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腐败的政治根源与治理困境——基于政商关系的分析视角-徐小庆.pdf
《俄罗斯腐败的政治根源与治理困境——基于政商关系的分析视角-徐小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腐败的政治根源与治理困境——基于政商关系的分析视角-徐小庆.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3123国际政治与经济新视野摘要 : 俄 罗 斯 独 立 以 来 的 政 商 关 系 经 历 了 错 综 复 杂 的 嬗 变 过 程 , 不 仅 深 刻 地 影 响着 其 国 内 政 治 局 势 的 变 化 , 也 是 其 腐 败 问 题 屡 禁 不 绝 的 政 治 根 源 。 虽 然 俄 罗 斯 执 政 党 、政 府 和 领 导 人 都 深 刻 认 识 到 腐 败 的 危 害 性 , 但 受 制 于 主 客 观 条 件 , 在 技 术 层 面 上 没 有对 腐 败 进 行 坚 决 而 彻 底 的 治 理 , 这 是 俄 罗 斯 政 商 关 系 嬗 变 的 逻 辑 演 进 和 必 然
2、 结 果 。 俄罗 斯 的 反 腐 败 不 单 纯 是 一 个 技 术 问 题 , 更 是 一 个 政 治 问 题 , 本 质 上 是 政 商 关 系 嬗 变 的副 产 品 。 俄 罗 斯 腐 败 肆 虐 的 现 状 和 治 理 困 境 充 分 说 明 , 腐 败 现 象 深 深 植 根 于 一 国 的 政治 经 济 大 环 境 , 有 效 治 理 腐 败 必 须 首 先 营 造 风 清 气 正 的 政 商 环 境 。关键词 : 俄 罗 斯 ; 腐 败 问 题 ; 政 商 关 系 ; 治 理 困 境中图分类号 : D523.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0138(2017)0
3、3-0123-06俄罗斯腐败的政治根源与治理困境基于政商关系的分析视角文徐小庆一 腐败失控 :俄罗斯的政治之癌腐败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社会制度之下都必须认真应对的一大顽疾。一般认为,官员腐败与特权现象是导致原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俄罗斯独立以来,始终没有彻底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俄罗斯复兴的主要障碍。据报道,2016 年俄罗斯全国立案调查近 2 万起涉嫌贪污贿赂的腐败案件,被指控的官员级别较高、数量较多,包括萨哈林州前州长亚历山大霍罗沙温、科米共和国领导人维亚切斯拉夫盖泽、基洛夫州州长尼基塔别雷赫、俄经济发展部前部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以及圣彼得堡前副市长马拉特
4、奥加涅相等重要人物。另据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报告,1996 年以来俄罗斯的清廉指数始终在低位徘徊(如图1所示),显示其腐败程度比较严重。1996年至2001年,俄清廉指数得分均在 2.5 以下,属于“极端腐败”的国家 ;2002 年之后,得分短暂回升,达到 2.7 分,成为“比较腐败”的国家,但这一态势仅仅维持了 3 年 ;2005年至 2011 年,再次回落到 2.5 分以下,又沦为“极端腐败”的国家;2012年至 2016 年,清廉指数改为百分制,俄罗斯连续四年徘徊在 25 至 30 分之间,重新回到“比较腐败”的国家之列。无论是与原苏东国家相比,还是与同等体量的国家相比,俄罗斯的腐败状
5、况都明显严重得多。由于遏制乏力,失去控制的腐败便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到利益存在的各个领域,就连俄罗斯引以为豪的航天和军事工业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侵蚀。比如,“生产质子火箭的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被曝有人滥用职权、篡改文件,导致公司2014年损失90亿卢布(约合1.8亿美元);作者简介 : 徐 小 庆 , 北 京 大 学 政 府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北 京 市 , 100871。万方数据2017.3124新视野国际政治与经济在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因承包商侵吞公款、拖欠工人工资而工期延长”。1国防领域和军队内部的腐败更加令人震惊,小至克扣军饷,大到倒卖军火,只要有利可图,
6、腐败便无孔而不入。俄首席军事检察官弗利津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俄军普遍存在腐败现象,军方腐败给俄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 22.28 亿美元,划拨给国防军工领域的预算有 1/5 被贪污,国防订单已成为腐败官员捞油水的沃土。”2此外,司法、执法等部门也存在着严重的渎职和腐败问题。普京谈到腐败蔓延问题时也坦诚表示,“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得不成功,也未能控制住局势”。3普京的政治强人形象与面对腐败时的困窘形成了强烈对比,普京的无奈源于他对俄罗斯腐败根源的深刻认识。二 政 商 关 系 嬗 变 : 俄罗斯腐败的政治根源独立之后的俄罗斯从原苏联继承了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和科技实力,从西方引入了自由
7、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在政治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实行多党竞争制和选举制,但政治改革和“休克疗法”并没有为俄罗斯带来预期的民主、公正和繁荣,也没有成为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原苏联时代,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且享有相对于经济资本的绝对优势,掌握着资源和资金的分配权,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缺乏自主性,企业家受困于政治话语权的弱势也难以主张权益,政商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和商人对官员的服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激变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行政权力集中化、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客观现实使得官员手中的权力具有很强的资源划拨能力和财富制造能力,从而不可避免地
8、带来了官商之间的勾连和博弈。”4政商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成为主导政治格局和经济转轨的主要因素,这一变化的实质是“俄罗斯财阀与政权之间围绕钱、权两字所做的交易和斗争”。5由于政治权力群体和经济利益群体都具有显著的趋利取向和能动性,再加上客观上体制的不完善和制度的欠缺,不可避免地滋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回溯俄罗斯体制转型的历程,可见权力与资本的反复交锋和妥协正是主导政商关系演变的逻辑脉络,政治家与经济寡头围绕国家发展主导权的斗争和媾和演绎着俄罗斯政治经济活动的主旋律。本文根据权力和资本冲突的力量对比,将俄罗斯独立以来政商关系发展的走势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总体态势和特征都与腐败的规模和程度紧密
9、相关。第 一 阶 段 : 政 商 媾 和 互 利 共 赢 ( 1991 1999 年 )原苏联解体后,政治强人叶利钦续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政治权威和执政合法性来源于其坚强的个人性格、雄厚的政治资本和积极改革的开明形象。叶利钦虽然是在原苏联体制下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但并没有迷恋旧体制,而是试图破除苏联体制存在的弊病。但是,对旧体制的抵制和唾弃并不意味着叶利钦可以完全自主地推进理想化的改革进程。在20世纪90 年代快速私有化的浪潮中,寡头资本家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资本对权力的干涉愈发显著,资本集团渗透进政治活动的各个环节。叶利钦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地位,不得不依靠资本力量的支持,这就使得叶利钦时代带
10、有明显的政商媾和特征,恋权的总统和逐利的商人达成妥协,资本为权力服务,权力则为资本提供保障,各取所需、互利共赢。图 1 俄罗斯清廉指数得分变化趋势(1996-2016)万方数据2017.3125国际政治与经济新视野叶利钦在 1996 年大选中得以连任正是权力和资本进行幕后交易的典型表现,以银行家为主体的“七寡头”以资本支持和舆论控制为手段为叶利钦提供了巨大的竞选支持,迅速而有效地改变了选情,最终帮助叶利钦逆袭而上。“七寡头”也很快得到了超值回报,他们牢牢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还掌控着舆论喉舌,对政坛事务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峰。此后,寡头资本越来越多地介入权力运作,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掣肘越来越强
11、,政治权力不断弱化而资本力量大肆扩张,以致于形成了利益集团对政治格局的控制态势,这是叶利钦在改革初期可能没有预料到而在改革后期又无能为力的局面。在政商媾和的关系网下,叶利钦时代的腐败问题突出表现为“掠夺型腐败”。俄罗斯转型初期,旧的秩序和制度刚刚打破,新的有效的制度未能建立,强有力的集权中心不复存在,新的国家权威尚未树立起来,社会管理秩序陷入混乱,国家调控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在“休克疗法”的鼓动下,私有化快速推进,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缺乏理性分析,所以大多数人只关注到市场经济的表面,即通过所有权私有化可提高经济效率,而忽视了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制度体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6这就为官
12、商勾结毫无忌惮地攫取国家财富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原苏联过渡下来的一些政府官员、企业领导等,利用社会动荡和制度缺失的形势及政策与法律漏洞,将国有资产合法地转化为私有财产,一夜暴富,成为俄罗斯新贵”,7由此腐败大规模、大面积地爆发并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第 二 阶 段 : 政 商 对 抗 零 和 博 弈 ( 2000 2011 年 )2000 年 3 月,普京成为新一任总统,最初也离不开经济寡头的支持。但是,普京的个人性格、成长经历和政治抱负决定了他并不甘于成为一个受寡头控制的傀儡。在普京执政的前八年(20002008 年)和“梅普组合”期间(20082011 年),俄罗斯的政商关系表现为权力和资本
13、之间的剧烈冲突,在经过激烈对抗之后,权力最终战胜了资本,资本不得不臣服于权力。普京上台初期便明确表示,“要消灭作为一个阶级的寡头,这是顺利推行政策的重要前提 ”,8寡头既有的不当得利可以既往不咎,但今后必须守法经营,最重要的规则是“赚钱可以,但别碰政治”。然而,习惯了权钱并求的寡头们显然不会轻易抽身政治圈外,在当时的俄罗斯没有比依靠权力赚钱更容易的获利途径,况且已经落入个人腰包的非法利益同样需要权力作保障。别列佐夫斯基率先掉转枪口,但很快就在普京面前败下阵来,“传媒大亨”古辛斯基、“石油沙皇”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也纷纷折翼。虽然普京的政治手腕和强势出击帮助他赢得了政商较量的第一个回合,但这一时期
14、俄罗斯政商关系的演变仍然处于十分复杂的情势之中,旧寡头虽然遭到了清算,但新寡头仍不断产生并积聚着能量,依然是影响俄罗斯发展的重要因素。“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俄罗斯有 87 名亿万富豪,位列全球第 2,莫斯科拥有 74 名亿万富豪,成为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 市 。”9普京为了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同时抵御西方的政治攻势,也不得不适度平衡政商关系,尽可能地团结经济精英群体,力求形成有利于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整体性力量。21 世纪前十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整体好转,俄罗斯经济也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腐败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所有其他指标居民教育、社会群体的收入
15、断层、甚至政治与公民自由水平(尽管还不够)原则上都是与经济增长的能力相一致的,但就腐败程度而言,俄罗斯却与国内生产总值低四五倍的非洲国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10普京向经济寡头的强势宣战使得“掠夺型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弱化,但是新寡头与政治家之间很快达成了新的合作模式,一些拥有政治支持的寡头通过所谓合法途径也大量占有了国家财富,因此“掠夺型腐败”仅仅是有所控制,并没有完全得以杜绝。同时,俄罗斯经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输出的单一增长结构也为腐败滋生创造了条件。第 三 阶 段 : 政 商 合 作 威 权 主 导 ( 2012年 以 来 )2012 年 3 月,普京再次当选总统,相比于万方数据2017.
16、3126新视野国际政治与经济首个执政期,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国家宏观层面的政商关系和官僚体制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已经理顺,普京个人的政治地位十分稳固,国内支持率连年攀升,以普京为核心的中央威权体制已经形成。经过上一轮权力与资本的激烈交锋之后,权力成为主导政商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变量。寡头集团对政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通过维系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在现存的经济寡头中,既有前一阶段清算运动的幸存者,也有新崛起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在主动适应政商关系的新特质,通过向权力投诚,使资本和权力实现威权体制下的合作模式。卢克石油公司董事长阿列克佩洛夫说 :“政治离我很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俄罗斯 腐败 政治 根源 治理 困境 基于 政商 关系 分析 视角 徐小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