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docx
《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 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 杜甫月夜祭黄陵 读过杜甫“月夜”这首诗的人,或许记得:“今夜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 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年),为避安史之乱,在流亡途中,把家安置在州三川驿(后又迁到羌村),自己只身北上,想去灵武投奔新登基的唐肃宗,却在路上被叛军掳入长安。杜甫月下怀念妻子儿女,写了上面的诗。 次年四月的一天,杜甫冒着生命危急,只身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沿,奔向凤翔。在那里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这个官职可以干脆向皇帝进谏言。杜甫忠于职守,为官不到一个月,为营救一位受冤的大臣,便激怒了唐肃宗,借故让他回家探望妻子,有意把
2、他遣开。杜甫因此又重回三川驿。 公元年,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晨,杜甫只身踏上了归途。一路所见,人烟稀有,田园荒芜,伤兵的苦痛呻吟和难民的苦难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路经玉华宫到翟道城(今黄陵),沿路了解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目睹斗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加深了他的爱国忧民思想。从今,结束了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政治生活。 一天, 杜甫徒步来到翟道城桥山脚下,打问去三川驿的路程,才知道从这里到三川驿还有一天的路途。而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只好打消接着赶路的念头,他只身坐在桥山脚下的沮水河畔休息。劳累了一天的杜甫,饱经了沿路的惨痛,面对山川河流,诗兴勃发,即时作了一首“晚行口号”: 三川不行到,归
3、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戌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还家尚黑头。 杜甫口里吟诗,身体不由自主地渐渐倒在路旁草丛中睡着了。这时,天色已晚,夜幕驾临,一位祭陵老人(古代祭黄陵没有固定的时间),挎着竹篮,往桥山上走去。杜甫的身子睡在草丛里,两只脚却露在路上,把祭陵老人绊倒了。这时,杜甫也被惊醒,赶忙坐起,向老人一再致歉。祭陵老人一看是个过路人,也没发火,随声问道:“请问客官,为何露宿郊野?”杜甫当时未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回三川驿探望家眷,因路径不熟,来到这里,天色已晚,只好暂且露宿休息。杜甫说着,两眼始终瞅着老人的竹篮子。老人立刻意会到这位过路客人的心思。随即说道:“客官
4、是否还未曾用饭?” 杜甫由于饥饿,就照实说道:“不瞒老者,昨天从同官(今铜川)起身,只吃过一顿饭。*年间,沿途未敢。”杜甫说到这里,觉得有些失言,再未敢往下说,只是叹息了一声。祭陵老人见杜甫言谈举止不同一般,就慷慨地将竹篮里的馍馍拿出两个,双手递给杜甫说:“客官,不要推辞,吃吧。”。杜甫二话没说,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馍。突然问老者:“敢问老者,天色已晚,你提竹篮上山干什么?”老者说:“唐军和叛军打仗,百姓不得安静,始终没工夫上山祭祀先祖。听说唐军收复洛阳,百姓欢欣鼓舞,盼望早日过上太平日子。所以今日特意上山祭祀黄帝。”杜甫听罢,方知此地乃黄帝之陵。祭陵老人一再邀请杜甫随他回家过夜,杜甫因心情不快,
5、执意不愿,一再推辞说,得连夜赶回三川。祭陵老人只得给杜甫指引了路途,并留下食品,自己回家去了。老人走后,杜甫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面对桥山黄帝陵进行叩拜礼。据后人传闻,杜甫还写有“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的诗句,惋惜始终没有找到原诗。也可能是后人的杜撰。 范仲淹三次祭黄陵 北宋名臣范仲淹,又名范希文,祖上是陕西彬县人,后迁居南方,定居苏州吴县。他从小丧父,生活很清贫。在贫困中,他刻苦学习。最终考中了进士,后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能文能武,本事高强,人们赞扬他“文能治国,武能保疆”,他是北宋出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范仲淹曾就职陕西,兼治延州(今延安)。当时,西夏常从西北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 黄帝陵 祭祖 祭文 精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