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共4课)(2021新版).doc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共4课)(2021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共4课)(2021新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自然界的水1.海洋与陆地【教学分析】本课是四下第二单元的第1课,这一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引出问题“为什么人们说地球是个蓝色星球”,引导学生在信息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将探究过程和结论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这一课的探究主要是通过资料的查阅、整理、分析来完成的。“表达交流”是本单元着重训练的探究要素,对信息的信息和处理的过程是表达交流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会通过关键字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标注、摘抄,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表格或图形化处理,使之更直观。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经历过与同学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活动,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对“表达交流”能力目标进行中级训练。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能简要讲述探
2、究过程和结果,本单元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讲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对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2.能采用标记、表格、涂色块等方法筛选、整理、分析关键信息。3.学会制作比例图,并能将比例图用作一种表达方式。4.懂得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在综合分析自己和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地球仪、彩色笔、资料卡。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室)。【教学过程】一、观察提问师:(出示太空拍的地球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宇航员从太空中拍到的地球像个蓝色星球呢?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仪上的海陆分布情况。(生分组观察,分析交流
3、,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二、处理信息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海洋与陆地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把资料拿出来,找出能支持你们刚才观点的关键语句,画下来,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生小组合作学习)师:老师这里有个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的表格,我们来填填看。陆地与海洋面积比例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原来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陆地面积占了29%。如果把地球展开来变成一张地图,我们看到涂了色块的都是陆地,请同学们用蓝色彩笔给海洋区域涂上颜色,感受一下71%和29%的差异。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吗?(生涂色、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师:来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表示海陆
4、面积比例的,哪种方式更准确、直观呢?(生展示交流作业,学生互评)三、得出结论师:通过收集、处理信息,我们发现了什么?生:地球可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水球。生: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海洋把陆地都包围起来了。生:地球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海洋,海洋是蓝色的,怪不得从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个蓝色星球。四、表达交流师:今天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科学探究,和以往的探究有一点点不同。我们来交流一下是怎样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在同学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专心倾听,有哪些是你赞成的或不赞成的,记下关键词句,等汇报结束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汇报时请用上以下句式(PPT展示)我今天对_进行了探究;我的探究步骤是:_;通过探究,我
5、发现:_。我汇报完毕,请问同学们对我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吗?(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学后记】2.陆地上的水体【教学分析】水体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域分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陌生的是从来没有用水体类型这样的概念去区分它们,也没有认真比较过它们之间的异同。因此教材从学生熟悉的长江、黄河、南极冰川、青海湖入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它们的外表形态,从而明确概念。本课教学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上一节课研究的地球表面的水,认识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而本课研究的是陆地上的水,基本都是淡水,这些水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这一概念要让学生明确,也为
6、下一节课学习珍贵的淡水打下基础。能力目标方面,上一节课的表达交流还是由初级目标向中级目标过渡阶段,这节课开始学习借助资料卡等形式来准确地表达和交流较为复杂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的表达既有凭借的工具,又能言之有物。【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2.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分析信息,准确描述不同水体的外形特征。3.了解不同水体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4.学习制作和利用资料卡来进行表达交流。【教学准备】材料准备阅读资料,资料卡、卡纸。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覆盖,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1%。那么陆地上有没有水呢
7、?这些水与海洋中的水有什么不同?生:陆地上有很多的河流、湖泊。这些都是水,它们是淡水,与海里的咸水不一样。生:我们河南就有中国著名的黄河、淮河,还有薄山湖、南湾湖等。生:河南和湖北之间还有一个丹江口水库,那里的水可以通过南水北调送到北京、天津。生:中国还有最长的河叫长江、最大的湖叫青海湖。生:可是青海湖的水是咸的。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国外有什么著名的河流湖泊吗?生:有印度河、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择水而居。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沿河地带。我们中华文明就是在黄河流域孕育而生的,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二
8、、搜集证据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陆地上的水,有江河、湖泊,也有水库、运河。我们把这些聚集在一起的水叫做不同的水体类型。(板书:水体)那么陆地上有哪些水体类型呢?它们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拿出阅读资料,小组合作,找一找这些水体的特征。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信息。(生小组合作学习,适机引导学生用标注、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信息)师:把我们整理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小组互评,选出几份给全班同学展示介绍。(生全班展示)生:我认真阅读了几份资料,对比了摘抄的关键语句,发现所有的江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在陆地上的,绵延距离很长,有的流经几个省市甚至国家。这种水体叫江河,但我没弄明白什么样的叫江,什么
9、样的叫河,还需要再找找相关资料确认一下。我还发现湖泊是在陆地上,四周包围起来的;河流的水最后一般流向大海或者湖泊,而湖泊如果没有河流通向大海的话,其中的水基本上是不流动的。冰川是陆地上很特殊的水,主要是高山由积雪形成的可以滑动的冰。南极和北极常年积雪,也有冰川。生:我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的信息。水体是核心词。江和河有共同的外形特征,它们可以合并起来成为核心词“水体”的一个主枝“江河”,“江”和“河”分别作为主枝“江河”的分枝。江和河特征很相似,都是在陆地上长长的,流动的,最后流向大海或者湖泊的,只是我也没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湖泊就是陆地上的大水盆。中国有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和洞庭湖等湖泊,
10、云南的洱海虽然叫海,其实是个湖,只是我不明白它为什么叫海不叫湖。中国最大的湖是青海湖,不过它是咸水湖。我把这些湖都先归到“湖”这个主枝里,然后再画出一个“咸水湖”、一个“淡水湖”两个分支。我还另外画了一个主枝“冰川”,冰川下面再分两个分枝,一个是“高山冰川”,一个是“两极冰川”。我想高山冰川如果融化的话应该是淡水,两极冰川融化的话不知道是淡水还是咸水?生:我是用表格的形式整理的。因为我看到教材后面就有根据水体类型整理信息的表格。也是摘录了不同水体代表的特征。像黄河,我知道它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生: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来整理信息,各有各的特色。同学们的表达也有很大进步,不仅从信息分
11、析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也懂得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陆地上的水体。(视频文字内容:水体,水的集合体。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述,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陆地上的水体主要有冰川、河流、湖泊等。冰川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成的,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所以高山冰川和南北极冰川融化后都是淡水。
12、师:狭长的流动的水体,有的叫江,有的叫河,只是不同的叫法。相对来说,我国南方称为“江”的较多,北方称为“河”的较多;流域面积大、长度长、流量大的称为“江”的较多,反之称为“河”的较多;直接流入外海的称为“江”的较多,流入海湾、湖泊或者其他河流的称为“河”的较多。而国外则统一叫“河”。师:同学们收集信息很细心,还发现了湖泊有很多种。实际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外流湖是与河水相连的,最终也会流向大海。湖泊按含盐度不同有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区分。有些地方会把面积特别大的湖叫海,形容湖泊面积很大。比如我国的洱海,国外的里海、死海实际上都是湖泊。汉语中湖泊的称谓有很多种,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特色的称谓,湖、泊
13、、池、荡、淀、漾、氿、泡、海、浣、洼、潭、塘、泽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湖泊时会根据该地少数民族的叫法而采取音译,比如“错”(纳木错、班公错),“茶卡”(依布茶卡、茶卡盐湖),“海子”(盐海子、碱海子),“诺尔”(查哈诺尔、腾格尔诺尔),“淖”(察汗淖、九连城淖),“库勒”(阿克苏库勒、硝尔库勒)等。三、处理信息师:我们知道,河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老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课下选择一些水域收集相关信息,现在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分析一下这些水域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生小组交流)师:请小组选派代表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成果。生:我们组了解了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14、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千米。在世界大河中,长江的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在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早期、中期、晚期的古人类化石在长江流域都有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地区。长江中下游一直都是我国经济、人文发展较好的区域,现在更是形成了长江经济带。生:我们组了解了黄河四、表达交流师:回顾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是如何进行探究的?生:我们主要是查阅资料,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共性,得出结论。师
15、:我们在与同学们汇报探究结果的时候,与以前的汇报相比,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这个探究结果信息量比较大,有些词汇和数据有点抽象,不像以前探究的结果我们直接就说出来了,这个结果要拿着资料看,要不然就怕说错了,或者说得不够准确。师:是的。对于这种信息量比较大的探究结果,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表达方式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准确些。比如各种图表,或是简洁一些的资料卡等,都是比较好的方式。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来学习资料卡的制作。(视频文字内容:学习资料卡,一般指把通过阅读图书、浏览期刊、上网查询等途径获得的原始资料摘录下来,可以用手抄、电脑录入、剪贴、拍照等形式,也可以图文并茂。但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确、摘录准确
16、、出版信息精确。一般是一事一卡,定期整理。可以先分大类,然后分中类,最后分小类,并装订成册,最后整理成目录,以便查阅。)师:看完视频,请同学们来说说资料卡有什么特点,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生:资料卡是显示个人资料或事物资料的一个简洁的卡片,一般显示一些主要的内容。生:资料卡是专题的,就是一卡记录一个主题的内容。在记录时要采用统一的格式。生:资料卡记录要忠于原文,不能擅自修改。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资料卡一事一卡,还要注意定期整理,把相同主题的资料卡放在一起,方便按主题查阅。下面我们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主题,每位同学制作一个资料卡,把我们今天的探究结果用资料卡的形式记录下来。课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资料卡
17、互相学习交流。(生制作资料卡)【教学后记】3.珍贵的淡水资源【教学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淡水资源的珍贵,二是让学生学习制作知识小报,利用知识小报全面、系统、准确地表达探究结果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学目标】1.认识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淡水。2.认识到淡水资源在地球水资源中所占比例小,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且分布不均匀。3.体验建立地球上水资源比例模型的方法。4.学会制作并使用知识小报进行表达交流。【教学准备】材料准备资料卡、水槽、烧杯、量筒、针筒、卡纸。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陆地上几种主要的水体类型,也了解到除了海洋中
18、的水是咸水,陆地上也有咸水。看来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都是咸水,那么我们平时用得较多的是咸水还是淡水呢?请同学们讨论完成教材上的表格,这些活动该选择淡水还是咸水?(生小组讨论)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生:洗衣服、灌溉农田、锅炉用水我们选择用淡水,因为用咸水怕衣服晒干了以后有结晶盐出现在衣服上(笑)。灌溉农田,我不太确定,如果用咸水,太咸了植物可能无法生存吧,不是有盐碱地种不了庄稼的说法吗?锅炉用咸水,会结垢,对锅炉有腐蚀作用。喝水、做饭我们认为两个都可以,平时我们炒菜煲汤也是要放盐的,如果用咸水不就不用放盐了吗?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所有的都应该选淡水。我们做菜煮汤虽然也放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界的水 小学 科学 大象 四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自然界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