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进行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刘福水.pdf
《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进行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刘福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进行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刘福水.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31卷 第1期实验流体力学Vol. 31,No. 1 2017年02月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 echanics Feb. , 2017 文章编号:1672- 9897(2017)01- 0001- 12 doi:10. 11729/syltlx20160104 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进行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刘福水,花 阳* ,吴 晗,高永利,吴 昊(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激光诱导炽光法( Laser Induced Incandesence, LII)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光学诊断方法,可获得激光片光照射薄层内瞬时碳烟的二维分
2、布,具有较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碳烟测量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LII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然后从数值模拟、定性和定量测量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LII用于碳烟测量的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实现定量测量的标定方法主要有采样法、 LII结合消光法( Light Extinction M ethod, LEM )和双色法LII( 2- Color Laser Induced Incandesence, 2C- LII) ,其中2C- LII因实现相对简单,可以在线实时标定,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LII技术在测量碳烟方面的研究成果
3、,希望让国内同行了解该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该方法在揭示碳烟生成氧化机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激光诱导炽光法( LII) ;碳烟;定量测量;光学诊断;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K42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 06- 27;修订日期:2016- 08- 05*通信作者E- mail: huayanghenan 163. com引用格式:Li u F S, Hua Y , W u H , et al . Research progress on soot measurement by 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 . Journal o
4、f Experi ments in Fl uidM echanics, 2017 , 31 ( 1 ) : 1- 12 .刘福水,花 阳,吴 晗,等.基于激光诱导炽光法进行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实验流体力学,2017 , 31 ( 1 ) : 1- 12 .Research progress on soot measurement by 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Liu Fushui, Hua Yang* , W u Han, Gao Yongli, W u Hao( School of M 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
5、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 is a non- contact optical diagnosis method. W ith thismethod, we can obtain the two- dimens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stantaneous soot within thethin layer of incoming sheet laser. This metho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6、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soot due to its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LII technology and basic theory. Then the technical methods of LII and research progress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detailedly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numerical sim
7、ulation,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The LII mathematical model mainly includes M eltonmodel, Liu model and M ichelsen model. These model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hange rule ofLII signal and als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test of soot particle size. To realize quantitative meas-ureme
8、nt, the calibration of LII signal is necessary.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LII meas-urement. There are mainly three methods for calibration, that are sampling technique, lightextinction method ( LEM ) and 2- color 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 ( 2C- LII) . The samplingtechnique is less us
9、ed because it will disturb the combustion process and mix impurities. The LII-LEM needs two laser systems and uses the measuring result of LEM to calibrate the LII signal,so its operation is complicated. Nevertheless, 2C- LII does not need other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can realize online real- t
10、ime calibration. Since this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it developsrapidly and has achieved many significant results. Naturally, LII technology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cident laser wavelength and energy, controlling the uniformity oflaser sheet, perfecting the LII mathema
11、tical model, and extending the application in complexenvironmen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LII technology, this paperaims to emphasi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method in understanding thesoot formation and oxidation mechanism, and providing some referenc
12、e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 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 soot;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ptical diagnosis;research progress0 引 言碳烟是碳氢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碳烟的形成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过程,不仅包括十分复杂的气相反应,还包括从气态到固态的相变过程以及后续颗粒的生长、聚集发展过程,其详细的生成氧化机理至今仍未能很好地了解,而明白其生成氧化机理却是降低碳烟排放的理论基础。目前碳烟机理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对火焰内部
13、碳烟的实时观察和定量测量上。光学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手段,可以提供碳烟浓度和粒径方面的信息,而且不会对燃烧过程产生干扰,因此这种测量技术在深入了解碳烟生成机理以及降低碳烟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的碳烟光学测量技术包括:消光法( LEM ) 、散射法( LS) 、双色法( TC)和激光诱导炽光法( LII) 。其中前3种方法都是对光程方向上的碳烟进行测试,得到的是一个光程方向累积碳烟的平均值,不能反映出碳烟的二维分布情况,所以采用片状激光进行进一步的空间解析是必需的。而LII可以获得片状激光照射薄层内瞬时碳烟的二维分布,信噪比高,还可以满足缸内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下的测试需求,其已
14、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碳烟测量技术,必将在揭示内燃机的碳烟生成氧化机理、燃烧优化以及降低碳烟排放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国外关于LII测试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10年来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LI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并详细综述了国内外LII技术在碳烟研究方面的进展。1 激光诱导炽光法的基本原理2当激光照射碳烟粒子云时,碳烟颗粒因吸收了激光能量会被迅速加热,温度迅速升高到4000K左右,并发出与升高温度相对应的黑体辐射,其辐射信号强度与激光照射区域的碳烟体积分数成正比。因此测量碳烟受激后的LII光强信号,再结合相应的标定方
15、法即可得到碳烟体积分数的定量分布。在激光照射之后,碳烟粒子因为向周围辐射、传递热量以及表面升华等,温度会逐渐降低, LII信号也随之衰减,而不同粒径的碳烟粒子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其温度衰减的速度不同,粒子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温度衰减的速度越快。因此通过采集碳烟粒子在激光照射之后LII信号的变化曲线或者利用不同时刻LII信号的比值,再结合相应的LII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粒径信息。2 LII用于碳烟测量的研究进展1974年W eeks等 3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激光照射气溶胶粒子时,首次发现了激光诱导炽光现象,并认识到其可能用于粒径的测量。 1977年Eckbreth 4在研
16、究拉曼散射时发现火焰中碳烟颗粒在激光照射下会发出炽光,至此正式提出了激光诱导炽光( LII)的概念。 1991年Dec等 5首次将LII方法应用于柴油机缸内碳烟的测量实验中。此后, LII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碳烟测量技术。目前, LII用于碳烟的研究主要有数值模拟、定性和定量测量碳烟3个方面,定性测量是直接利用LII拍摄得到光强分布图,定量测量是利用其他光学测量技术或测量原理对LII信号进行标定,实现定量测量。下面将从数值模拟、定性和定量测量3个方面详细综述LII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2. 1 数值模拟在LII测量中,碳烟颗粒被激光脉冲加热到4000K左右发出热辐射。这一过程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和
17、长度尺度内,包括一系列物理化学现象,如激光能量吸收、热传导、升华、辐射、退火等。早期的很多LII模型如M elton模型 6 、 Dasch模型 7以及Hofeldt模型 8 ,都认为颗粒内能的增加是由激光加热所导致的,而碳烟的热量损失则是由升华、传热和辐射所导致的(如图1所示) 。这些模型的差异主要是在引发热损失的子模型上。而后出现的Liu模型 9- 10和Bladh模型 11- 13与早期模型的差异主要是低激光能量密度下模型中碳烟的光学和热学性质,如碳烟比热、吸收函数和热适应系数,以及高激光能量密度下碳烟升华模型的改变。其中高激光能量密度下的激光加热过程至今仍然没能很好了解,由于缺少准确的
18、碳烟物性参数使得升华模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图1 碳烟粒子能量平衡示意图Fig. 1 Energy balance schematic of soot particle2实 验 流 体 力 学 ( 2017)第31卷 M elton等 6于1984年首次对激光诱导炽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描述,建立了利用LII测量碳烟体积分数和粒径的理论基础。该模型假定碳烟的光学和热学性质,如密度、比热、热适应系数、比热容等与温度无关,并提出在高激光能量和最高温度下,吸收的激光能量等于升华的热量,此时的炽光信号强度I与粒子数密度N p、粒径dp和采集波长之间的关系是I = C1 N p d3+ 0. 154/
19、 p ,当采集波长足够大时,I= C1 N p d3p,炽光信号强度正比于碳烟颗粒的体积浓度。M ichelsen等 14于2003年提出了一种新的LII模型,该模型除了能量吸收、内能改变、辐射、升华和传热项以外,还考虑了基于测量速率的氧化、基于石墨化速率的退火和融化机制,并引入了随温度改变的热适应系数和热容量。研究发现,在激光能量密度为0 0. 9J/ cm2范围内,该模型相比M elton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能量密度在0. 1J/ cm2以上时,颗粒温度取决于能量吸收和升华之间的平衡,在低激光能量密度下,颗粒温度不会达到升华温度,此时温度主要由能量吸收和传热决定。激光脉冲之后,碳烟
20、温度主要受控于传热冷却速率。形成更多有序相碳的颗粒退火预计出现在激光能量密度低至0. 02J/ cm2时,该过程会严重影响升华速率,而且该过程中辐射系数的改变会增加信号衰减速率。Smallwood等 15利用一种详细的LII数学模型,在大气压强下的层流扩散火焰条件下研究了初始碳烟颗粒直径的多分散性对碳烟体积分数和LII信号之间关系的影响,并针对大而热的粒子在传导冷却过程中的LII信号偏差以及升华对碳烟质量损失的影响提出了2个量化指标:粒子发射强度分布函数和碳烟体积分数尺度。结果表明,单分散碳烟颗粒的碳烟体积分数与LII信号严格成比例。粒子发射强度分布函数可以清楚地表明大颗粒对于LII信号有更多
21、的贡献而小颗粒在传导冷却过程中会从LII信号中消失,由此造成的信号偏差程度取决于不同尺寸颗粒温度的不均匀性和探测波长。在低激光能量密度下,碳烟体积分数在激光脉冲过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约200ns)与LII信号成比例。在高的激光能量密度下,会产生升华,碳烟体积分数仅在短暂的10 15ns内与LII信号成比例,因此LII信号应该尽早探测甚至在激光脉冲达到峰值之前。Bejaoui等 16对2种LII模型研究,一种是基础模型,另一种是以M ichelsen模型为基础的扩展模型。首先在大气压强下利用波长为1064nm的YAG激光对CH4预混层流火焰在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的相对LII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高度
22、处的碳烟平均温度进行了测试,而后与2种LII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低的激光能量密度下采用取决于火焰高度的碳烟吸收函数可以使实验和计算结果更加吻合。而在高的激光能量密度下2种模型都不能准确反映LII信号的变化情况以及碳烟的平均温度。浙江大学王飞等 17提出了一种激光诱导炽光法( LII)测量碳烟的数学模型,对激光脉冲照射过程中的碳烟温度与粒径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并和M elton论文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而后计算了火焰温度、初始粒径、激光波长和功率对碳烟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火焰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很小,粒径初始值越大,激光波长越小则粒子在加热中达到的温度越高。
23、激光的功率对测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实际测量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光功率。在此研究基础上,北京理工大学何旭等 16基于该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入射激光波长和能量密度对碳烟粒子受激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入射激光波长为532nm时结果较为理想,激光能量密度对LII测试的影响很大,需要依据实验具体选择;还发现碳烟粒子的初始粒径可以依据温度衰减速率来计算。这些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可以用来预测LII信号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实际测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实际利用LII测试粒径奠定了基础。2. 2 定性测量Dec等人 5在一台可视化单缸直喷重型柴油机上,搭建了LII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 ,利用YAG激光器,激光波长为5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激光 诱导 炽光法 进行 测量 研究进展 刘福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