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docx
《2022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科学活动教案 篇1设计意图:这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素质教育一日活动参观海洋水族馆后,孩子们对海洋里的动物兴趣越来越高,好多孩子带来自买的玩具,谈论着看到的海洋动物,从孩子们的言语中发觉他们对鲨鱼兴趣特别浓厚,有的孩子说:“鲨鱼可真大,怪不得它要吃人”;有的孩子说:“原来鲨鱼长的是各色各样的”;还有的孩子说:“鲨鱼真坏,又要吃人,又要吃鱼,我们把它消灭掉。”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在认识了解鲨鱼的同时,知道鲨鱼和我们人类的关系,了解其功用,激发幼儿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讲讲,进一步认识鲨鱼,了解鲨鱼的功用。2、激发幼儿探索鲨鱼的兴趣及有
2、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鲨鱼图片若干。2、鲨鱼可制成的物品的实物或图片。3、迷宫图若干。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猜谜:牙齿像把刀,鱼儿见了逃,海中称霸王,全身都是宝。2、说说鲨鱼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鲨鱼?鲨鱼有些什么本领?等。3、讨论:鲨鱼要吃鱼和人,那么鲨鱼对我们人又有什么有用之处呢?引导幼儿讲述,告诉幼儿鲨鱼对我们人的有益之处,如:肉可以吃、鳍又叫鱼翅是珍贵的食品、鲨鱼肝可以制成鱼肝油、鲨鱼皮可以制成皮包、皮鞋、皮手套等。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
3、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科学活动教案 篇2教材分析“风筝”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融科技、娱乐、文化等要素于一体,是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活动。他们对高高飘扬着的风筝更是感到好奇。风筝为什么会在高高的蓝天上飞呢?风筝飞得高矮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探究风筝秘密的机会,孩子们在亲身体验放风筝的基础上,了解风筝的放飞原理、风筝的种类、风筝的材质等等,通过记录表征、交流讨论、梳理总结等,让孩子们了解风筝飞起来的秘密。活动目标1.通过对放风筝记录卡
4、的交流、统计,让幼儿了解风筝飞上天与风、材料、技能的关系。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能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3.感受放风筝的愉快情绪和探究风筝飞起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小记录卡人手一张、大记录卡一张、实物风筝若干。活动建议一、幼儿手持小记录卡交流自己放风筝的感受。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卡。2.老师根据幼儿的介绍汇总在大记录卡上,成功的用红色笔打“”,失败的用绿色笔打“”。二、交流讨论放风筝的三个成败因素。1.观察大记录卡,统计全班幼儿放风筝的成功次数,了解风筝飞起来与风的关系。(1)讨论:有风的日子里和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成功和失败有什么不同?(2)用数数方法验证有风时成功机会多,没风时成功
5、机会少。师生共同小结: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没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比较少,原来风筝飞上天与风有关。2.风筝飞起来与风筝构造、材料的关系。(1)讨论:没有风为什么风筝也飞上天了?(2)出示两只风筝:观察、比较、讨论它们的构造、式样、材料、尾巴等不同之处。师生共同小结:原来风筝飞上天还与风筝的样子有关,与长长的尾巴有关,与制作用的材料有关。3.放风筝与放飞技能的关系。(1)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轻又长,风也有,但没有飞上天呢?(2)观察大记录卡:比较同样有风或无风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机会多和少。(验证大人放风筝的技术高)小结:原来想要风筝飞上天,不仅和风有关、和选择的风筝
6、有关,还要掌握一定的放风筝技术,这样你的风筝就会在天上飞得又高又好。活动延伸1.出示幼儿收集的有关放风筝的资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儿可以在区角内学习并调整风筝的结构等。2.再次尝试到室外放风筝,并做好记录。科学活动教案 篇3一、题目大班科学教案谁的力量大二、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
7、、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五、活动过程探究活动一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探究的问题: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试一试。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说一说我的发现。(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2)皱纹纸力量最小。探究活动二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
8、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说一说我的发现。(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六、注意事项1盛玻璃弹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弹子。2纸条不宜裁得太宽,以方便观察。3木棍可用筷子或铅笔代替。科学活动教案 篇4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2记录纸人手一份,3、蚂蚁过河图片。活
9、动过程: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吗?我们来试试吧!”3、认识沉与浮现象。(1)教师做沉浮实验。(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4、幼儿再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师:这次请小朋友操作,把能浮起来的材料贴在记录表上。(1)幼儿自己操作,并记录结果(2)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教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
10、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幼儿集体纠正。4、小结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棒,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啦,我们再去找找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让小蚂蚁过河吧(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科学活动教案 篇5活动目标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
11、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钉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孔,小孔间距为05公分)、空眼药水瓶、底部用蜡笔涂染的小纸盒(底部应涂满、涂均匀)、大小一样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围用胶面贴好)、迷迷转(把乒乓球剪成半圆形或月牙形,可装饰上可爱的小人或图案)、镜子。(不要太小)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似谜语引出主题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这个谜语说的是谁: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2、结合从前学习的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水吗?喜欢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吗?以前我们玩过水,水
12、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自由回答: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会流动的) “今天,咱们再来玩一玩、看一看水还有什么秘密。”二、进行部分:1、 会握手(抱在一起)的水。把幼儿带到大水盆旁让幼儿自由玩水,老师可跟踪指导和幼儿一起玩。(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 第一次小结:刚才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老师:“真好玩,水会像握手一样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还能不能分开呢?怎样让他们分开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等一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老师和幼儿一起玩,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水怎样粘在一起又分开,怎样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第二次小结:你
13、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还能分开吗?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通过第二次玩,能发现上述问题。师:水怎么会粘在一起呢?还是请小水滴告诉我们吧!2、调皮的小水滴。(1)请幼儿在小油盒上用装满水的眼药瓶轻轻挤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幼儿自由说),再把油盒轻轻地晃动看小水滴会怎样(会滚动、会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会怎样(变成大水滴、流动起来),如果我们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们会怎样? (会变成水流动起来)(2)再让幼儿在小镜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镜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样的(散开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们会怎样
14、(也会抱在一起)。小结:小水滴真调皮,跑到小油盒里时它是(幼儿接着说:像小球一样、像小豆子一样圆圆的),跑到镜子上时,它又是(幼儿接说:散开的,一片片的)但是它们都能(幼儿接着说: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3、不容易分开的镜子。师:“现在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看看这次你又能发现什么”。老师和幼儿一起玩水里的镜子,试着把合在一起的镜子掰开,感觉镜子此刻不容易被掰开(请幼儿甩手回来)。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把镜子掰着玩),为什么镜子不容易掰开呢?(因为镜子中间有水)是水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4、迷迷转。师“今天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迷迷转(拿出迷迷转),你
15、们看它们多漂亮呀,它们最喜欢在镜子上转圈跳舞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幼儿自由探索迷迷转的玩法)第一次小络你们是怎样玩的(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样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可它为什么老掉下来呢?(因为没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聪明,迷迷转不光和镜子是好朋友,还喜欢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转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样跳舞转圈了。(请幼儿自由玩一玩,帮助那些还没发现上述方法的幼儿正确玩迷迷转)。第二次小结:刚才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的迷迷转转不起来,他也请小水滴在帮忙了,可为什么迷迷转还是不转呢?(没动镜子,要把镜子晃一晃)小朋友真聪明,有了小水滴还要把镜子上下体面斜一下,这样迷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科学 活动 教案 合集八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