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刘淑华.pdf





《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刘淑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刘淑华.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栏:大数据与公共治理专栏导语: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治理:精准与协同郑跃平4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的广泛应用,将我们的行为逐步“数据化”,并让城市中的非生命物体被感知和记录。于是,海量的数据被采集、积累和沉淀,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是以往任何时期都不曾有的。这让我们整个社会迈人了“大数据的时代”。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应用带给公共部门在技术、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成本,然而商业领域的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将这些成本转化为收益、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提升服务质量的可能。公共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在有效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这些“沉睡数据”的价值,从而提升治理能力。以往对于数据分析
2、和利用的不足,使得许多公共部门的数据虽然量大,但质量却不高,这体现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多维度整合等方面。大数据的挖掘将帮助一些公共部门了解数据价值,激发数据需求,明确数据应用方向,从而倒逼数据管理的改善,形成数据管理和使用的良性循环。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治理将进一步走向精准与协同。政府服务的精细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对公共需求及治理问题的精准识别,而这恰是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一个重要价值维度。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政府部门将更加精准地了解自身运作和不足以及服务对象的群体性特征及差异化需求,对社会问题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判断也会更加清晰和准确,相关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探寻关联及影响机制,从而让治理
3、从经验进一步走向科学。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及使用能力是分散的,被不同的社会主体所拥有,而只有彼此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合作,数据价值才能更好地被挖掘和利用。为此,大数据时代要求政府部门提升其协同能力,不仅体现在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也体现在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这种协同将提升识别需求及问题的精准性,在多元参与。郑跃平,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1万方数据专栏:大数据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上改善政策制定过程并提升治理的效果。在这一背景下,公共行政评论组织“大数据与公共治理”专栏,从不同视角探讨大数据带给公共治理的机遇和挑战。近几年社交媒体快速发展成为信息传播及政民互
4、动的重要平台。如何通过社交平台上海量数据的抓取和分析,从而精准识别公众对热点事件的认知态度以及政府回应公众诉求时存在的不足等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一文聚焦天津“812”爆炸事件,对四大官微发布的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精准呈现了危机事件过程中地方政府信息传播、网民互动与网民意见网络进化之间的动态关系,探讨了地方危机治理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信息、传播与影响:网络治理中的政府新媒体结合大数据与小数据分析的探索一文采集了2010-2016年全国334个地级市政府发布微博的海量数据并结合个体层面的数据,分
5、析和探讨了政务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传播功能及影响因素,考察了政府新媒体影响网民政治态度和行为的模式,从而描绘了政府新媒体在网络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一个总体图景。当前全社会拥有的数据中,政府数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大数据价值的进一步发挥需要政府开放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并提升协同能力。中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研究:技术与法律特性一文对我国10多个地方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包括数据开放的数量、种类、时效性等多个维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开放数据的改善将进一步释放和激发数据的价值,推动治理的提升。基于开放政府数据的腐败防治:英国的
6、实践与启示一文以英国为例,揭示了如何利用开放政府数据来防治腐败。文章结合英国TACOD项目,梳理了有助于揭发腐败行为的特定数据集,分析了英国政府开放数据行动的政策基础、组织机制以及开放内容,构建了基于开放政府数据的腐败防治框架,并探讨了这一案例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此外,开放政府数据的提升及推动大数据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都需要政府部门有较强的大数据能力作为支撑,而这种能力包括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监管和利用等多种维度。政府部门的大数据能力研究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一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政府大数据能力建设分析框架,通过对上海市区县级政府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了组织支持、组织文化、组织关系、组
7、织兼容、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对政府大数据能力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未来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大数据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的快速发2万方数据专栏导语展和广泛应用,全社会累积的数据将进一步增长,而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来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将持续成为学者和实践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为政府部门精准识别问题发现探索规律带来了机遇,也为改善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外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协同创造了条件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专栏中的五篇文章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公共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文章关注大数据对公共治理的影响,
8、从而推动大数据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的进一步发挥。公共行政评论书评栏目改版与征稿启事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介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要求以点连线,由线成面,既能对著作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展示同一议题不同著作间思想、观
9、点的异同与交锋,又能勾勒出学术史上该议题的演进轨迹与轮廓,让读者不但能够了解所评著作所谈论的议题,也能据此判断著作在学术史上大致所在的位置。字数在8000至15000字间为佳,优秀文章可适当放宽字数限制。三、资讯评论型文章,以介绍国内外新近出版的公共管理与行政领域的学术著作为主,要求对著作内容能进行或简要全面或突显特色的介绍,并对著作的价值进行简要点评。字数一般要求在2000字以内。欢迎广大读者为本刊赐稿13万方数据专栏:大数据与公共治理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刘淑华 潘丽婷 魏以宁4【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对地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与政策传播方式
10、造成了挑战。论文运用个案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地方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不同的网络传播形态,其中灾后恢复政策传播存在信息提供者子群、信息转接桥梁子群和传播放大器子群不同类型的关键节点群体,三者在政策传播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认为,地方政府在官微发布和政策信息传播方面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和短板:地方政府官微总体来看网络影响力比较低;危机治理过程过分强调结果应对而忽视过程应对能力的建设;地方政府虚拟空间的危机治理政策信息发布和传播引导能力与线下政策制定与实务治理之间缺乏协同;虚拟空间传播网络三大子群的分化裂变进一步挑战地方政府的危机治理、网络发布与政策制定实施
11、三位一体的整合能力。【关键词】危机治理 社会网络分析 政策传播【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486(2017)ol一000425一、导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常态社会治理的衍生危机和危机处置过程中的次t刘淑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潘丽婷,复旦大学国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魏以宁,复旦大学国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助理。感谢匿名评审人的意见。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移动实时通讯技术的中国大城市突发事件联动应急机制实证研究”(11 CGL09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度假区安全保障应急响应方案”(14
12、DZl207206)、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政府法制专题“信,g-技术手段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与规制研究”(2015一zB08)。4万方数据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生危机频发,公共危机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与此同时网络20广泛普及,网民数量飞速增长。特别是随着新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空间为我国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获取渠道、交互沟通空间、意见统一通道和力量集结平台。再加上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发展,互联网,特别是新生的社交媒体成为了公众表达独立意见、政府了解公众意志的独特通道与空间(刘淑华,2015)。网络的蓬勃发展与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攀升使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强大传播
13、威力在地方政府网络沟通和公共危机事件回应中的作用凸显(李放、韩志明,2014;钟伟军,2013)。我国对微博在危机信息发布和政府网络沟通的传统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聚焦以社会公众为主要信息发布主体的传播过程研究;另一类则聚焦以中央或全国性政务微博在危机处置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为主。较少研究聚焦地方官微并系统分析官微发布对地方政府网络沟通与危机处置的影响。随着国务院2016年8月12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的颁布,地方政府在未来的政务舆情应对中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改善作为危机应对一线主体的地方政府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减少沟通不良引起的
14、地方政府信任危机发生的频率将是未来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危机应对能力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聚焦天津“812”爆炸事故,通过系统持续的针对微博平台上地方政府官微发布传播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本研究动态重现了天津爆炸事件中公众对于八种政府危机治理政策和治理行为的网上信息传播和网络互动的参与,初步探讨了地方官微发布过程中信息传播、网民互动与网民意见网络进化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对信息传播、网民互动、意见统一网络核心节点特征的分析,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危机事件进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微政策信息传播网络具有什么特征?(2)危机信息传播网络特征给我国现代地方危机治理带来何种挑战和机遇?二、文献综述随着Web20理念
15、的普及与相关技术的13益成熟,基于社交网络服务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Facebook、Twritter、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高效的途经。与传统方式的信息传播相比,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强调以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来进行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而形成了以互5万方数据专栏:大数据与公共治理动和共享为核心的传播模式(曹慧丹,2013)。(一)信息传播和信息传播模型信息传播(Information Propagation),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比如信息扩散(Information Diffusio
16、n)、信息流动(Information Flow)等。信息传播是指信息(包括数据、新闻和知识等)通过一段时间,经过交互行为而到达个体的过程(Rogers,2003;Zafarani et a1,2014),它由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媒介三要素组成。目前的信息传播研究中已有一些经典的理论和模型,比如独立级联模型、线性阈值模型、传染病模型和博弈论模型。这些模型主要从信息传播特性、信息传播最大化和信息传播的概率计算等角度出发,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二)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目前学术界关于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用户角度、网络结构、信息内容等方面展开研究(Jiang,2014)。1用户角色及其行为特征一
17、些学者从用户角色及其行为特征的角度分析用户对信息扩散的影响。一般研究认为,扮演“意见领袖”角色的权威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用户认证、用户注册时问、粉丝数、转发数和评论数等指标进行测量。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中往往起到领导舆论风向的作用,其观点更易被公众接受并追随(聂奠等,2016;Wyckhuys&0Neil,2007;Cao et a1,2012)。意见领袖致力于使公众接受自身观点,公众在吸纳意见领袖的部分观点后更易形成共识,意见领袖越多则形成共识时间越短。可见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充当了“粘合剂”(Jalili,2013)。然而近来也有研究发现信息传播范围并不完全取决于意见
18、领袖和中心节点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级联是否能够达到整个系统范围很大程度取决于“隐藏的关键人物”(Hidden Influentials)而非意见领袖,这些点不是中心节点,相反它们甚至是信息的防火墙(Banos et a1,2013)。2网络结构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信息传播可以被视作由个体交互行为产生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即节点、社区和整体的网络拓扑结构。节点特征即用户特征在上文已经进行介绍,接下来将对社区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阐述。6万方数据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社区通常被定义为网络中的若于个团,团内节点的
19、连接比较紧密,团与团之间的连接比较稀疏。在社交媒体中,人们进行充满人类感情和长时间的公开讨论而形成人际关系网络,这种群体人际关系网络就是虚拟社区。一般研究认为富有凝聚力和粘性的社区有利于信息在社区内部的传播(Mishori et a1,2014),建立起社区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得信息的传播由系统的局部范围扩展到整体范围(Gibbons,2007;Nematzadeh et a1,2014)。网络拓扑结构反映某个系统内部所有节点之间的关系,在社交媒体中,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体现,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由于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发现大量的真实网络既不是规则网络,又不是随机网络(周涛等,2005),真实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社交网络的小世界效应有利于信息在更广范围进行传播(Watts&Strogatz,1998;周涛等,2005;夏承遗等,2009;宋晓龙,201 1)。而社会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可以延长信息传播的周期,使得信息存在更长时问(PastorSatorras,2001;周涛等,2005;黄格,2015)。3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吸引力和价值主要受到信息内容的影响。有的外国学者根据活跃期和对流行话题进行分类,发现超过85的都是头条新闻或持续性新闻(Kwak et a1,2010)。有
21、的中国学者对新浪上不同内容的微博转发次数作了分析,发现娱乐类微博通常被转发次数最高,一般带有标签和连接的微博比较容易受到用户的关注和转发(张赛等,2013)。具有很强情感倾向的消息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得到传播。一些研究表明负面的情感内容或者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或焦虑)能够引起人们的再传播行为(Berger&Milkman,2012)。情感在中国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有学者提出情感有助于竞争性的公共空间的形成,空间的形成促进了公共参与和公民舆论的产生。在公共领域,利益冲突和情感争议、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Tong,2015)。(三)信息传播对危机治理的影响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崛起带来信
22、息传播权的分散,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众人物和个人都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这也给政府信息传播工作带来新要求(夏宝君,2014)。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化使政府面临直接传播陷入“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间接传播效力弱化和舆论7万方数据专栏:大数据与公共治理调控手段受到限制等问题(吴献举,2015)。因此,政府需要提高公众对政府传播信息的信任度,转变政府角色,提高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社交媒体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一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革命。突发事件下的信息传播涉及不同传播主体,不同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担当不同作用。应急管理的核心机制之一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应急响应强烈地
23、依赖于信息交换能力和决策者依据收集的信息制定有效行动方针的能力,而公众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实现应急信息的生成、交互和传播,并为应急响应过程提供驱动力(Starbird&Palen,2010)。有关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研究可为政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突发情况下信息再传播的过程来看,有学者的研究认为信息内容的情绪倾向跟转发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薪闻性的消息,消极的情绪能加速信息的传播;而对于非新闻性的消息,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信息的扩散(Hansen et a1,201 1)。还有学者分析了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新浪微博数据,该研究认为,消息的可信度、吸引力、提供者的专业程度、消息展示的媒介种类数等对信息的
24、转发量有正向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研究还表明,用户的专家特性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观性,专家用户的客观信息比主观信息更容易传播,而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结果则相反(Liu el a1,2012)。8评用户行为特征资料来源:作者自制。图1 信息传播的三维分析框架息特征万方数据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上所述,目前影响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因素主要有用户行为特征、信息内容和网络结构。已有文献对于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研究只关注单一维度的影响因素,考虑用户行为特征、信息内容和网络结构三因素其中之一,而忽略了网民政策传播行为实际上是三个维度多重要素的互动影响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这是目前相关文献不足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政府 危机 治理 政策 传播 信息 交互 行为 研究 基于 数据 分析 视角 刘淑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