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1导人定向(1)从学生曾有过的委屈事说起,揭题。(2)阅读单元“学习提示”定向,交待本课学习任务。2训练默读。(1)出示默读要求的灯片。“我”为什么而委屈?课文主要讲什么事?课文的中心是()A批评阳阳只想挑瓜吃的。B赞扬爸爸尊敬老人。C说明阳阳是懂得尊敬长辈的人。D反映奶奶关心爱护下一代。学生3分钟独立阅读-全班汇报。学生有不同答案,特别对中心有不同认识,暂不反馈,留待下节课延时反馈。(2)明
2、确顺序默读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记瓜-抢瓜-吃瓜)独立默读分段-全班交流统一分段。(3)第3次训练默读理解。出示句子灯片,独立默读3分钟。“我”先用手占住那只大瓜,死也不撒手。这是因为()。a“我”想吃大瓜,想多吃一点。b“我”下午记住这只瓜没长熟、不甜,不让别人吃。“我”吃的大瓜没长熟,一点不甜,但吃了“不后悔”。这是因为()。a早知道这瓜不甜,自己抢的,妈妈、奶奶也常这样做。b自己抢的,靠奶奶撑腰才从爸爸手里拿到,不甜是运气不好。I,课文用“委屈”作课题,是因为()。a“我”吃的瓜虽然大但不甜,吃了亏,反而被爸爸批评一通。b“我”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反而被爸爸当作只拣大瓜好瓜吃的人。全班
3、汇报,深入讨论。哪些词句证明阳阳先用手占住那大瓜是知道这瓜不好,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如果“我”当时不抢,这不熟不甜的瓜会由谁吃?为什么?为什么“我”吃了这瓜,受了爸爸的委屈一点不后悔?3学习生字词。(1)自学与试听。自学-互查-抢记抄写-当堂试听及作业。听写课后第4题。辨字组词:浃-夹一荚,馅-陷-焰;找近义词:汗流浃背-大汗淋漓,后悔-悔恨,默不作声-一声不吭。(2)词语练习。作业本上第1题;用“汗流浃背”、“默不作声”、“冷不防”、“后悔”造句。可以一词一句,也可以几词连一句,还可以四个词连成一段话。4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2、3题。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背景及设计理念教科版科学
4、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寻访小动物一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孩子们动脑筋,相出自己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首先的希望是走出教室,到真实的环境地中去探究,去发现,且迫切希望他们自己的“观察研究活动”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得到指导,得到帮助,对于和小动物们的相处,孩子们是有经验的,且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平时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玩过小动物,但他们的活动是无意的,不随意性十分明显,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上,对“怎样去观
5、察”这样的问题,缺泛必要的思考。寻访小动物一课用三个活动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这个话题着重于帮助孩子们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周围小动的经验和认识,发现自己平时与小动物玩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第二个活动“想想观察和调查方法”在第1个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孩子们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这也对孩子们实地观察,调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回忆、想象的过程中隐含了对“观察、调查活动注意事项”的适当思考。基于以上这样的认识,我在设计寻访小动物一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实地观察探究,在“看”的基础上,有目的寻访,有意识开展自己活动,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6、这一基本理念,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一个个连续有结构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地寻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有关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对“新”的寻访活动过程产生深刻的体会。二、教学目标: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3、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4、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认识。三、教学准备:1、每位学生一面放大镜。2、有关校内某棵大树附近的动植物
7、的种类、数量的卡片。3、选择好校内一些可供学生寻访调查的场地。四、教学过程(一)迷语导入1、同学们,我们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迷语,猜猜它是谁?2、出示迷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3、说说七星瓢虫是怎样的动物?(迷语导入,既能迅速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迷语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描述,迷语中隐含着有关动物形状,生活地点等描述,对后继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九月里,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九月里,我们如果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几种小动物?2、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老师去拜访了几位小动物朋友,猜
8、猜老师找到了哪些小动物?3、学生猜测,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猜到的挂在树的相应的位置上。4、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5、今天,我们要到校园去拜访小动物,每组选择一个地点,估计一下:l 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l 我们全班同学能观察到多少小动物?(三)寻访活动准备1、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碰到野蜂,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注意什么?2、我们对自己的活动,还有哪些要求吗?3、出示:寻访活动中注意安全语文教案 篇3一、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艺术风格。 2、具体体会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认清词作情调过于伤感低沉的负面影响。二、教学重、难点1
9、、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三、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二)简介作者1、从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及柳永,大家也许不像对苏轼那样熟悉,但他的两句名句早已广为传诵。(提问、启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10、人憔悴”。这是多么炽热如火的爱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过西学影响的王国维还震惊于这种爱情表白的炽烈,并将其用来比喻对于大事业、大学问不懈、执着的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 艰苦探索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 永:凤栖梧 执着追求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2、明确三点,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11、歌柳词”。(三)整体点拨 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词,请结合“自读提示”阅读全词并思考: 1、这首词是按什么顺序写离别之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样情景交融的? 板书: (线索) (重点) 离别前: 勾勒环境 离别时: 描写情态 离别后: 刻画心理(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 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
12、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 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 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不是。结合写
13、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 第5句:点题。用 “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鉴赏见后) 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写离愁别绪是我国古
14、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本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五)难点讨论(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 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 杨“柳”“留”的谐音 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 眼前景 晓 风 “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 别后情 (明) (暗) “残”月 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 景中有情(六)朗读、背诵 要求:正确流利、感情充沛、熟读成诵、琅琅上口。(尽量当堂完成) 方式:检查学生
15、、教师示范。(七)课外作业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扩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别前:勾勒环境 凄清、萧瑟雨 霖 铃 柳永 (线索) 帐饮无绪 兰舟催发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 情景 伤离别 别时:描写情态 留恋、难舍 交融 (主题) 望空凝思 情意绵绵 (特点) 良辰美景 如同虚设 别后:刻画心理 伤感、苦涩 千种风情 无人诉说语文教案 篇4知识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散步教案。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
16、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德育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1.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2.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品读法。多媒体课件
17、1课时一、故事导入。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众说纷纭。因为他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许多年过去了,他穷了,老了,病了,却一无所获,也无一丝快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着温暖的灯光,家人关切的面孔,这个人终于明白,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温暖的家呀!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带着这家的温情,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示范朗读。(幻灯片)思考: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2.自由读,识字明词,了
18、解文章内容。师: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个和美的家庭,随着舒缓的音乐,放声读起来,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幻灯片出示阅读提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如此和美。完成幻灯片出示阅读问题:1.注音写字:fn qxn fchi sn霎时水波粼粼熬过2.试着说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各得其所3.检查阅读效果: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问: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成否改成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三、品读文中佳句。我为什么选择春天陪母亲散步?写了什么景色?(集体朗读,并做评价,即读出初春的生机及散步的情趣
19、。)精读第三、四段。找同学朗读,品读词句:太迟、挺、总算、熬、随意、铺、密、沽沽、生命(呼唤的语气);说出喜欢的语句。让学生简谈文中写景的作用。(点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对生命的礼赞,同时渲染一种和谐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四、品赏本文语言特色。师:文中有一句话老师非常喜欢,你能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吗?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默读课文,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朗读这些语句,找一名学生领读。(幻灯片)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
20、.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五、研讨课文,领悟主旨。师:在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浏览第六、七段)(1)合作探究: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
21、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这种永恒的情感。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教案散步教案。)(2)师: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注意体会。(明确: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
22、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更突出了一个孝字,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师: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六、感悟亲情,书写亲情。师: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七、布置作业并小结。1、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第3题:比较阅读三代;完成亲情贺卡,把
23、这份厚重的、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父母。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8分钟5+3)1、配乐朗读,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4、。(2)归结为和美(板书)三、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0=5+5)(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4、(5分钟)反馈、小结。(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5、补充名人的话:(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
25、的优良传统。孟子说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10=5+5)(默、朗结合,品味意境)(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2、思考: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男、女朗读,品味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五、(15)赏读入心拓展运用(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
26、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这个句子虽然不是写景,但我喜欢)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2、(3分钟)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3分钟)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5、(4分钟)仿写:爸爸妈妈是_;我是_。(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6、(5分钟)朗读最后一段
27、,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六、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及重点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教学课型及课时1.教读课2.一课时媒体设计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2录音机:伴奏带。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
28、?(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明确:(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
29、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三、共同、研习课文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
30、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
31、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
32、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
33、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
34、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
35、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
36、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7、学生自由发言)布置作业请你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传为题编一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听,看谁讲得好。板书设计语文教案 篇6教学要求:1 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与技巧。2认识一些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演变的情况。3理解了运用学过的成语,能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4给多义词按不同的词义分别造句。5熟记12条成语。6读背古诗早春7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2的13项练习。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教学第二题1电脑显示教学内容:本次钢笔描红练习与以往有什么不同?2朗读诗句,注意每个字的字型。3
38、提出难写的字。4讨论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师示范。5学生描红,提出要求6反馈交流:(1)展示优秀作业 ,评点好在那里。(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习。三、教学第二题:1复习学过的繁体字试读2从以往学习繁体字的实践中,你发现汉字的简化有什么规律?3小结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子组成的词语。5将简化子和繁体字进行对照,比较,认读。6你认读这些繁体字有什么窍门?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简化规律识记繁体字。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以达到熟练。四、教学第三题1复习学过的成语。2审题3学生逐条读题,读懂画线部分给出的意思。4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响应的成语,再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
39、写。5指名板演。6小结点拨方法: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从给出的意思中圈画关键字词,以化作成语中的词素。五、作业 :1做练习3。第二课时一、复习认读上节课所学繁体字。二、明确课时任务完成第46题练习三、教学第四题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2出示例题,学生反复朗读。讨论:本次造句和平常有什么不同?3学生朗读例句,体会“分外”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4教师点拨。5学生认读“骄傲”“结实”的不同意思,弄清使用对象与情境。6口头造句,小组交流,再指名说。7学生书面造句,完成后作适当反馈。四、教学第五题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成语歌。2学习新知(1)多种形式,准确认读。(2)多种渠道。,理解词义。哪些成语是你早就会
40、了?说说它们的意思。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你认为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大明白,提出来。(3)边读边想,注意联系。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时,还发现了什么?(4)反复吟诵,感受意境。(5)熟读成诵,巩固积累。五、教学第六题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古诗。2学习古诗早春(1)简要介绍(2)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3)读懂诗意(4)反复吟诵,想象画面。(5)熟读成诵,巩固积累。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七题1 审题(1)揭示课题,板书: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布置房间(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3)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把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说
41、出来。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3练习(1)学生将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自由试说.(2)指名一中等生说,并引导学生对照要求评价说的情况.(3)分组练说.(4)每组派代表到台上赛说,看谁设想得新颖,说得精彩,不足之处本组成员可以纠正、补充。(5)教师对学生的评说进行平点。(6)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语文教案 篇7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第一个课时
42、一、看图引入:1、同学们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二、学习生字。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4、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三、看图读词。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四、指导书写1、同学们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戏:左窄
43、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第二个课时一、复习字词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3、检查同学们认读词语的情况。二、诵读词语1、教师范读。2、同学们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3、同学们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同学们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5、男女生比赛读。三、指导写字。1、同学们观察描红。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四、读读说说同学们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