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





《2022年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讲到清明节,一些有历史学问的人,都会想到历史名人,介子推。依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条件艰苦,当时跟随他的手下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时,做了国君,于是大肆封赏跟随他在外流亡的随从,但偏偏只有介子推拒绝了封赏,带着母亲来到绵山隐居,不愿出来。 晋文公对此,根本无计可施,只好防火烧山,他想只有这样,介子推孝顺母亲,会带着母亲一起出来。但没有人会想到,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这一天,全部人不准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也就是寒食
2、节的由来,也是清明节的由来。 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扫墓,还有春游、插柳、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来熬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挡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春游游玩的欢乐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 清明节悼念活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
3、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肯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起先盛行。并相传至今。 春游: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春游的习惯。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清明节 由来 各地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