粪胆原增加。1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溶血性贫血时有网织红细胞、尿胆原增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含铁血黄素尿试验含铁血黄素尿实验(Rouse实验)普鲁士蓝反应阳性:慢性血管内溶血,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初期可为阴性。2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7、症。3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4 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HbA2增高是诊断轻型地贫的重要依据。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中,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示阳性结果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试验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测酸溶血试验酸化溶血试验阳性(确诊)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蔗糖溶血试验阵发性睡眠型蛋白尿(PNH)的筛选实验是蔗糖溶血实验因发热一周入院。查体:T39.5oC神志清楚,结膜苍白,皮肤有淤点,两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 1.5x
8、109/l N 79.3% L 8% RBC 1.2x1012/l Hb28g/l PLT53x109/l Ret 0.1% MCV85fl MCH 32pg MCHC 35%(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贫血的程度: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贫血程度为极重度贫血。(2)为明确诊断还需检查可能会有的阳性发现 骨髓穿刺:可能会有三系减少改变,大部分增生不良。血清铁:明显增高,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低,细胞生化染色(POX、PAP、NAP等):可能增高(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依据为:1.发热一周,为再障贫血的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出血。2.血常规示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0.1%,明显减少。第三节骨髓细胞
9、学检测1 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正常形态学特征骨髓中可辨认的造血细胞有粒系、红系、巨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六大系列。2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比值正常(24:1);粒系增生良好(占有核细胞的40%60%),各阶段细胞比例适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红系增生良好(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各阶段细胞比例适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达40%)及单核细胞(一般4%)的百分率、 各阶段比例及形态均正常;巨核细胞易看到,以产血小板型居多;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等; 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1、细
10、胞大小及外形(1)大小:胞体由大到小,但巨核细胞相反。(2)外形:圆形或卵圆形变为不规则形。2、细胞浆 (1)量:从少到多。 (2)色:从深到浅。 (3)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3、细胞核 (1)大小:从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 (2)核形: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细胞核消失。 (3)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 (4)核仁:从有到无。 (5)核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4、胞核与胞浆之比:从大变小(核小浆多)。骨髓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并被氟化钠所抑制,见于单核细胞3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激增到200以上,说
11、明化脓性感染糖原染色骨髓细胞糖原染色强阳性,见于红血病铁染色5 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消除后,其反应也消失。见于感染及恶性肿瘤、中毒、外伤等。类白血病反应的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于各种感染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um,故称为棒状小体。一旦它出现在细胞中,就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幼稚细胞中出现)、急性单核细胞5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贫血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Ret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程度减低或极度减
12、低,是正常细胞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颗粒要大于6个。含粗大深染的铁粒10个以上,细胞周边出现2/3个(6个)以上者,称为环状铁粒幼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及B12缺乏导致细胞核DNA合成障碍而引起的贫血,出现巨幼红细胞,粒细胞系也出现巨幼特征且分叶过多。发现轻度贫血2年,经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3个月无效,平时月经量多,生育2胎,大的4岁,小的2岁,母乳喂养,无其他疾病史,Hb85g/L,网织红细胞1%,白细胞5.3109/L,尿三胆均阴性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经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3个月无效,可排除巨幼细胞性贫血;尿三胆阴性,网织红细胞不增高,故溶血的可能性很小。根据患者月经量多,两次妊娠
13、哺乳,铁的需求明显增多,故首先考虑此病。 可进一步做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骨髓细胞铁染色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急性白血病Auer小体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氯化醋酸ASD萘酚醋酶染色(AS-D NCE),又叫特异性酯酶(SE)强阳性表示急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系列的主要蛋白标记CD19+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多的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白血病急变时,白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明显降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表面只有A抗原的血型是A2亚型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出
14、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管异常、血小板明显减少、长期服用潘生丁、血小板功能异常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粪隐血试验阴性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第二节 血管壁检测出血时间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血管性血友病:由于构成F VIII复合物中的vWF基因的合成与表达缺陷,导致vWF的质或量的异常而引发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功能是使血小板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第三节血小板检测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1 血小板黏附试验2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试验外源性凝血途径: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开始到F X被激活的过程,以FIII作为启动,常以PT(延长3s异常)反应其状况。3 血块收缩试
15、验第四节凝血因子测定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XII内源性凝血途径: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表面接触时,F XII首先启动被激活,直到激活F X,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于血液的凝血过程。常以APTT(延长10s异常)、CT来反应其状况。1凝血时间测定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障碍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凝系统的筛选试验。正常值3243秒,大于对照值10秒为异常。3.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障碍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第五节抗凝血功能检测1 血浆
16、抗凝血酶活性测定2 蛋白C活性测定第六节纤维蛋白溶解检测最易发生DICM3型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实验)是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症的实验1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2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纤维蛋白原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3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实验能区别原发性纤溶与DICD-二聚体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PE)的重要试验。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有顽固性鼻出血,并多次跌伤后关节肿胀,查体:轻微贫血面貌,巩膜不黄,肝,脾不大,左膝和右踝关节畸形。血小板计数120109/L,PT12秒(对照11秒),APTT108秒(对照45秒):血友病单纯血
17、友病,APTT延长,PT不变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的性质常为:呈分层现象第一节尿液检测1尿液一般检查尿液的收集与保存最常用的采集尿培养标本的方法是清洁中段尿理学检查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 10002000ml ,多尿是指每天尿量多于 2500mlL 。少尿是指少于 400ml 或每小时少于 17ml ,无尿是指每天尿量少于 100ml 。肉眼血尿: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一般每升尿液中血液1ml,肉眼观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镜下血尿:肉眼看尿液外观变化不大,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血红蛋白尿属于溢出性蛋白尿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18、:尿沉渣镜检化学检查尿糖定性试验阳性者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糖: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的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肾糖阈降低,将导致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显微镜检查尿检检查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最适宜的标本为首次晨尿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质聚体。包括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蜡样管型等。管型的形成条件: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 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性聚集。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出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时间形成管型,当其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诊断 南方 医科大学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