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doc
《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戈培尔传一书由拉尔夫 格奥尔格 罗伊特所著,是一本最丰富的史料来源,对于很多喜欢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书籍,有参考的意义,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看完戈培尔传已经一个星期了,一直在想究竟应该如何切入来写一篇读后感,想来想去不知选什么。今天,又回忆了一番书的内容并结合戈培尔的经历,觉得 理性 应该成为思考 戈培尔现象 乃至于 纳粹现象 的出发点。一个民族的狂热与偏执居然能延续那么多年,只遇到了少量的反抗,并且均以失败告终,全民在不理性的狂热中燃烧了德意志,直到柏林化为一片废墟。书中提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在战
2、争末期,纳粹已经兵败如山倒了,国家的生产已经无法支持战争的延续了,戈培尔提出 总体战 的战略,将全民分类纳入战争机器,所有成年男子均将纳入军队,投入对外战争,其余人都投入到为战争提供后勤的工业生产中,而当这一计划开始实行时,本来准备大量警察和军警来应对民众反叛的戈培尔,却意外收到了有超过70%的人按部就班的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中,由此可见德国人真是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所以本文试图分析戈培尔不理性的原因以及其不理性的表现或者说事例。令人费解的是,戈培尔是德国文学和语言学博士毕业,先后念过7所德国大学,于1921年获得博士学位,一个接受如此高程度教育的人,并且受到了理性学位体系的承认,
3、为何会使得偏执、狂热、迷信领袖权威伴随自己一生?显然对戈培尔的教育分析不足以说明问题之所在,我们应该对其从小的个人经历以及思想历程进行一些分析。戈培尔1897年出生于德国下莱茵地区的小城莱特,但命途多舛,不久戈培尔就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而腿部残疾,使他呈现在人们面前总是一副头大身体萎缩的形象,在学校中戈培尔经常被同学嘲笑,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戈培尔显然比别人更为自卑,他的底线也比别人更高,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碰到。为了找到活下去的尊严,戈培尔努力学习,试图在这一方面超过别人,也许真的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为其开了一扇窗,戈培尔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他各科成绩均十分优异,名列前茅,在中学毕业时更是代表优
4、秀毕业生发言,这一切又使其获得了超越常人的优越感,他十分享受能在别人面前发言和振臂高呼的时刻。这种极度自卑和自恋似乎伴随了戈培尔一生。在戈培尔初读中学时,一战爆发,整个德意志人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被激发到了极致,并有向唯我独尊的大国沙文主义转变的趋势,全体人们都被动员为战争出力,年轻人踊跃参军投入战争,戈培尔的哥哥和很多同学都参军而去了前线,但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成语为国效力的大军中而十分郁闷。各种对于战争的浪漫主义幻想也进一步滥觞,但是事实上去了前线才知道原来战争是如此的残酷,戈培尔从同学的来信中很快得知这一事实。在后方的戈培尔也展现了超越常人的激情,一篇关于德军的战争形势的有利报道,就能激
5、起戈培尔对于胜利即将到来的幻想。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能在欧洲有一席之地的大国,这种民族优越感一直为德意志人民所接受,这与普鲁士1870年通过 铁与血 统一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统一之后的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发展,德国人对于强权有一种特殊的情节。但战争很快就以德国的失败告终,德国人的优越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此时再也没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个人能够整合德国了,任由比利时和法国的军队开进莱茵地区,德国土地受到践踏的同时,德国人的尊严也受到了践踏,德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担忧自己的命运。戈培尔在其后来的人生经历中,一直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崇拜,并且在大学岁月中一直认为需要一位像腓特烈二世那样的专制君主来领
6、导德国走向复兴。本来获得博士学位的戈培尔拥有自己最喜欢的头衔,回到家乡时获得前所未有的尊敬。但好像博士毕业并不能为戈培尔带来梦寐以求的人生,他甚至无法找到工作,整个德国的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通货膨胀及其严重,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面对着这一极度挫伤自信心的局面,戈培尔不得不接受了女友介绍的在科隆一家银行工作的职位,然而他十分困惑,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获得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先后向两家报社自荐均以失败告终,每天对着没有意义的数字,戈培尔厌恶这一工作,时常称病而不去上班。但更令戈培尔困惑的是,外面有多少民众在忍受着饥饿,而银行里面的资本家们却在不断的享受这高额的利润而歌舞升平,戈培尔打心底
7、里嫉恨资本家和资本主义。但对其打击更大的是当戈培尔的女朋友背叛了他而和富商走在一起时,戈培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这大概是戈培尔亲布尔什维主义而反资本主义的原因。很显然,戈培尔具有和普通德国人一样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优越感和大国沙文主义情结,由此带来的是对于强权和专制的渴望,对于种族优越性强烈追求。但更为重要的是戈培尔的自卑和自恋的性格特征,其对于戈培尔日后人生影响十分深远,需要不断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对于自己的领域和事业决不允许别人有丝毫的侵犯,一旦侵犯,就会嗤之以鼻,导致他与许多同僚的关系十分紧张。而对于戈培尔的思想历程而言,有两个人对于戈培尔影响深远,其一是俄国人妥夫托诺夫斯基,其二是张伯伦(
8、不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前者为戈培尔传输了反智主义倾向,即不要诉诸理性的力量,而是对于精神和感情的追求,后者传输了一种种族优劣论的倾向。戈培尔在大学时期十分沉迷于富含 德意志精神 的文学作品,主张要恢复能使德意志荣耀的专制和强权,来应对当下德国社会混乱与思想不统一的状况。对于犹太人的仇恨在德国人当中已经根深蒂固,犹太人成为资本家,控制着德国的经济,一战中大量的德国人死亡,而有的犹太人却在取笑于此,德国人的尊严受到了严重蔑视,而种族优劣论为反犹、排忧乃至杀犹提供了理论依据,雅利安人是优秀人种,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低劣人种深深植根于戈培尔的心中,为日后的灭绝奠定了基础。另外还有一种思想在戈培尔担任柏林
9、党区领导人初期以及这之前发挥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苏俄布尔什维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向往,上文提到戈培尔对德意志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以及资本家罪恶的强烈憎恶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的原因,后来戈培尔在西北党区和施特拉塞形成的亲布尔什维主义,与慕尼黑希特勒形成的与资本家合作而试图获得更多支持的流派之间的分野,可以看成这一思想的外在表现。不过后来的戈培尔逐渐放弃这一思想,主要在于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改变了他的 底层关怀 ,而转为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权力的渴望。一个自卑、自恋性格的人,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民族沙文主义、专制主义情节的人,思想深处满含着反智主义和雅利安人优等论的戈培尔。正是这些性格和思想形成了戈培尔特有
10、的 非理性 :为了不断的获得别人的赞许,不断为希特勒的战争推波助澜,希特勒的夸赞和附和胜过一切,包括信仰和所有人的生命;成为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谋;自己的一丝一毫不允许任何人侵占,戈培尔试图总揽德国文化和宣传的一切职务,一个不善于政治的人;对于民主的憎恶,反议会,对于专制的渴望,将政治变成一种宗教,全部转化为对希特勒的崇拜;为了宣传可以不择手段;本来拥有理性的思想,虽然已经发现战争失败的颓势,却在希特勒的一句话之下改变了对战争本身的看法,继续投入到对民众的战争宣传中;对于个人荣华富贵的追求。下面对这些表现分而叙之。当个戈培尔初次见到希特勒时,就是视希特勒为自己心中能够改变德意志的人,希特勒的狂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戈培尔传 读后感 一个 自卑 自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