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12垂线》教学设计 .pdf
《2022年《512垂线》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512垂线》教学设计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2 垂线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 内容垂线的概念,垂线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2. 内容解析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特殊的用途,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后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 .垂直的概念是一个承接了前面学段学过的概念,本节课主要从垂直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示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垂直.垂线的两个性质,都是通过操作、探究获得的. 用三角尺画垂线,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为了获得垂线的性质,在这里仍要让学生动手画图,还可让学生通过折纸作垂线等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归纳出 “在同一
2、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的性质 . “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由实际问题引入,由解决实际问题结束. 教学时,应多举一些这方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一性质的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以“垂线段最短”为根据的,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图形,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 而不是指图形( 垂线段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垂线的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 目标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2. 目
3、标解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学生会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示垂直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垂直 . 能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或线段的垂线.达成目标的标志是:能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是一个图形 .达成目标的标志是:能熟记垂线的两个性质,理解它们的含义,明确条件、结论是什么;准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如“有且只有”的含义;对“垂线段最短”能熟练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教学问题诊断
4、分析在前面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垂直的定义和垂线的画法,也经历过将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此对将垂直的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理解以及作垂线并不困难 . 而垂线的两条性质的获得只是通过画图以及测量、比较等方法获得的,并且两条性质的文字表达极其精炼,因此学生归纳和理解起来将存在困难.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垂线的两条性质的探究与归纳.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自制教具,将两根木条钉在一起( 如图 1) ,固定其中一根木条a,转动木条b,请学生观察:问题 1. 在木条 b 的转动过程中,什么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师生活动: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
5、借机和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师追问:当a 与 b 所成角为 90?时,其余各角分别为多少度?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a与 b 所成角为 90?时,其余各角都为90,是木条相交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教师追问:这时木条a 与 b 有何位置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小学已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此时,木条a 与 b 互相垂直,教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
6、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垂直概念的认识 .2. 变换角度,认识垂直问题 2. 仔细观察图2,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4 个角中,有一个角为90,就得出这两条直线有何位置关系呢?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 并归纳概括出垂直的定义. 教师补充指出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并给出垂直的符号表示.教师追问:如图2,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的定义呢?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独立完成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定义,教师点拨,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 .教师追问:如何判定两条射线垂直?两条线段呢?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做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两条线段垂直、两条射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
7、直线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并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培养学生表达几何图形的能力.教师追问: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与垂直有关的实例吗?师生活动:学生举例. 教师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图片( 图 3).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设计意图 :学生例举身边的实物,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直线垂直关系,将新知识应用到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例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12垂线 2022年512垂线教学设计 2022 512 垂线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