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docx
《2022年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 中华民族持续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有些历史你可能有所耳闻,在这些历史中有很多好玩的事或许是你不知道的,今日我就来给大家讲解并描述几个好玩的历史故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经典历史故事,便利大家学习。 经典历史故事1 元好问是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闻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被尊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感爱好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我一起往下看。 他生活的年头漫天兵火,蒙古铁骑屡屡发动对金朝的进攻,中原百姓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元好问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他在动荡之中苦学不辍,31岁进士及第,35岁踏入官场,先后干过国史院编修、县令、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勤勉尽职,官
2、声很好。金朝灭亡后,看破红尘的元好问做了个隐居者,在文学艺术诸多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元好问 他是诗人,创作的“丧乱诗”具有诗史的意义,再掀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之高潮;他是词人,留下词作377首,内容深邃,堪称金代一朝之冠;他是小说家,撰写了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看似荒诞不经,实则鞭挞黑暗之现实;他是散曲名家,用俗为雅,化故为新,具有开创性;他是史学家,编纂中州集,“以诗存史”,为金代历史供应了丰富的资料;他是文艺理论家,对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都进行过点评,而且是“以诗评诗”,点评精当,文采斐然, 再续杜甫风范;他是社会活动家,挚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既有权贵名流,
3、也有乡野村夫,有文字可考的达五百余人。 这位“北方文雄”对谁有再造之恩呢?就是名列元曲四大家的白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高官,作为官宦家庭的公子哥,白朴本该锦衣玉食、前途无量,无奈身逢乱世,蒙古攻金,金朝摇摇欲坠。金哀帝由汴京(开封)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时,白华抛下妻子和儿女,只身跟随皇帝南下。没过多久,蒙古军攻陷汴京,兵荒马乱之际,白朴和母亲失散,孤苦无依,状况紧急。 白朴 元好问此时也在汴京城,他跟白家是世交,恰好遇到了白朴,就收留了他,并赐予细心照看。白朴不幸身染瘟疫,生命垂危,元好问不顾自身被传染的危急,不分昼夜地将他抱在怀中看护。白朴死里逃命,竟然在得病后的第六天出了一身大汗而痊愈
4、。元好问的侠肝义胆,为中国保留了一位元曲大家!白朴聪慧机智,喜爱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育,白朴深受其益。 白朴的父亲白华后来投靠蒙元为官,与元好问、白朴在真定相遇,父子最终团聚。这段年幼时的惨痛经验,给了白朴很大的心理创伤,他憎恨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内心深处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元朝的子民,也不愿为元朝效力。他长大成人后,才名远扬,举荐他为官的人不少,但他把这些机会统统放弃,终生以“亡国遗民”自居,浪迹于江湖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靠写诗作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不过,这样倒造就了一代元曲大家。白朴流传下来的杂剧有 16 部,最出名的是梧桐雨和墙头立刻。前者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凄
5、苦悱恻,雄浑悲壮,王国维称之为“元曲之冠冕”;后者写的是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是一出跌宕起伏、热忱奔放的喜剧。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胜利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经典历史故事2 贺若弼,复姓贺若,字辅伯,公元544年诞生于河南洛阳,是隋朝闻名的将领。贺若弼诞生在将门之家,贺若弼的父亲名叫贺敦,以勇武刚烈而出名,当时在北周为金州总管,可是贺若敦因口出怨言,遭到了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为了让儿子吸取自己的教训,贺若敦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要慎言,贺若弼谨遵父亲的训诲,仔细做好自己的本份。贺若弼年少时就怀有远大的志向,博闻强志,文武
6、双全,因此得到了北周齐王宇文宪的赏识,就给他官做,不久后就升迁为小内史。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在杨坚执政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愿望,于是杨坚就常常和众将上了伐陈的妙计,其中贺若弼不辱使命为杨坚献策献计,深得杨坚赞许。 为了能够用最小的兵力取得成功,在进攻陈之前,贺若弼做了大量打算。由于战场在南方,那必有水仗,在水上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船只了,为此,贺若弼用自带的老马私下与人交易船只,。贺若弼购买了大量的船只,然而他却把这些船只一一藏了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把它们安置在小河当中,造成一种陈军以为隋朝军队没有船队的假象,从而让他们回去禀告将领,然后放低警惕,这样
7、陈朝就会轻敌。我们大家都知道,轻敌乃兵家大忌,所以这一战注定了陈朝会大败,而贺若弼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是因为北方军队在水上的作战实力一向不如南方军队,用这种方法佯装,更简单使南方的军队信任,足以说明贺若弼的作战谋略高深。 另外,贺若弼还常见的更换边防士兵,而且每一次换士兵的时候贺若弼都搞出了很大的动静,大张旗鼓,安营扎寨,还让手下的士卒沿着江边射猎,有多大的声音,就闹出多大的动静,迷惑陈军,让陈朝以为隋朝要进攻了,这样弄的次数多了,让陈朝的士兵以为隋军只是简洁的换防,让他们疏忽了防备。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歼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杨坚发动50万大军伐陈,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
8、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集中在长江北岸。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一丝即将国破家亡的危机意识,他以为这又是隋军的一次换防,又自恃长江天险,不接受众将领恳求主动备战的建议,反而在这年底,大张旗鼓地打算即将到来的元会之庆。面对虎视眈眈的隋军,陈朝原本并不坚固的江防,显得更为薄弱。不多久,隋朝的大军就压制陈朝边疆,作为战略要地,京口、采石两地形势紧急,然而荒.唐的陈后主听信谗言,认为这时候从京师调拨军队舰船,既影响到元会之庆的排场,也显得国家怯弱,而且靠着长江天险,隋军根本不行能飞渡而过,于是没有刚好向京口、采石增援。此时驻扎在京口对面长江北岸的隋军将领是行军总管贺若弼发挥才智,
9、运用一招“瞒天过海”的计谋大败陈军。 就在公元588年的正月初一这天,前期已经做足了功课的贺若弼突举大军,渡江而来,直袭京口。而陈军因为中了贺若弼“瞒天过海”的计谋,竟然没有一丝察觉,直到大军压境陈后主才懊悔不及。贺若弼率兵攻击京口,并一举拿下军事重镇,采石也被隋军另一员大将韩擒虎攻占,并攻入建康生擒下陈后主,自此,陈朝灭亡。 灭陈后的贺若弼因为平陈有功,隋文帝杨坚下诏赐予褒奖,封他为上柱国,封爵宋国公,享食三千石,赐予很多赏赐,不久后转右武候大将军。贺家人也因为贺若弼的功劳沾了光,都当上了一官半职,随着地位的愈加显赫,贺若弼的生活也变得奢侈,穿金戴银,吃遍山珍海味。贺若弼还傲慢自满,志得意满
10、之际的贺若弼起先得意忘形,认为满朝文武中自己的功劳最大,常以宰相自许。592年杨素出任宰相,贺若弼心理异样不平衡,还将不满的心情显露出来,口出怨言,因而被免官。过了几年贺若弼仍不知悔改,怨气越来越重,没方法,隋文帝杨坚只好把他下狱。在狱中,隋文帝有问过他“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放言,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答道:“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满朝大臣知道这件事后,都要求隋文帝杀掉他,但是杨坚念及以往的功劳,遂免他一死,削去爵位贬为庶民。当年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有问过贺若弼关于当朝名将的问题,杨广问道:“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
11、劣如何?”贺若弼回答:“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杨广又问:“然则大将谁也?”贺若弼拜着说道:“唯殿下所择。”言外之意,当下的大将唯有自己一人。 贺若弼就是这样的傲慢自满,好大喜功,口不择言,太自负,以至于在公元607年隋炀帝巡幸到榆林一带,建立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帐篷,贺若弼认为太过奢华,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里私自探讨,谈论隋炀帝的不为,不料被人告发,最终杨广以他诽谤朝政为由,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64岁,最终他还是没有记住父亲临刑前的训诲,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 经典历史故事3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经典 历史 故事 最新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