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样题答案_高等教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样题答案_高等教育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样题及答案高等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D A、斯坦福大学 B、牛津大学 C、大学 D、哈佛大学2、理想的教学方案要处理好诸多关系,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C A、要处理好根底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B、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C、处理好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3、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入学教育 B、军事训练 C、考察考试 D、社会实践4、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C A、完全学分制 B、学年制 C、学年学分制 D、美国学分制5、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确实立起始于A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2、;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6、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一般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 A校-学院-系; B校-处-院系-课题组; C校学术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系学位委员会; D学部-学系-研究所-讲座7、高校精品课程建立的根本保证是B A.改革教学容和课程体系; B.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C.高标准的教材建立; 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8、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研究方法是A A行动研究; B实验研究; C院校研究; D叙事研究9、高校与有关部门合作或单独成立的联合体,如科技工业园区、效劳中心、咨询中心等,表达了高校社会效劳职能的C A专业性; B合作
3、性; C实体性; D广阔性10、高校组织的构造特征是B A.学术性; B分散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11、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 A.学术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12、对我国百年来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C A. 意大利和法国; B日本和印度; C日本、德国、美国和前联; D英国和法国13、大学的前身是A A. 京师大学堂; B中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14、老年大学的出现表达了当代高等教育的B A. 法治化; B终身化; C国际化; D化15、与柏林大学的诞生有关的院校职能是A A. 科研; B社会效劳; C教学; D知识创新16、在现阶段,我
4、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特点是A A.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 B以开展学术为主; C以开展科研为主; D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17、我国高等教育类型构造的调整必须B A. 追求同质化; B防止过度综合化; C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 D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18、“通过研究进展教学是C A. 中世纪大学的特色; 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那么; 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 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那么。19、高等院校的类型构造不包括A A. 研究生教育; B教学兼研究型院校; C综合性大学; D研究型大学20、教师职业不是D A职业的一种; B.一种专门职业; C.学术性职业; D.实践性专业21、大学教师
5、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其根本角色是A A.教学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效劳者角色; D.应用者角色22、专业人员要依靠专业组织制定的伦理约束其行为,是因为C A.专业的效劳性; B.专业的高深性; C.专业的伦理性; D.专业的教育性23、教师职业道德的涵中不包含D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品质; D.专业技术24、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 A.自我表现; B.学科容; C.学生反响; D.物理环境25、教师怎样做才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心世界?C A、操纵学生; 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6、D、监视学生26、主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区分、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D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7、学习差异会导致个体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以下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C A、认知水平差异; B、学习风格差异; C、学习目标差异; D、学习能力差异28、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根底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那么?C A、理论联系实际;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29、主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B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0、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全面开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31、主根据个人开展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A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决定论32、学校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指B A、国家层次 B、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层次 C、个人层次 D、研究型、教学型33、高校培养全面开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手段是D A、单靠教学 B、单靠科研 C、单靠社会实践 D、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结合34、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D A、通识
8、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根底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穿。35、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利文斯通; B.贝格尔; C.施瓦布; D.布拉梅尔德36、主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根本构造,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根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D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构造主义课程观37、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D A.对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评价; B.对课程方案制定结果的评价; C.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 D.对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38、教案常规工程的主
9、体局部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39、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40、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校教学容的主要特点是A A. 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B. 操作性 C. 系统性 D.历史性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以下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达,正确的有 ACD A.是为教学目的效劳的; B.是教学模式 C.须以教学容为载体; D.方法的选用须注意到学生的特点2、教师命题时,应注意 ACD A、命题的指向性 B、命题的随意性
10、C、命题的有效性 D、命题的全面性3、高等学校社会效劳的类型和方式主要有 ABCE A.教学性效劳; B.科研性效劳; C.综合性效劳; D.社会性效劳;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4、高等学校社会效劳的特点有 ACDE A.专业性; B.学术性; C.合作性; D.实体化;直接性5、高校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ABCDE A、在本质上,是对高校开展方向及未来环境适应性的把握; B、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决定性; C、在作用上,具有纲领性; D、在空间上,具有系统性、全局性; E、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前瞻性。6、高校战略评估的主要容包括 ABCD A.明确评估目的; B.制定评估标
11、准; C.选取评估指标; D.组织实施评估; E.进展战略分析7、教师管理的精华是 ABCD A.选聘颇有潜质的教师; B.加以精心的培养和合理使用; C.创设宽松的环境; D.使他们自由、充分的开展; E.注重论文的发表8、高等教育的涵是指 BCD A. 培养实用型人才; B. 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 C. 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D. 建立在中等教育根底上9、高等教育化表现在 ABD A. 入学时机均等; 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 C开设选修课程; 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10、高等教育国际化表达于 BCD A.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B开设双语课程; C学生出国留学; D吸
12、引国外留学生11、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效劳职能分别源自 BD A. 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B. 中世纪西欧、德国和美国; C. 英国、德国和美国; D. 中世纪大学、柏林大学和美国“赠地学院12、我国高等教育类型构造调整的主要途径包括 ABC A. 合理分类和定位明确; B适度综合化; C特色化开展; D以民办院校为主导13、教师专业的从业要求包括 ABCD A.书; B.知识; C.能力; D.道德14、教师专业开展的途径与策略有 ABCD A.终身学习; B.教研结合; C.创新实践; D.反思经历; E.教学相长1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映了 CD A. 教学关系;
13、B. 法律关系; C. 道德关系; D. 师道尊严16、以下哪些学习差异会导致个体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ABCD A、认知水平差异 B、学习风格差异 C、学习动机差异 D、学习能力差异17、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包括 CD A、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开展方向和人的开展方向起着一种制约作用 B、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 C、高校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D、高校培养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18、专才教育以往多见诸于 BE A、市场经济国家 B、方案经济国家 C、开展中国家 D、美国 E、前联19、在写教案时,考虑知识的难点时,应重点考虑以下
14、几类知识 ACDE A.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 B.自己深入研究的领域的知识; C.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D.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 E.概念想通、方法相似的知识20、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ABCD A.学习者; B.行为; C.条件; D.程度; E.因果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实验教学法具有费时、费钱、效率比拟低的缺点。对2、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目标。对3、科学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根底。对4、“大学科技园的问世标志着大学根底科学研究有了新的开展模式。错5、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分散性。错6、高
15、校教师的培养应力求做到时效性、层次性和超前性。对7、在签订教师工作合同的过程中,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那么。对8、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对9、 1998年公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对10、高等教育时机均等是高等教育化的重要涵之一。对11、大学的社会效劳职能源自德国的柏林大学。错12、德国和法国属于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错13、高校教师与医师、律师一样都是专业人员,但不具有专业必备的根本属性。错14、研究能力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能力。错15、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思想十分活泼,他们一反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兴趣、极强的接纳能力和灵活性。对16、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对17、群众高等教育排斥精英高等教育。错18、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它的普遍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门化教育的缺陷。对19、课程就是指教学科目错20、教师在进展教案设计时,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对. word.z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