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 一、五代的更替 五代是指 907 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朝代。在这短短的 53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更换了八姓 14 帝,每位皇帝在位时间平均不足 4 年。这些政权的建立都是起家于方镇武将,他们依靠了弑其父、弟杀其兄、臣代其君、养子夺生子之位等各种不正常手段获得君位。所以说,五代诸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势力的持续发展。 后梁( 907 923 ),由朱全忠(朱温)所建,立国 17 年。朱全忠本是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投降唐朝后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汴州,他在唐末混乱中兼并了许多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
2、。 907 年,他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都,史称“后梁”。五代的历史从此开始。 朱全忠立国前,曾与割据山西的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长期夹河而战,争战绵延 30 余年。立国五年后,朱全忠被自己的三子朱友珪杀死,次年朱友珪又被自己的弟弟杀死。(臣叛君;子轼父;弟杀兄)。由于内部混乱(魏博节度使的牙兵投奔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削弱了战斗力, 923 年,后梁被后唐军队攻灭。 后唐( 923 936 )立国 14 年。李克用在后梁建国的次年即病死,其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他继承父志,在北面打败了契丹,东面灭掉了长期割据幽州的刘仁恭父子,西南攻打四川。在灭后梁前半年已于
3、 923 年 4 月即帝位,建国号唐,灭后梁后以洛阳为都,史称后唐。 李存勖建国后,自以为血战二十年而得天下,心满志骄。变得荒淫无道。在位三年即引起魏州兵变,李存勖派李克用的养子、沙陀人李嗣源前往平变,但李嗣源却利用叛兵,南下洛阳,自立为帝,史称明宗。(由于李存勖已死于流矢。)李嗣源力改唐庄宗为政之弊,关心农事,发展生产,在位 8 年。明宗死后,他的养子夺生子之位,后来,养子又被其女婿杀害。这样后唐历四帝, 3 姓 14 年,灭亡。 后晋( 936 947 ),立国 11 年 936 年,后唐明宗的女婿、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乘洛阳内乱之际,谋图夺权,他以割让给契丹幽、云(见书 P2 ) 1
4、6 州之地,作为送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寿礼,并以 45 岁而无耻地认 34 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岁贡 30 万匹绢帛等为代价,取得了辽兵的援助,推翻后唐,取得帝位,国号晋,以开封为都,改元天福,史称“后晋”。 石敬瑭曾长期跟从李克用父子征战,累立战功,才被委以重任。他甘愿做儿皇帝、割地纳帛,给此后的中原王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此后,中原王朝失去了长城一带的天然屏障,契丹骑兵可以方便地驱马南下,使中原王朝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他的卖国行径当然也使他自己的朝廷深受其害,如他的下属、留守邺都的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诲,本以抗击契丹为职,后却投降契丹,并带契丹兵南下,攻入开封,以夺帝位。 946 年,契丹
5、兵攻入开封,大肆抢劫,导致东西二千里范围内深受其害。在中原人民反抗下,契丹人俘虏了晋出帝,大肆抢劫后退还。后晋灭亡。(历二帝 11 年)。 后汉( 947 959 ) 951 年正月,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开封称帝。建国号周,史称后周。从朱全忠到郭威,五代开国君主都是从节度使入主皇宫,导致势力强大的节度使人人想当君主。如后晋时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当时州长官刺史皆由武臣担任。郭威深知武臣专权之弊,他即位以后,改除旧弊、注重发展生产,并严惩贪官,开始重用文臣。 二、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事业 954 年,郭威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有作
6、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时期,继续推行政治改革,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为北宋建立后统一局面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减免两税;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限制佛教发展。三武一宗灭佛的宗即周世宗。 在政治方面:注重改善吏治,下令修成了大周刑统 21 卷。鼓励近臣直言朝政得失。 在军事方面:整顿军纪,淘汰冗兵。并下令“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阙下,仍目为强人,充当禁军”。诸道勇猛兵士被选为禁军,加强了中央的武装力量,使中央武力足以控制地方,开始纽转尾大不掉。内轻外重之弊。五代帝王均由方镇起家夺帝位,而推翻后周政权的赵匡胤,使用的
7、却是中央禁军。 改革的同时,周世宗还南征北战,从契丹人的手中夺回三州和瓦桥关等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与中原王朝并存的还有在唐末节度使基础上建立的众多割据政权,较大的有十国。各割据政权为了争夺土地与财源,互相攻杀,使劳动人民长期深受兵火之灾、苛征之敛、酷刑之罚。 不过江南地区战事偏少、其经济文化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福建、四川地区,在某些方面超过北方。王建墓反映出当时各地文化也有较大发展。 第二节 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北宋的建立及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北宋的建立 北宋的统一 2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行政体制
8、方面 (二)军事制度方面 (三)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 (四)经济方面: (五)集中司法权 二、北宋前中期的社会危机及其改革运动 两宋的历史各有不同的主题,北宋的历史以政治改革为主线,南宋的历史则以和战贯彻始终。 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即开展了“庆历新政”,二十余年后,又发生了王安石领导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熙宁变法。这些变法是由当时深刻的国内国外矛盾,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引发的。 1 、民族矛盾的激化 宋辽战争和澶渊之盟 宋夏关系 2 、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 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 “积贫由于支出太大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由于剥削沉重,劳动者贫困。 ( 2) 农民和士兵起义不
9、断 ( 3) 庆历新政 ( 4 ) 北宋中期改革思潮的持续高涨 4王安石变法及其失败 (一) 变法的指导思想 (二) 变法的内容 (三) 对新法的评价 三、元佑更化的实质及其影响 四、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 1. 宋徽宗时期的腐朽统治 2.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 五、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宋时,封建的租佃契约关系得到较大发展,佃户对地主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均有所削弱,这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广大劳动才的辛勤劳作,北宋时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业都有了显著发展,社会经济显现出繁荣景象。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
10、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 1 、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手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体上,各行各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内部分工更加细密;生产技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质量等,都大为增加。 矿治业 造船业 制瓷业: 雕板印刷业的发展和造纸业的兴盛。 纺织业的发展 2 、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 宋代官手工业中,官奴婢之类的“贱民”已经消失。其主要劳动者,首先是隶名军籍(厢军中)的工匠,即所谓“兵匠”,厢军中有采造、装卸、窑务、造船、作院、水磨、酒务、竹匠、秤斗务等等编制。他们在官工业中服役是有工食钱的。其次是从民间雇来的和“雇匠”,无论何种形式、都有报酬。 民营手工业中普遍采用“和雇”形式。表明工
11、匠身份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1 、城市的繁荣与市镇的兴起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其发达的表现主要有 十万户以上的大城市比前代有所增加,唐代仅十余个,北宋中期 40 多个,末期 50 多个。 大城市中,打破了前代对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坊市制被打破,夜市、晓市出现,甚或通霄达旦。城市中出现“勾栏”、“互肆”等娱乐场所。 城市周围,农村新兴了众多草市、镇市。镇市多设税场,镇市居民约占总人口数 3 4% 。 商业组织行更加严密,数量增多。 2 、商税征收额迅速增加。 宋代行商征税 2% ,坐贾 3% 。太宗时商税一年 400 万
12、贯,仁宗时达 2200 万贯,占当时财政货币总收入的 56 。 4% 。此后一直保持在每年一千万贯上下,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 3 、金属货币的大量发行和交子的出现。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 唐玄宗天宝年间( 742 755 ),每年铸币 32 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就有 80 万贯,后逐年增加,熙宁六年( 1073 )达 600 余万贯。元丰时 500 万贯以上,是唐朝的 20 倍。宋代铜钱年流通量达一亿贯以上。 唐玄宗天宝八载,岁入钱币 200 万贯,约占总收入的 3.9% ;宋神宗时,岁入 6000 多万贯,约占总收入的 51.6% 。此外,金银被当作半流通货币广泛应用。尤为
13、突出的是北宋创印“交子”,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教材 P70 。 宋代纸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的货币从金属铸币时期开始演进到信用货币时期。 4 、对外贸易发达。(见中外交流一节) 第三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一、金朝的建立与辽朝的灭亡 北宋王朝统治后期,虽然最高统治者及其各级大臣日益腐朽、难以救药,但表面上王朝依然强大,其内部并未积聚起足以推翻中央政权的强大的反抗力量。因此,北宋的亡国不是由内部势力推翻,而是由外族入侵促成,即新兴的来自东北的女真人灭亡了北宋王朝。那么女真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1 、女真的兴起 2 、金朝的建立 1113 年(北宋政和三年),乌古乃的孙子完颜阿骨打继任
14、了生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都勃极烈”)。这时,辽朝政权进一步腐败,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最高统治者耶律延禧,荒淫暴虐,加重了对生女真诸部的剥削和压迫,派官到女真部横征暴敛,激起了女真人的愤怒。 阿骨打继位后,遂利用女真人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热情,致力于抗辽斗争 。 1114 年秋冬之间,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他带领军队攻打辽兵,接连胜利,军事力量迅速壮大。由于女真人生活环境较差,他们在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勇敢善战的战斗作风;而且他们还保留着军事民主制遗风,官兵团结,赏罚分明,群策群力,阿骨打又富有军事才干,号称“用兵如神”。所以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1115 年元旦(政和五年),阿
15、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面)。阿骨打就是历史上的金太祖。 阿骨打建立金朝政权后,积极扩充和整顿军队,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 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进行战争时的军事编制阿骨打借用 其名,将其发展成了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最初女真人行军打仗时,将领按带兵的多少分别称“猛安”(千、千户、千夫长)、称“谋克”(女真语:乡里、族、族长(可译为百户、百夫长)。阿骨打攻辽时,规定以 300 户为谋克, 10 谋克即三千户为猛安。由于实行“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克谋克户的壮丁,平时从事渔猎生产,战时自
16、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应征出战。在攻辽战争开始后,归附的或被征服的熟女真及契丹、奚、汉、渤海等各族人都按照猛安谋克编制进行管理,从而加强了女真对各族人的控制。随着女真人的南迁,这一制度还被带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为猛安谋克户“计口赐田,使自播种”,称为屯田军,与旧有州县制度平行,互不统属。猛安的品级相当于防御使,管军也管民。谋克之职与县令同而品级略高。这样,猛安谋克组成了金朝在汉族聚居区与州县配合的军事镇压网,维护了其政权统治。 3 、宋金“海上之盟”与辽朝的灭亡 马植(赵良嗣)献策,本来不失良策,但宋徽宗变“联合”为“求金”,使良策变为失策。 辽朝末年,天祚帝统治时,政治昏暗,酷好畋猎。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五代十国 分立 割据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