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张华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张华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张华峰.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7卷第6期201 6年1 1月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Vd37,N旺6NOV2016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张华峰赵琳郭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摘要: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通过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比较,全面分析第一代大学生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大学前学习特征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行为特点。希望能够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性公平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学情调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6
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6)06007207DOI:1014138j10014519201606007207一、问题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深入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类型的增多,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不断趋于多元化,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第一代大学生就是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urvey,CCSS)的数据,2011年到2015年的全国第一代大学生占比均超过70,在71-74之间徘徊,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大学生亚群体。与国际数据相比,更显我国这一群体的规模巨大,根据
3、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报告,第一代大学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分别为36、30和51,OECD国家的占比均值为53。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特点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和质量问题。然而,与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学生的了解相比,我们对大众化阶段第一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特点还不够了解,此种现实既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甚相符,也不能为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对于第一代大学生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说,“第一代大学生”的称谓是来源于美国的话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与其作为移民国家和民主国家,关注移
4、民融人及教育公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基于对多元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第一收稿日期:20161011作者简介:张华峰,山东滕州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赵琳,辽宁沈阳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编审,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等;郭菲,河北昌黎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等Thomas Spiegler,Antje Bednarek“FirstGeneration Students:VCJlat We Ask,What We Know and What It Means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the S
5、tate ofResearch,”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Education 23 4(2013):318337万方数据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 73代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便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并探讨了第一代大学生面临的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第一代大学生的退学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不乏对第一代大学生进行的个案的、质性的研究,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基础上的定量研究更为多见,使用到的数据包括全国大学生学习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Learning,NSSL),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The
6、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SEQ),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以及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等。定量研究涉及的研究问题广泛,包括第一代大学生的大学前特征、大学期间学习经验,以及不同学习项目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整体处于弱势地位,学习参与度不足,退学率远远高出。但从已有文献来看,学界对第一代
7、大学生的界定有严格和宽泛之分,分歧主要集中在“父母是否应该有大学教育相关的经历”这一判断标准上。界定严格者认为,第一代大学生的父母不仅仅应该没有获得大学学位,而且也没有任何与大学教育相关的学习经历。相比之下,大多数学者使用的是较为宽松的界定,认为即使父母有一些中学后教育的经验但是中途退学,或者即使拥有社区学院的证书或者拥有副学士学位,其子女也应该属第一代大学生。与西方国家对第一代大学生研究的卷帙浩繁相比,国内对第一代大学生的关注较少。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涉及升学选择问题、经济资助对学习情况的影响,以及师生、同伴互London,Howard B“Breaking Away:A
8、 Study of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AmericanJournal ofEducation 97,1(1989):144170Pratt,Phillip A,Skaggs,CThomas“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Are They at Greater Risk for Attrition thanTheir Peers?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6,1(1989):3134Faridah Mydin Kutty“Mapping thei
9、r Road to University:FirstGeneration StudentsChoice and Decision of university,”InternationalEducation Studies 7,13(2014):4960;Patrick FSchultz“Upon Entering College:FirstSemester Experiences of FirstGeneration Rural Students from Agricultural Families,Rural Educator 26,1(2004):4851Ernest TPascarell
10、a,et a1“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Additional Evidence on Colleg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The Journal 0厂Higher Education 75,3(2004):249284Gary RPike,George DKuh“Firstand Second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A Comparison of Their Eng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The Journal 0f Higher Ed
11、ucation 76,3(2005):276300Michael 1Stebleton,Krista MSoria“Breaking Down Barriers:Academic Obstacles of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atResearch Universities,”LearningAssistance Review 17,2(2012):720J L BabcockComing first:Key areas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t CaliforniaS
12、tate University(Dominguez Hills,2010);Ioseph WFilkins,Susan KDoyle“First Generation and Low IncomeStudents:Using the NSSE Data to Study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StudentsSelfReported Gains,”presen-ted at the Annual Forum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42nd,Toronto,Ontario,C
13、anada,Turic 25,2002);Frey Johnson,Engagementandpersistence of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a quantitative study(Seat-tle University,Seattle,2010)Engle,J,Tinto,V“Moving beyond access:College for low income,firstgeneration students,”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04448pdf,20080419Ishitani,TT“Studyi
14、ng attrition and degree completion behavior among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States,”刀k Journal 0f Higher Education 77(2006):861885Choy,S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d not go to college:Postsecondary access,persistence,and attainment,(washinon,DC:USDepartment ofEducation,National Cent
15、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2001),http:ncesedgovpubs20012001072一Essaypdf,20010702;Engle,J,Tinto,V“Moving beyond access:College for low in-come,firstgeneration students,”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04448pdf,20080419;Ernest TPas-carella。et a1“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Additional Evidence on
16、 Colleg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TheJournal 0厂Higher Education 75 3(2004):249284;Michael 1Stebleton,Krista MSoria“Breaking Down Bar-riers:Academic Obstacles of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The Learning Assistance Review 2(2012):719鲍威第一代农村大学生的升学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3,(1):411鲍威,陈亚晓经济资助方式
17、对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8196万方数据7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动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在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上的异质效应。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探索第一代大学生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但缺少对第一代大学生的大学前特征的整体全面分析,使得对中国文化下的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缺乏基本了解。现有研究对于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关注更少。学习表现和学业发展是第一代大学生在学期间的核心问题,国外对此已有丰富的研究,然而在国内还没有获得进一步的关注。再次,国内研究使用的样本量有限。有的只是采集一所学校的第一代大学生样本进行分析,有的则拓展到某个地区的样
18、本,但均不能很好地反映全国第一代大学生的情况。根据上述文献分析,针对国内对第一代大学生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将基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描摹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全面分析第一代大学生的大学前特征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行为特点,具体研究问题包括: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个体和家庭特征以及大学前学习特征具有何种特点?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上呈现哪些特点?希望能够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性公平提供新的视角。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第一代大学生的界定取用较为宽泛的定义,即是指其父母均未获得学士学
19、位只拥有高中或者高中以下学历的本科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代”是相对于父母的学历水平界定的,并不涉及祖父辈及更上辈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不涉及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受教育程度。同时,本研究中的大学生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不包括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的学生。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2015年数据进行分析。2015年课题组在参与调查的38所普通本科院校内发放问卷121140份,回收71969份,回收率为5941。根据调查前的分层(性别、年级和学科)随机抽样设计,仅使用有效随机样本计算权重并构建常模,常模样本来自37所本科院校,总样本量为60703,
20、分布在中国东部直辖市、东部非直辖市、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涉及7所“985”院校(样本量为9664),8所“211”院校(样本量为10723),14所地方本科大学(样本量为25481)和8所地方本科学院(样本量为14835)。在本研究中,除了使用能够反映大学生个体、家庭和高中情况等变量之外,还选择了能够直接体现大学生学习行为和成果的指标进行分析,指标名称和内部一致性系数如表1所示。针对研究问题,使用描述性统计探索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前特征上的差异,具体包括背景信息和家庭情况、高中和高考分流情况。再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别比较总体和不同类型院校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学习指标上
21、的差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自我报告式填答方式表1学习行为和成果指标及其内部一致性系数题目 内部一致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数量 性系数内部学习动力 7 0801学习动力外部学习动力 2 0576接受式学习 4 0782探究式学习 5 0825学习策略 反思性学习 5 0838整合性学习 4 0757合作性学习 5 0785跨文化学习 5 0752多元学习方式在线学习 3 0578生师互动 9 0875核心学习行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 11 0749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 15 0939学习成果在校满意度 9 0925陆根书,胡文静师生、同伴互动与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高等工程教育
22、研究,2015,(5):5158指标构建结合了相关理论和因子分析。万方数据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 75 容易受到社会称许性的影响,因此不同类型院校间的比较均在控制了社会称许性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四、研究结果(一)个体和家庭背景及大学前特征1个体背景信息和家庭情况从统计结果(表2)看,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更大(6974),高出53个百分点;入学平均年龄比非第一代大学生大0。4岁;不是独生子女的比例更大(6991),高出45个百分点;父母的最高职位是普通职业q)的比例更大(7689),高出46个百分点。进一步对第一代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细分,发现其父母受教育水平更多集中
23、在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水平,父亲为6976,母亲为7980;而在非第一代大学生中,这一表2背景信息和家庭情况第一代大学 非第一代大学变量生 生男生() 5318 5353入学平均年龄 1883 1943农村生源() 6974 1683少数民族() 999 119独生子女() 3000 7532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 1085 lO92父母最高职业为普通职业() 7689 3113父母受教育水平 父亲 母亲 父亲 母亲初中或初中以下 6976 7980 586 1526比例仅为586和1526。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中共产党员、男生及少数民族的比例差异很小。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代 大学生 学习 画像 基于 中国大学生 发展 追踪 调查 分析 张华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