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以及解析版.pdf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以及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以及解析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个符合题意1 ( 2 分)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2 ( 2 分)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3 (2 分)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4 ( 2 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5 (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6 ( 2 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
3、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 ,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A属于有机物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H25N34O3Cl 中原子总数为62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7 ( 2 分)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8 ( 2 分)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4、-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9 (2 分)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
5、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10 (2 分)压强为101kPa 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60溶解度 /gKNO320.931.645.8110NH3705644.520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二、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 34 分11 (5 分)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填1 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6、2) 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 如:(写出 1 条即可)。(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 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写出 1 点即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12 (8分) 如图是 实验室 中常见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2)用装置 A 进行实验时,首先应(填序号) 加
7、药品 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3)用 A 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4) 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 B 的(填“m”成“n” )端导入,试剂X 是;再用装置(填“ C”或“ D”或“ E” )收集。(5)向集满 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 (7 分)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Fe2O3)可制取 Ba(NO3)2,其部分流程如图:(1)Ba(NO3)2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是(填1 种即可)。(2)BaCO3与稀 HNO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写出Fe2O3与稀 HNO
8、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3)试剂 Y 为(填序号)。 BaCl2溶液 Ba(OH)2溶液 NaOH 溶液(4)从 Ba(NO3)2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的方法是。14 (7 分)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 /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 /g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 /s实验 15171实验 25MnO20.549
9、实验 35Fe2O30.558实验 45KCl0.5154(1)设置实验1 的目的是。(2)表中所列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3)写出 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 KCl(填“有”或“无” )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 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5) 要比较 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15 (7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填“强”或“弱” ) 。
10、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假设二:含有镁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查阅资料】 氯化镁易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 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
11、少实验 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由实验1 可知,假设不成立;由实验2 可知,沉淀中不含。假设三(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 并测量溶液pH 的变化。
12、结果见下表:时间/min024812162024溶液pH2.05.37.08.69.39.810.010.0实验现象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描述溶液pH 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三.本大题共6分16 ( 6 分)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请计算:(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13、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2)生产 8.4t 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2019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个符合题意1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14、织布、耕田、灌溉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解: A、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耕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生火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 C。【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 【分析】 A根据减少白色污染进行分析;B根据减少汽车尾气进行分析;C根据节约用纸保护树木进行分析;D根据合理合理使用
15、农药和化肥进行分析。【解答】 解: A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故A 正确;B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上班上学时, 鼓励坐公交车、 地铁、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故 B 正确;C减少纸张浪费,减少树木砍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 正确;D为了减少水源的污染,要合理使用化肥,而不是禁止使用化肥,故D 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16、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碳原子和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3,碳原子核外有2 个电子层, 第一层上有2 个电子、 最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层上有 4 个电子;铝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 个电子,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17、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3,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 【分析】 A 根据微量元素的作用回答;B 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回答;C 根据甲醛的毒性回答; D 根据吸入烟中有害物质回答。【解答】 解: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摄入不足会患疾病,错;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正
18、确;C、 甲醛有毒性, 能破坏人体活性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D、吸入的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吸烟,正确。故选: A。【点评】 本题涉及微量元素的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素、甲醛的毒性和吸入烟中有害物质,难度较小。5 【分析】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安徽省 中考 化学 试卷 以及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