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46页).doc
《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4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46页).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YZ04042009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专心-专注-专业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质检特函【2006】71号)文件的要求,为规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质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组织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本指南共分12章,主要由总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2、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保障措施、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事故调查等内容组成,其中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是本预案指南的技术基础。本指南较为详尽地叙述了企业应急管理所应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企业如何建立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专项预案、确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用于基层技术人员应急救援工作时借鉴和参考。使用单位应在编制专
3、项预案,开展应急工作时,考虑自身应急资源情况,结合实践,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负责管理和解释。本指南由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人员有朱进、廖洋、薛维家、罗旭、黄健。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吴旭正、石少华、刘牧玲负责统稿,郭元亮主审。由于应急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者水平所限,本指南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使用本指南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目 录1 总 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编制原则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
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使用单位基本情况和安全状况分析3.2 救援资源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危险源的管理4.2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5 预防和预警机制5.1 预防5.2 预警5.3 预警信息报告6 应急响应6.1 响应分级6.2 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6.3 事故外部报告程序6.4 事故监控措施6.5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与人员疏散6.6 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6.7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6.8 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6.9 现场恢复6.10 主要用户燃气供应保障措施6.11 现场消防措施7 应急作业技术和
5、现场处置措施7.1 人员疏散、撤离程序7.2 可燃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一般处理程序7.3 可燃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处理技术7.4 应急抢险的其他工作8 保障措施8.1 天然气供应保障8.2 通信与信息保障8.3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8.4 应急队伍保障8.5 经费保障8.6 培训与演练8.7 其他保障9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9.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9.2 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9.3 应急预制的制订与发布9.4 预案的演练和更新9.5 预案上报9.6 监督检查10 事故调查10.1 事故现场的保护10.2 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10.3 情况调查10.4 资料调查10.5 现场调查1
6、1 附则11.1 名词术语11.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1.3 制定与解释12 附件12.1 相关的图表12.2 外部机构通信联络表12.3 其他附件附录A 使用单位预案启动准备状态的应急响应程序附录B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通信联络表附录C 专家咨询联系表附录D 外部应急机构与协作单位联系表附录E 事故信息快报附录F 应急抢险设备设施明细表1 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
7、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1.3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1.4 编制原则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乘客伤亡和财产损失。1.4.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
8、人人清楚长输管道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1.4.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
9、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1.1 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使用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专家技术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使用单位可根据具体管理的区段设立多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2.1.2 应急领导小组由使用单位领导、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是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1.3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应急响应
10、启动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向事故现场派出的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后期保障组及善后工作组等。应急组织机构见图1。2.1.4 应急办公室是输气管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应设在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生产运行管理部门。2.1.5 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接受上级应急部门的指挥和领导。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2.2.1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订可燃气体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批准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3)确定向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申请救援或配合开展应急联动工作。(4)负责人员
11、、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5)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组成。(6)接收突发事故的报告,持续跟踪事故动态,及时向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接受并传达指令。(7)统筹内部相关技术专家和应急资源,联络系统外部的技术专家和应急资源。(8)管道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9)负责应急预案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2.2 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1)根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防止次生灾害事故发生。(2)如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和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3)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场与应急领导
12、小组之间信息传递的真实、及时与畅通。(4)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5)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6)按应急领导小组授权,负责现场有关的新闻发布工作。(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8)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当地政府、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请示应急终止。(9)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现场应急工作总结报告。2.2.3 应急办公室职责(1)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2)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报送。(3)负责应急管理工作。(4)负责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家库与日常管理。(5)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2.2.4 专家技术组职责(1)组织专家针对管道突
13、发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2)参与制定应急方案和(或)参加现场处置工作。2.2.5善后工作组职责主要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负责事故善后处理、损失评估、保险理赔等工作。2.2.6通信联络组职责(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现场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器材。(2)保障现场救援通信联络以及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2.2.7后勤保障组职责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救抢险、生产恢复、事件调查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包括:车辆保障、接待上级、指挥部人员生活
14、后勤保障和抢救抢险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安排等。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使用单位基本情况和安全状况分析3.1.1 长输管道概况(1)性质、隶属关系、管道走向、里程、场站位置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2)当地的气象、环境资料,经过区域的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环境敏感区域等介绍。(3)管道重要穿跨越、交叉相遇状况以及与重要交通、电力、化工设施交汇情况等情况。(4)其他需要列表说明的事项:管道经过区域、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周边主要建筑物性质(学校、村庄、居民区、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等),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等情况。3.1.2 管道设施基本参数管道
15、设施设计规格、长度、材质、介质、设计压力、设计输量、输送气质、防腐类型、维修记录、建设时间以及现在运行压力、输气量、温度等。可列表说明。3.2 救援资源3.2.1 可按应急专业队伍和不同地区及区段的应急救援活动需要的资源类型(装备、资金和物资供应)、配备救援设备及物资。3.2.2 根据长输管道及场站可能发生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确定应急物资与装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一般包括:抢险设备及工具、检测仪器、交通工具、气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及其他保障物资等,各保管单位或人员要定期检查、维修与更新。具体见附件。3.2.3 根据长输管道及场站可能发生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确定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配备
16、。急抢险队伍配置,人员分工与分布。参与的应急专业队伍应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救援人员应当进行培训,并有相应的上岗资格。3.2.4 国内长输管道专业抢维修单位企业、管道周边可以借助的社会资源分布状况、联系方式。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危险源的管理4.1.1 危险源管理单元划定为便于安全分析,应对可燃气体长输管道系统进行划分。可按长输管道场站段划分若干个管理单元。4.1.2 危险源基本情况 (1)设备情况:使用登记的管道单元内的管道名称(编号)、规格、操作压力、温度,介质,管道材质、防腐类型、场站设备安装布置情况、安装修理改造情况、在线巡检情况、定检结果、存在的缺陷等。 (2)介质情况:理
17、化特性,燃烧爆炸特性,有毒危害。 (3)环境情况:管道周围民居、学校、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存储单位、重要基础设施情况,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管道穿越道路、河流、跨越等以及被建筑物占压情况,管道敷设地区气象、地质情况(可能发生的基础沉降、滑坡、塌方、洪灾、泥石流等)。 (4)运行情况:管道运行情况,日均供气量,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等。 (5)事故情况:事故(未遂事故)情况,造成的危害,处理情况等。 (6)安全防护情况: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数量及运行情况,危险场所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安全管理情况等。4.1.3 管道安全状况评价根据设备情况、介质特性、环境因素、运
18、行情况、事故情况、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各危险单元的管道安全性能,对其安全状况进行评价。4.1.4 危险区域划分按已划分的管理单元,将每个单元中的燃气管道作为危险源,以危险源为核心加上安全防护距离确定危险区域。4.2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2.1 引起管道泄漏、火灾、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1)管道设计缺陷造成管道及附属设备的损坏;(2)管道制造缺陷及焊缝缺陷;(3)管道设施安装缺陷、压力控制和泄压设备、密封圈和O型圈、泵密封失效;(4)管道内腐蚀、外腐蚀及应力腐蚀开裂;(5)违章作业、误操作等;(6)第三方损坏(含恐怖袭击、打孔盗气、违章占压、施工作业);(7
19、)管道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山体滑坡、黄土失陷等)造成的管道断裂。4.2.2 危险源分析(事故灾害后果预测)(1)管道事故主要包括泄漏、爆炸、着火、中毒及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影响社会大范围生产生活等事故类型。企业应当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对一旦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2)为了突出重点,便于控制管理,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灾害影响的地理范围和人口数量及管道的安全状况,可将各危险单元进行危险源综合分级,对事故灾害后果进行预测,以便提出相应的措施。4.2.3 应急计划区域(灾害影响范围) 要求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对管道进行风险评估,模拟
20、计算管道设施在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下的最大影响半径,并以此作为相应事故状态下的应急计划区域。 (1)若泄漏的可燃气体没有燃烧,以喷射弥散方式扩散稀释,则在泄漏方向上可形成一定范围的可爆云气区域,应根据输气管道的工作压力、流量、管道破坏程度等条件,估算各种情况下的应急计划区域。 (2)若可燃气体被直接点燃,则距火源中心点一定距离的热辐射影响区域为应急计划区域。 (3)管道发生严重变形或严重破坏,但未出现天然气泄漏,需做换管处理时,应根据作业范围、危险地质灾害影响区域、现场地理条件等来确定应急计划区域。 (4) 应急计划区域的设定,还应考虑事故发生地当时的天气状况、大气压,发生地点的地理
21、条件等因素。5 预防和预警机制5.1 预防5.1.1 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可燃气体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1)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2)可燃气体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3)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4)企业日常(巡线)检查制度。(5)事故隐患消除制度。(6)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7)事故报告制度和突发或相关事件信息收集上报制度。(8)制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9)地方政府、用户、周边群众等相关方的应急衔接与规定。(10)与有关单位签订的互援协议。(11)管理位置明示管道设施运行参数,妥善保存相关设计、施工资料。
22、(12)编制并严格执行管道设施安全操作规程、说明书。(13)定期分析管道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5.1.2 定期研究长输管道安全抢险应急工作,建立和完善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抢险应急队伍,加强长输管道安全的宣传教育及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5.1.3 定期检查抢险专业人员、交通、通信工具、救援装备和物资、抢险器材设备及抢险工具是否落实;对抢险救援装备、器材等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处于完好状态。5.1.4 长输管道使用单位负责区段内管道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控,确定监控方法与工作内容,建立和落实巡管检查制度。5.1.5 结合可燃气体长输管道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燃 气体 管道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指南 4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