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效率研究文献综述_李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投资效率研究文献综述_李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效率研究文献综述_李静.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参考借鉴 投资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李静 i, 韩维芳 2, 刘念 3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对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检验。本文讨论了现有文献中度量投资效率的经济学理 论,对文献中使用的投资度量和研究模型及其优劣进行了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目前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成果,并对投 资效率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投资效率;代理问题;过度投资;投资不足 【中 图分 类号】 F27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94(2016)10-0113-3 随着 RiChardScm(2006)提出过度投资模型,近年来,国内 外大量文献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检验。企业的投
2、资是否处 于最优水平 ?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现象 ?哪些因 素影响了企业投资效率 ?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本 文对现有文献中关于投资效率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模型进行 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投资效率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关于投资效率的基本理论 投资、融资、股利政策是企业财务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如何选择投资项目、设定投资的规模几乎是所有企业面临的 实际问题。 Jorgenson (1963)认为,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选 择资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投资水平。当边际成本等于 边际收益时,企业达到最优投资水平的决策点;当边际收益 高于边际成本时,说明企业投资不足;当边际收益低于边
3、际 成本时,说明企业已经投资过度。 Tobin(1969)认为,企业选 择的投资水平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只要 当市场价值高于重置成本,即 Q大于 1时,企业就应当选择 增加投资 ;而当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重置成本,即 Q小于 1 时,企业应当选择减少投资。随着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 论的提出,人们发现,由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 业可能选择偏离最优水平的投资。 1.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由于所有权和决策权 的分离,管理层不完全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作出投资 决策,这一点在文献中已有很多证明。 Shleifer and Vishny (1997)指出,管理层存在 “
4、 帝国建设 ” 的动机。由于大企业的 CEO与小企业的 CEO相比,能够控制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 的权力,因此大企业的 CEO有扩大企业规模,建立企业 “ 帝 国 ” 的动机 。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指出 ,一 方面,在扩大 企业规模后,管理层能够拥有更多的在职 消费 ;另一方面,管 理存在使用盈利项目补贴 损项目的动机 。 Morck et al. (1990)发现,管理层多元化的动机导致了企业的无效收购。 此外,管理层过度自信也会导致无效投资的出现 (Roll, 1986)。因此,代理成本的存在导致了企业过度投资现象的产 生,也导致了大部分实施并购的企业的
5、市场反应为负 (Jensen and Ruback , 1983; 张新, 2003 ) 。 2.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 Myers and Majluf (1984)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这一影响产生的原因。他们指 出,当公司股价过高时,管理层会利用内部信息发行新股,投 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 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行股票的估价,导致 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下,由于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从而 导致企业过高的资本成本或者根本无法融资,企业可能因此 放弃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现象的产生。
6、二、投资效率度量模型 1.投资变量的定义。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现有文献提 出了相应的模型来度量企业的投资效率。这里首先要解决如 何度量 企业投资规模的问题,对此,现有文献有不同的计算 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根据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变动 ) 和根据现金流量表数据计算(资本支出 ) 。美 国文献基本使用资本支出,但由于资本支出未考虑研发和资 产收购、出售的影响,部分文献对此进行了调整,如 Richardson 模型中 ,投资变量的定义为 :资本支出 + 研发支出 +并购 _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 “2015 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 ( 项目编号: 14-
7、4808-05-00204);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研究 ” ( 项目编号 :71502108) 2016.10 财会月刊 *113口 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出售。在国内文献中,两种方法均有使用。中国的 企业会计准则并不要求企业直接披露资本支出科目,但现 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 付的现金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 现金的差额等同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下的资本支出 (Chen et al.,2011)。也有部分国内文献使用资产负债表法 (辛清泉等, 2006;陆正飞等, 2006;李万福等, 2011),通过
8、计 算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项目的变化来计量企业的年投资 额。国内文献中的投资变量定义如下表所示: 国内文献中使用的投资变量定义表 类型 作者 年份 期刊 投资变量定义 辛清泉等 2006 年 经济研究 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 1 李万福等 2011 年 管理世界 资产净值的改变量 /平均总 陆正飞等 2006 年 管理世界 资产 (期初总资产 ) 谭燕等 2011 年 会计研究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 现金 +购头子公司及其他 营业单位所支付的现金 + 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2 魏明海 2007 年 管理世界 程仲鸣等 2008 年 管理世界 支出所支付的现金 )
9、/上期 资产总额 (年初总资产 )3 杨华军 2007 年 管理世界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 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 的现金 )/年初总资产 钟海燕等 2010 年 管理世界 2.投资效率模型。现有文献基于不同的理论建立了不同 的模型来度量企业投资效率。这些模型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 投 资水平一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主要基于代理成本理论。 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模型通过检验企业投资和现金流 之间的关系来度量企业的投资效率,两者关系越强,投资效 率越低。这类文献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融资约束理论和信息不 对称
10、理论。根据融资约束理论,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外 部融资约束力强时,企业的投资能力减弱,因此企业的投资 选择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或现金流创造能力正相关。 管理层有过度投资的动机,而这种情形随着企业自由现 金流的增加而增加 。 Biddle and Hikry(2006)使用营运现金流 作为现金流的衡量指标,通过回归得到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 系数,并将该回归系数作为衡量企业投资效率的指标,检验 会计质量和制度因素对于投资效率的影响 。 Biddle et al. (2009)根据现金持有水平和负债水平将企业分为有过度投 资倾向组和无过度投资倾向组,通过将自变量和过度投资倾 向变量交互,检验自变量
11、是否减少了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 题。但模型本身基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无 法检验企 业是否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形。另外,模型使用现金持有水平 和负债水平判断企业过度投资的倾向,存在计量上的误差, 11 4财会月刊施 6.20 因为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特征下,相同的现金持有水平和 负债水平对应的过度投资倾向可能不同。 近期文献更多地通过检验投资水平一投资机会敏感性 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效率。投资水平一投资机会敏感性越高, 企业投资效率越高。这部分文献主要依据的是托宾 Q理论 (Tobin, 1969)和代理成本理论。托宾 Q理论认为,投资的边 际回报等于边际成本,当资本增长率高于投资自然增长 率 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资 效率 研究 文献 综述 李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