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玄翠娟.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玄翠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玄翠娟.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anuary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Acta P枷一砌Sin2017,33(1),149164 149Review doi:103866PKUWHXB201609143 wwwwhxbpkueducn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玄翠娟 王杰 朱静 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摘要: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有序可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电催化剂的
2、独特优点入手,总结了目前该类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简单的展望。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析氧反应;析氢反应中图分类号:0646Recent Progress of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Based Nanomaterials forEleCtroCatalySiSXUAN CuiJuan WANG Jie ZHU Jing WANG De-Li+(Key LaboraWry ofMaterial Chemistry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Huaz
3、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Ministry ofEducafion,Hubei Key Laboratory ofMaterial Chemistry and Service Failure,School ofChemistry andChemical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p RChinalAbstract: Metaf organic frameworks(MOFs)have attracted tremendous a
4、ttention in electrochemicaI energystorage and conversion because of their Iarge surface areahigh porosity,0rdered structure and the tailorabilityof the structureJn this paper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ynthesizing electrocatalysts from MOFs are jntroduced。Then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MOFs deriv
5、ed electrocatalysts in electrochemicaI energy conversion iSmainly summadzed。Finally,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Fbased materialsare briefly presented to provide an outlook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Key Words:Metal organic frameworks;Electrocatalysis;Oxygen reducti
6、on reaction;Oxygen evolutionreaction;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1 引 言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由金属中心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立体网络结构的多孔晶体材料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Yaghi2和Li3等提出MOFs这一概念以来,在过去的20年中,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具有各种孔径及拓扑结构的MOFs4。与传统的多孔材料(如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及活性炭)相比,MOFs具有独特的优点,如多孔性、比表面积大、结构规整及可调控性、易功能化等,在吸附5、分离6、磁性7、光学8、催化9、储氢”、分子识别“等诸多领域显示出独特的物理
7、化学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环境友好的能源储存和转化器件成为2l世纪Received:July 25,2016;Revised:September 13,2016;Published online:September 14,2016+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angdl81125busteducn;Tel:+8615807146709,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hina(21306060,21573083)国
8、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6060,21573083)资助项目Editorial office of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万方数据150 Acta PhysChimSin201 7 V0133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是制约这些器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廉价耐用高效电极材料己成为现今能源储存和转化器件发展的关键”。近年来,MOFs因其独特的优点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领域f包括燃料电池13 16金属空气电池17 19电解水器件20、锂离子电池21和超级电容器22。3中的研究日益增多(图1)。因此,本文重点介绍MOFs作为催化剂的优点及其在能源转
9、化电化学反应(氧还原、析氧、析氢)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2 MoFs材料特点电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和电催化反应的滞后性已经成为制约电化学能源转化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氧还原和析氢电催化反应中,Pt基材料一直表现出最高的电催化活性,但是其成本高昂,储量有限极大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4,25;同样在析氧电催化反应中,尽管RuO: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但是其价格昂贵,储量稀缺限制了其长期大规模应用26,27 o因此,开发廉价、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是电化学能源转化器件发展而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玄翠娟,1990年生。2012年在滨州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
10、15年在西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先进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化装置中的应用研究。朱静,1992年生。201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近年来,MOFs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中的应用备受关注。MOFs作为电催化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i)具有高度有序多孔结构,孔径分布均一,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为电催化反应提供大量活性位点28,29;
11、伍)孔径的可调控性,通过调整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可得到超微孔到介孔各种孔径的MOFs材料,有利于复杂多孔催化剂的制备4;(iii)易功能化和修饰,有利于MOFs与其他功能性物质相结合,制备复合材料,改善MOFs本身的电催化性能30(iv)可采用几种不同金属制备MOFs,并保持其原来的拓扑结构,例如在ZIF一67的合成过程中分别加入Zn,Ni,Cu等,改善催化剂的性能“,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3 MOFs在电催化领域中的应用31 基于MOFs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氧还原反应是电化学系统中氧电极反应的阴极分支,在电化学能量转化和存储系统f例如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大量研究发现,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P,R)过程是一个多电子催化过程,并且在酸性(或者碱性)溶液中,ORR可通过直接四电子过程或者王杰,1988年生。2012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三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先进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化装置中的应用研究。王得丽,1981年生。2008年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2009201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后。2012年底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
13、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先进电化学能源与环境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霸R日零万方数据NO1 玄翠娟等: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51图I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制备的纳米结构材料示意图Fig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some MOFbased nanostructures(a)porous CoNC nanopolyhedron and its STEM image”;(b)hybrid Co】0。一carbon porous nanowire arrays and the SEM image”;(c)nickel s
14、ulfidenanoframes and its TEM image”;(d)C030dNiC0204 doubleshelled nanocages and its TEM image”;(e)hierarchical Fe20,microboxes andt1e TEM image:l;(f)CoC0304c corebishell nanoparticles 0VPs)encapsulated into a highly ordered porous carbon matrix and its TEM image两电子过程进行243233,如下:在碱性溶液中(i)直接四电子过程:02+2
15、H20+4e一一40H一 (1)(ii)两电子过程:02+H20+2e一+HOi+OH (2)HOi+H20+2e,30H f31在酸性溶液中(i1直接四电子过程:0:+4H+4e一_2Hz0 (4)(ii)两电子过程:Oz+2H+2eHz02 (5)H202+2H+2e斗2HzO (6)由于阴极ORR速率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基于氧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器件的发展”,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克服这一缺点。理想情况下,ORR应该通过四电子过程进行,因为二电子过程会形成稳定的过氧根离子,降低催化活性“。目前,Pt基催化剂是活性最高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然而其价格昂贵,资源有限,稳定性差及易发生CO中毒
16、,极大制约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4,32,35 o如前所述,MOFs是由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晶体框架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可调等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制各多孔碳材料的前驱体,其金属中心可衍变为碳化物、磷化物和硫化物等为催化反应提供高活性位点,并且保留的框架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30,近年来基于MOFs制备氧还原催化剂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311 基于MOFs的多孔碳材料纳米多孔碳材料作为非金属催化剂,因其活性好、来源丰富、稳定性好,己成为一种前景广阔的ORR电催化剂。MOFs本身的有机配体可形成碳框架结构,并且有机配体中通常含有杂原子,可通过高温密闭煅烧
17、制备碳材料的同时进行杂原子掺杂,因此,近年来基于MOFs制备纳米多孔碳材料备受关注36,37 0通常采用Zn基MOFs制备碳材料,高温下有机配体转化为碳,金属中心Zn还原为单质,由于金属Zn沸点(908。C)较低”可在温度高于900 oC时挥发得到多孔碳材料。Zhang等38以ZnMOF(ZIF一8)为前驱体,在无辅助碳源条件下高温煅烧得到氮掺杂石墨化多孔碳(NGPC),比表面积高达932 1T12g。所得多孔碳仍保持对称性,并且含有大量吡啶氮,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000。C煅烧10 h所得NGPC100010材料表现出最优的ORR活性(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一0089和一0260 V(vs
18、AgAgCl)年D稳定性,并且遵循四电子转移机制。除了采用纯MOFs制备碳材材料之外,还可以加入其它碳源或者氮源,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杂原子的含量及孔隙率。Zhang等”将ZIF一7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干燥后直接在氩气氛围中煅烧得到纳米多孔碳。葡萄糖的加入可提高样品的石墨化程度,而且有利于除去残留金属Zn杂质获得无金属氮掺杂多孔碳。电化学测试表明所得材料在01 molLKOH溶液中表现出了良好的ORR催化性能,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O86和070 V(vs RHE(可逆氢电极),氧还原遵循四电子反应机理。由于煅烧过程中万方数据152 Acta Phys一ChimSin201 7 、,013
19、3MOF内部塌陷是不可避免的,直接煅烧游离的MOF并不能实现ORR所需的连续导电性,因此,可在导电基体上生长MOF以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材料的导电性39 0 Zhong等39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甲醇溶液中,然后分别加入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生长ZIF8,最后在氩气氛围中高温煅烧后酸洗获得石墨烯氮掺杂多孔纳米片(GNPCS),电化学测试表明GNPCS在01 molL。1 KOH中的起始电位为0957 V(vs RHE),电位为045 V(vs RHE)时的电流密度为一6 mAcm,遵循四电子反应机理。同样,Ge等40在碳纳米管上原位生长ZIF一8,然后煅烧酸
20、洗获得石墨烯负载的碳材料,其半波电位比PtC低约25 mV,极限电流密度与PtC相当。此外,在碳材料中掺杂杂原子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状态,有利于提高活性物质的吸附和转化,改善催化性能41,42 o Li等43以MOF5作为主要碳源,双氰胺、三苯基膦和二甲基亚砜分别作为氮源、P源和S源,将MOF一5与三种物质的甲醇溶液混合,经过过滤、干燥后在氮气中煅烧得到N,P,S共掺杂的多孔碳催化剂烈PSCMOF一5)。电化学测试表明NPSCMOF一5在01molL1 KOH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峰电位略低于PtC,具有优良的抗甲醇性能和稳定性。NPSCMOF一5优良的电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21、i)杂原子的电负性(如,N:304,P:219,S:258)通常与碳原子不同(C:255)。在碳材料中掺入杂原子,可以破坏碳材料本身的电中性,获得大量活性位点,有利于O:的吸附,加快整个ORR过程速率“45;(ii)杂原子改变的不对称自旋密度可以有效地弱化OO键,提供更多活性位点,提高碳材料的ORR活性46(iii)杂原子取代部分碳原子进入碳材料的晶格中,产生更多活性位点,增加介孔数,影响相应的电催化活性43;(iv)与单个或者两个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相比,N、P和S共掺杂的碳材料中N、P和S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碳材料的电催化活性螂7。Zhang等36在氮气中以MOF5为前驱体通过三步煅烧制备氮
22、掺杂石墨化多孔碳氮掺杂碳纳米管(NGPCNcNrs)。如图2(a)所示,在较低温度煅烧MOF5得到碳材料c,。,然后加入甲酸镍,通过煅烧使c,。转变为NGPC,最后加入尿素煅烧得到NGPCNCNTs复合材料,其中NGPCNCNTs一900比表面积高达1053 m2g。值得注意的是,制备过程中采用C,。作为基体浸渍镍盐主要是由于与MOF5相比,C,。更适宜进行后处理并且能有效的得到较高产量的GPCs。此外,与高温下煅烧MOF5所得碳化物相比,在低温下所得C,。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可以有效地吸附还原Ni(II)48,因此首先需要煅烧MOF5得到碳材料。另外,在C,。中同时加入镍盐和尿素煅烧所得产物
23、中氮含量较低(183,质量分数(w),而单独加入尿素所得产物中N含量较高(504(w),这主要是由于Ni2+和尿素与C,。表面的含氧基团吸附能力不同,导致较多Ni2+被还原,而N掺入量较少,因此,需要分两步加入Ni(II)盐和尿素。最后NCNTs的生成可归因于尿素分解产生的氮化碳(如C:N;,C。N;,C3N;)在残留NiNPs的GPCs表面重复进行溶解一沉淀49。51。对所得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900。C所得产物(NGPCNCNTs9001表现出优良的ORR催化活性(与商业化PtC相当)、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312基于MOFs的多孔碳材料金属一氮一碳(MNc)作为一种高活性ORR
24、电催化剂己被广泛研究52。大多数MNC是通过煅烧过渡金属基大环或者C一,N以及M一前驱体的混合物获得52 o MOFs本身具有M一、N一、c一,结构有序,比表面积高,是一种理想的制备MNC电催化剂的前驱体。在各种MNC体系中,由MOFs制备CoNC和FeNC因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己被广泛研究。You等”以双金属MOFs(ZnCoMOF)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煅烧制备多孔CoNC多面体(图2(c),锌的加入不仅可以调节Co纳米粒子的粒径,而且由于锌在高温下挥发可以有效增大最终产物的比表面积。将所得材料用作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均表现出优良的ORR催化活性(图2(d,e,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金属 有机 框架 化合物 纳米 催化剂 研究进展 玄翠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