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0页).doc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化下期末复习资料一、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1、脱氨基作用的种类?(转氨基作用与联合脱氨基作用)分类: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其他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和-酮酸间的氨基转移反应。除赖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可参加转氨基作用,且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转氨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GOT 和 GPT 人体中,GOT在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是肝脏中;GPT则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受损时,GP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GPT酶活力上升。所以临床上将其作为推断肝功能正常与
2、否的一项指标。转氨酶种类很多,但辅酶只有一种:磷酸吡哆醛。转氨基作用为可逆反应。联合脱氨基作用:一般认为,氨基酸在体内不是直接氧化脱氨基,而是先与-酮戊二酸经转氨基作用转变为相应的-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再通过2种方式氧化脱氨基。1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过程:-氨基酸先与-酮戊二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再经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进行氧化脱氨基,重新生成-酮戊二酸,并释放出氨。2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 :-酮戊二酸先接受来自其他氨基酸的氨基,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再与草酰乙酸经转氨基生成天冬氨酸。之后便与嘌呤核苷酸联合作用:次黄嘌
3、呤核苷酸与天冬氨酸作用,生成中间产物:腺苷酸代琥珀酸。此物在裂合酶催化下,分裂成腺苷酸和延胡索酸。腺苷酸水解后产生游离氨和次黄嘌呤核苷酸。2种联合脱氨基作用 在如:肝脏、肾脏等组织处,以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为主。在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以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为主。如:脑组织中有50%的氨是由转氨酶-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基作用产生的。2、尿素循环?主要机理:排尿素动物在肝脏中合成尿素。由2分子-氨基酸脱下的氨基,即2分子氨,和1分子CO2经鸟氨酸循环,生成1分子尿素,反应需3分子ATP参与。尿素是无毒的近中性化合物,且为水溶性,可由血液循环经肾脏随尿排出。1
4、合成氨甲酰基磷酸:进入尿素循环的第1分子氨,一部分来自于肝脏线粒体中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NH3与经柠檬酸循环生成的CO2在线粒体内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酸。每生成1分子氨甲酰磷酸,需2分子ATP供能,所以反应不可逆。催化此反应的是位于线粒体内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该酶属于调节酶,N-乙酰谷氨酸为其正调节物。2形成瓜氨酸:氨甲酰磷酸极不稳定,易将氨甲酰基供给鸟氨酸,生成瓜氨酸。鸟氨酸本在胞液中生成,经特殊内膜传递系统传递,进入线粒体内。瓜氨酸又离开线粒体进入胞液。3 形成精氨琥珀酸:第2分子氨由天冬氨酸的氨基提供。天冬氨酸在有ATP供能的条件下,以其氨基与瓜氨酸的氨甲酰碳原子上烯醇
5、式的羟基缩合且脱水,产生精氨琥珀酸。4 形成精氨酸:在精氨琥珀酸裂解酶作用下,精氨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以上四步反应在所有生物体内均可进行。5形成尿素:排尿素动物体内含大量精氨酸酶,此酶可将尿素从精氨酸分子上水解下来,生成鸟氨酸。鸟氨酸可重复进入鸟氨酸循环反应2,从而形成循环。为何缺乏尿素循环酶类无法应用蛋白质:其蛋白质代谢中产生的氨无法转化为尿素排出,只能以氨的形式积累在体内。为何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易受到毒害:氨浓度较高时,线粒体中发生:NH3+-酮戊二酸+NADH+H+谷氨酸+NAD+H2O;-酮戊二酸同时又是柠檬酸循环中反应(6)的底物。所以游离氨与柠檬酸循环争夺-酮戊二
6、酸并占优势,使柠檬酸循环因缺乏中间产物:-酮戊二酸而被迫减慢速度甚至停顿下来,使与柠檬酸循环紧密联系的呼吸链也受影响,从而使对O2浓度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出缺氧。在病人肝脏中,因柠檬酸循环的停顿而使脂类代谢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无法彻底氧化分解,只能转变为酮体。酮体中多为酸性物质,若在血液中过量积累,会使血液pH值下降,出现酸中毒现象。若将病人膳食中的蛋白质换成必需氨基酸相应的-酮酸,便可得到治疗。原因:-酮酸与血液中积累的氨结合,生成-氨基酸,从而缓解了氨的高浓度积累。3、名词解释:生糖氨基酸: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氨基酸。如丙氨酸/经代谢转变成丙酮酸、-酮戊二酸、琥珀酸或草酰乙酸,
7、再通过这些羧酸变成葡萄糖和糖原(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15种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如亮氨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共有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5种氨基酸。生糖和生酮氨基酸:经过代谢,既能产生酮体,又能转化为葡萄糖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氨酸)。4、名词解释:(+一个例子)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
8、氨酸、缬氨酸)。非必需氨基酸:人或动物机体能自身合成,不须通过食物补充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5、按合成起始物的不同可分成6类氨基酸?(填空)谷氨酸族氨基酸:由柠檬酸循环中间产物-酮戊二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由草酰乙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丙酮酸族氨基酸:由糖酵解产物:丙酮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属于这族的氨基酸有丙氨酸、缬氨酸。丝氨酸族氨基酸:由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由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产物:4-磷酸-赤藓糖和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组氨
9、酸:合成起始物是5-磷酸-核糖。6、谷氨酸的生成途径途径1:由-酮戊二酸形成谷氨酸:-酮戊二酸与游离氨在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发生氨基化作用。动物体内,L-谷氨酸脱氢酶可利用NAD+/NADH和NADP+/NADPH两类辅酶。途径2:由-酮戊二酸形成谷氨酰胺:(在自然界中普遍发生)先由-酮戊二酸氨基化生成L-谷氨酸,再由L-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接着由谷氨酸合酶催化,-酮戊二酸接受来自L-谷氨酰胺的酰胺基,生成谷氨酸。注:催化反应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受反馈抑制系统的调控。9种含氮物可对该酶活性产生抑制:6-磷酸-氨基葡萄糖、色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组氨酸、CTP、AMP和氨甲酰磷酸。
10、*两种合成谷氨酸途径的比较 途径(1)其实在自然界并不普遍发生,只有少数生物在环境中NH4+ 浓度很高时,才以此途径合成谷氨酸。最普遍的还是途径(2)。虽从能量角度看,由于在从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时需消耗ATP,并不经济。但由于途径(2)只需极低浓度NH4+ 即可发生,途径(1)却需很高的NH4+ 浓度。而一般在自然条件下,环境中NH4+ 浓度并不会很高。7、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共同途径(P356)芳香族氨基酸:由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产物:4-磷酸-赤藓糖和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衍生而来的氨基酸。莽草酸途径:8、谷氨酰胺与天冬酰胺的合成,其中哪一种合成反应较易进行?1.先由-酮戊二酸氨基化生
11、成L-谷氨酸,再由L-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2.草酰乙酸接受来自谷氨酸的氨基形成天冬氨酸,催化酶是谷草转氨酶。哺乳动物体内,天冬氨酸-羧基上转移上一个来自谷氨酰胺的酰胺基,生成天冬酰胺。催化酶是天冬酰胺合成酶,ATP在反应中被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细菌体内,由NH4+ 提供转移上去的酰胺基。反应中也有ATP降解为AMP的过程。天冬酰胺与谷氨酰胺合成不同点,在谷氨酰胺合成反应中,ATP 只被打断1个高能磷酸键而生成ADP;而天冬酰胺合成反应中,ATP则被打断2个高能键生成AMP和PPi。因此从能量角度看,天冬酰胺的合成反应比谷氨酰胺合成更易进行。9、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2个)二、 核酸及核苷酸
12、的代谢与合成1、核酸内切酶及外切酶的作用方式、作用特点及产物?核酸外切酶:作用方式:作用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的核酸酶为核酸外切酶。作用特点:为非特异性核酸酶,对于RNA、DNA及低分子量寡核苷酸等底物都能分解。如:蛇毒磷酸二酯酶(从核苷酸链的3-羟基端开始,逐一水解下5-核苷酸)、牛脾磷酸二酯酶(从核苷酸链的5-羟基端开始,逐一水解下3-核苷酸)等。最终产物:是单个的核苷酸(DNA为dNTP,RNA为NTP)核酸内切酶:作用方式:能水解核酸分子内部磷酸二酯键的磷酸二酯酶称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特异性强。如:第一个被分离纯化并得到结晶的RNA酶牛胰核酸酶,专一性作用于RNA中的嘧啶核
13、苷酸,生成3-磷酸-嘧啶核苷或末端为3-磷酸-嘧啶核苷的寡核苷酸。如:于1957年被从曲霉中分离提纯的另一种RNA酶:T1 。最终产物:核酸的片段。限制性内切酶:细菌体内存在着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称“限制性内切酶”。 它们识别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断DNA链,产生双链裂口。但若识别序列中的碱基预先经修饰,就不起作用。限制性内切酶往往与一种甲基化酶同时成对存在,二者具相同底物专一性。甲基化酶选择性地催化细菌自身DNA的甲基化修饰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只降解异种DNA,不分解自身DNA,可保卫自身遗传特性。作用方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专一性强,有特异性识别序列,识
14、别序列长度一般在4-8个碱基,且通常具有回文结构。2、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各原子来源(P391-396)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嘌呤环上原子来源于:N1来自天冬氨酸的氨基氮,甲酸盐是C2和C8的来源,N3和N9来自于谷氨酰胺的酰胺氮,甘氨酸是C4、C5和N7的来源, CO2或碳酸氢盐是C6的来源。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嘧啶环上原子来源于:CO2、NH3(或氨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动物机体中,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场所是肝脏。与嘌呤核苷酸不同的是,在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时,首先生成嘧啶碱,再与磷酸-核糖复合物结合。所有嘧啶核苷酸中,最先合成的是尿苷酸。3、名词解释:复制:以亲代DNA分子双链
15、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与亲代DNA分子相同的两个双链DNA分子的过程。转录:以DNA分子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分子的过程。翻译:又称“转译”,是指在mRNA指令下,按照三联体密码原则,把mRNA上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过程。4、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定义及原因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前导链连续复制、滞后链不连续复制的现象。原因:以复制叉向前移动为标准,一条模板链的走向为35在其上DNA能从53方向连续合成,称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的走向为53在其上DNA也是从53方向合成。但是与复制叉移动方向正好相反,随着复制的移动
16、,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滞后链,由于前导链的合成通常是连续的,因此称DNA的半不连续复制。5、大肠杆菌中3种主要的DNA聚合酶的作用特点,及异同点比较作用特点: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聚合反应,使DNA链沿53方向延长即聚合酶功能。由3-OH端沿35方向水解DNA链,即35核酸外切酶功能,具有校对作用。由5-端沿 53方向水解DNA链,即53核酸外切酶功能。此功能只用于切除由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DNA聚合酶:多亚基酶。其53聚合酶活力比聚合酶I高,还具有35核酸外切酶功能。推测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DNA的损伤修复。DNA聚合酶:寡聚酶,全酶由10种亚基组成
17、,含Zn原子。它是三种聚合酶中活性最高的,具聚合酶及35核酸外切酶功能。异同点:相同点:(1)都需模板指导,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且需具有3-羟基的引物存在,聚合反应沿53方向进行。(2)都兼有35核酸外切酶活力,在聚合中起校对作用。不同点:(1)酶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力,酶和没有这种活力。(2)酶和最适合作用于有小段缺口的双链DNA;酶最适合作用于具有大段单链区的双链DNA。(3)酶属于单体酶,酶属于多亚基酶而酶属于寡聚酶。(4)三种聚合酶活力的不同,酶活力最高,酶活力次之,酶活力最低。6、DNA连接酶的作用、要求作用:连接酶可催化双链DNA中一条链断口末端的3-羟基与另一条链末端的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期末 复习资料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