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调研报告(共14页).doc





《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调研报告(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调研报告(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调研报告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进一步了解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加快打造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教育厅开展了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工程专题调研活动。根据省厅要求,我们经过调研,现把我校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展望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建议报告如下:一、学校发展现状及举措自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还是整体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一)学校基本情况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是省属公办国家级重点职业技
2、术学校。原名“广东农垦湛江中专学校”,创办于1954年2月。广东省农垦湛江技工学校是省属公办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创办于1979年。两校于2008年6月合并,实行强强联合,挂两个牌子,一套班子。学校面积 320 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有现代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模具数控中心、机电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服装实训中心、艺术与影视实训中心等共14000多平方,拥有设施完善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科学管、公寓式学生宿舍楼、钢琴楼、艺术馆、体艺馆。有校园网;建有多媒体课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数码美工与摄影艺术制作室、时装裁剪与布艺制作室、装潢设计与电脑制作室、实用电工电子实训室、空凋制冷实训室、多功
3、能语音听力训练室、音乐表演室、舞蹈与形体训练室、灯光音响调试室、电子琴室、古筝室等各类实训室60多间; 图书馆藏书14万多册。学校有专职教师 350 多人, 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0%,聘有外籍英文教师 2 人,特聘北京师大舞蹈教授、国际金奖获得者蒋俊教授来校办学任教。学校开设了汽车类、机电类、电子信息类、商贸类、艺术设计类、音乐舞蹈类六大专业群40多个专业(方向),专业设施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2007年招生2650人,在校生7000人;2008年招生2980人,在校生8500人;2009年计划招生3500人,在校生达到9000人。学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与多所大学联办大专与本科班,同时
4、与湛江和珠三角等地区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定向培养。我校学生参加200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获得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第一、第二名;服装设计制作、图形图像处理二等奖、平面广告与电脑设计项目二等奖;电子产口装配与调试三等奖。学生毕业实行“双证书”,近三年,毕业生中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5%,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8%,最终就业率达98%。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湛江农垦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划拨的经费,仅占办学经费的8%左右,另一块是学费收入,占办学经费90%左右,用于学校办公开支、教职工的工资、添置教学设施、设备。(二)主要经验和做法(1)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我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
5、年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湛江地区各类教育统筹考虑,把我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多次亲临我校指导工作,提出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建议,并列入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两级农垦局也高度重视我校的发展,在政策上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在教学用地、专项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多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我校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为我校持续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增加经费投入,整合和优化职教资源多年来,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学校也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充实和完善设备设施,发展壮大
6、办学规模,大力打造特色专业,推进学校协调、快速发展。资金投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三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农垦的办学实际,大力整合和优化职教资源。2008年,将广东省农垦湛江技工学校并入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农垦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增强了办学实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3) 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调整专业结构,顺利实现办学转型。1)做强传统专业。如财会、英语、计算机等传统专业。2)改造旧专业。突出专业训练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在英语专业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方向;财
7、会专业增设财务电算化;把美术专业改造为装潢设计和艺术摄影专业;幼师专业增设音乐和舞蹈方向。3)开设新专业。在最短时间内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现代服装设计与加工、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市场急需就业前景好的应用型工科专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4)积极开展服务本土经济的市场急需专业。如短期电工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农垦企业工人技能培训,社会企业“订单式”培训等。(4)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积极开展“企校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将办学方向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强企校合作、产教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减轻办学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得到更多更
8、好的实践机会;并且为学生今后就业提前铺路。如与酒店合作、与电子厂合作,定期派出学生学习,这一形式办学,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企业也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并发掘出大量优秀技术人才。二是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我校根据专业设置,积极沟通厂企,大胆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厂企实习。工学结合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一方面解决了部分贫困子女书杂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另一方面缓和了企业因招不到大量合适技术工人而制约发展的矛盾,还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技术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等,充
9、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5)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首先,推进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实行竞争上岗。部分专业教师向社会公开招聘。更新人才观念,创新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确立绩效即人才、分配体现绩效的人才观。凡能适合我校需要的,能为我校创业作出贡献,并能自觉贡献和服务学校的人就是人才。通过特殊人才绿色通道、系统内聘干、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等大胆聘用和使用人才。其次,增强激励机制,改革结构工资制度,贯彻“优质优酬”的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使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尤其是当任班主任以及承担了学校其它
10、多项工作的教师,得到了更多的报酬,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学校内部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分系管理,责权利对等,充分调动系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学校的办学效益。并以“双师型”为目标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操技能的现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行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切实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6)改革办学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我校属于企业办学,历史包袱重,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单靠自身滚动式发展已无法适应激烈的职业教育竞争市场。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打造职教品牌,提高职教综合竞争实力,必
11、须创新发展思路,深化改革,拓宽渠道,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实现科学发展。为此,我校积极调动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建设,努力探索公办民助的路子。如向教职工筹资合作办学;由企业垫资提供设备,学校分期付款的办法,办学效益共享;引进特殊人才实行系科管理承包等,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各种办学形式,引入民办机制。与企业、个体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企校合作,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4)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管理重心下移至系科后,扩大了基层责权,把专业建设打造为类似“校中校”的基层单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招
12、生就业、教学管理、成本效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二、学校发展目标(2008-2020)及采取措施(一)发展目标1、规模目标:1)到2010年,年招生数达到4000人,开展各类培训达到1000人次/年,在校生达到10000人,拓展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力争每年招生1000人的规模,探索大专层次办学新路,提升办学层次。2)到2015年,年招生数达到5000人,开展各类培训达到2000人次/年,在校生达到15000人,大专学历生3000人。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创办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以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高级工培养和中级工培养并重的办学格局。3)到2020年,年招生数达到7000人,开展各类培训达到30
13、00人次/年,在校生达到20000人,高职学历生12000人。学校实现以高职教育、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为主,兼顾中职教育、中级技能人才培养。2、质量目标:1)到2010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对口率达到8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85%,双证率达到100%,其中中级工88%,高级工12%。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办成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省重点专业3个、国家精品课程5个,建成省实训基地3个,打造中等职业教育一流品牌,更好地服务全省和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到2015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对口率达到85%,用人单位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术学校 发展 调研 报告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