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朱小会.pdf
《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朱小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朱小会.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年第s期 s幽一删T。感莲霎涩墓R。一b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703035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朱小会1,陆远权12(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摘要:从财政与金融联合治理碳排放出发,运用外部性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协同治理理论阐释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认为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共同影响碳排放;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裾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两步法实证检验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财税政策与碳排放显
2、著负相关,获得金融支持较大的省份,其环境财税政幕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金融低碳度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因此,政府应加大环境治理财税改革,加快发展碳金融;同时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联合治理效应。关键词:环境财税政策;金融支持;碳排放i效应关键词:环境财税政策;金融支持;碳排放;效应中图分类号:G301;F206;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7)030203-07Governanc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iscal and Tax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o
3、n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Fiscal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ZHU Xiaohuil,LU Yuanquanl2(1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9400044,China;2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Chongqin9401331,China)Abstract:Focusing on the basic issue that the fiscal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influence
4、 carbon emissions,this paper usesexternal theory,Bigu tax,Coase theory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taxpoh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influencing carbon emissionsUses 199争一2014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builds dynamicpanel model,uses GMM twostep me
5、tho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iscal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on carbonemiss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increasing the environmental fiscal and tax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carbonemissions,obtaining much more financial support,carhop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is more
6、 obvious,low carbon finance andcarbon emiss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iscal reform,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deepen the reform of energy pric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and givefull play to the environmenta
7、l taxation policy and the financial supportKey words:environmental fiscal and tax policy;financial support;carbon emissions;effect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扩大征税范围,开征环境保护税。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推进工业、能源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健全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碳排放标准体系。加大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国家环境保护财政专项支出额
8、从2007年99582亿元增加到2015年480289亿元,平均增幅2684。近似环境税种类繁多,如资源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排污费等,2014年以上各项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18以上。截止到2014年年初,国内已有2l家银行提供绿色信贷52万亿元,节能减排融资达3300多亿元。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是目前中国参与碳金融的主要方式,2014年累计获得国家批准的CDM项目接近5000个。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体系,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部门;用能权和排污权交易市场也将相应建立。这充分展现了我国政府治理碳排放的信心和决心。Magat等”1主张环境政策有利于降
9、污减排;Wissema等21强调碳税的征收显著改善爱尔兰生产与消费方式;Jose31最早提出了环境金融的概念,主张通过金融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如此便引发一个有趣的议题: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是相互独立的吗?二者只能独自收稿151期:20160429,修回日期:20160708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最优耦合测度及差别化减排方案设计”(2012M51 1898);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联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研究”(2014一ZB一1 1)万方数据204 朱小会等: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发挥作用吗?环
10、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是否对碳减排有联合治理效应?环保财政支出与环境税收对碳排放有何影响?财税政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影响碳排放?碳金融能否有效减少碳排放量?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与金融支持哪种工具对碳减排的作用更大?显然,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需要考虑财税政策影响碳排放的直接与间接双重效应,同时也要考虑碳金融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1 文献综述与创新关于环境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很早就有学者做出了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第一,环境政策有助于环境治理。Laplante等H以美国相关行业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环境政策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沈能151研究发现工业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成正相关关系,验证了“波特假
11、说”的正确性;还利用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关系。李胜兰等【6l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各省(区、市)的区域生态效率,认为环境规制行为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在2003年以前起制约作用,2003年以后变为促进作用。张华【_”基于中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环境规制与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样本期内中国环境规制强度位于倒u型曲线拐点左侧,即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将有利于碳减排。第二,环境政策对污染物减排作用有限。Antweiler等喁】对4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污染性企业把生产从富裕的发达国家转移到贫
12、穷的国家,主要是由于贫穷国家宽松的环境管制,虽然贫穷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但是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弥补环境破坏产生的损失。Goldar等【91研究发现,一系列针对印度集群产业的环境政策并没有显著改善其下游的水质量。Blackman等”0研究证实墨西哥的环保机构增加环境监察次数不能显著刺激企业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正式的环境政策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Eli等【1”研究认为“向污染者收费”机制会导致企业和政府之间讨价还价,不利于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张先锋等n习利用中国20(0)一201 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倒逼效应”和“倒退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倒逼效应”不显著。
13、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环境财税政策与碳排放的关系。He等”习运用相关数据检验了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EKC假说。stem【141却认为很多国家实施的碳税政策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具有一定缺陷。张克中等”习研究了1998年2008年财政分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碳减排。田民利161认为中国环境治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缺少专门的环境税,这与现行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有很大关系。司言武“71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证明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假说成立,为环境税税率水平的设置提供了依据。杨翱等”踟建立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
14、拟碳税征收前后的总产出、环境治理在外生冲击下的动态反应,结果表明碳税税率的提高有利于碳减排。盛丽颖【1 9】基于19952009年国家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认为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显著而税收政策的碳减排效应不显著。关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效应研究,Eric如】研究了环保的金融创新与融资问题,碳金融作为环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求通过融通资金发展环境经济;Sonia等口”研究发现环境金融可以提高环境质量并转移环境风险;索尼亚等口21详尽地论述了金融工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作用。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碳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环保投融资机制课题组2004年发表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15、,提出了用金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李怡芳等口划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碳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刘蕴晶241构造碳金融发展指数分析了省域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任勤【251分析了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协同框架。综上,国内外学者均将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即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不存在联合治理效应,但是在现实中,财税政策的执行往往需要金融系统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减排具有协同治理效应。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与金融结合的视角,把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纳
16、入到同一框架下研究二者对碳减排的作用机理;利用1999一_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对比财政与金融工具碳减排效应的大小;探索影响碳排放治理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财税政策改革和碳金融创新提供依据和对策建议。2 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联合治理碳减排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分析2,1外部性与屁古税市场交易对非参与者造成了影响却没有反映在价格中,这种影响就称为外部性,它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外部性会导致“公共地悲剧”,市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两种表现,环境污染便是负的外部性表现,传统解决思路认为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学家庇古在其1950年版的福利经济学书中
17、提出,政府应给予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财政补偿,对于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解决因负外部性导致的资源非帕累托最优配置问题。这便是政府环保财政支出、征收环境税和排污费的理论基础。22科斯定理政府干预成本较高而且存在寻租的可能性,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在产权明晰并且交易费用为零的情万方数据朱小会等: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 205况下,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或通过协商解决外部性问题,无论将产权界定给污染方还是受损方,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即私人市场可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有效率地运行。这便是碳金融(即碳排放权买卖和交易,并可用于抵押贷款)的理论依据
18、。23哈肯协同理论协同学是德国科学家Haken四1于1971年提出并应用广泛的横断科学。协同理论认为,协同是一个由大量的子系统以非常复杂方式相互影响而构成的复合系统,协同现象在宇宙间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大量的子系统协同作用能够表现出整体系统所不具备的属性和功能,能够产生新的能量,系统目标一致是保证各子系统、各工种部门合作的关键因素;如果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来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由于市场失灵和外部性,无法主动刺激市场主体节能减排,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即出台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碳减排。然而有限的财政资金很难
19、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金融支持具有提供资金融通、形成巨额资金的流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低碳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有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故银行投放积极性往往不高。促进碳减排是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共同目标,一个有效的政策组合协同运行成本必然低于单独运行的成本。财税政策要起到作用,需要金融支持,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联合作用,加强财税和金融等政策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才能促进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协同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政府。-_财税政簧薹蒺碳减市场金融支持图1 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减排作用机制3研究设计31 模型设定考虑到C
20、O,排放的滞后效应,引入滞后一期碳排放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衡量财税政策对碳减排的直接效应:LnC,f=ao+口lLnCifl+ot2CZi,f+a3SS。+羁,f+,+Cif (1)式(1)中:j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o,为第i省第t年CO,排放量;口l为滞后一期碳排放系数;CZ“为财政政策;SSe,为税收政策;义“为控制变量,包括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FDI、人均收入和人口规模。为了验证“碳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引入人均收入的一次方项和平方项;5;为地区非观测效应,反映省际间差异;tr为特定异质效应并假定服从正太分布。为分析财税政策对碳减排的间接效应,本文引入财税政
21、策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乘项,探索4种途径对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和强度,设计计量模型如下:LnC,j=yo+Y,Lnc川+y2CZi。x础。+暖x姻。+y4CZ,,)(FECHi,+5呸,x吼十虱叩,+t,(2)lnCl一-+6 IJnCi+A嬲。xENEi。+55。INOi,+昭。xTECH。+瓯,吼,+乳。+fli+gi。(3)其中:CZ“ENEu为第j省第t年财政政策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交乘项;CZ。INDi,为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交乘项;CZ。,XTECH,为财政政策与技术创新的交乘项;CZi,F阱。为财政政策与FDI的交乘项;SSi,xENEi,为税收政策与能源
22、消费结构的交乘项;SSi,INDi,r为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的交乘项;SS“XTECH,表示税收政策与技术创新的交乘项;SSi,用wi,表示税收政策与FDI的交乘项;zq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人口数与人均收入。为了分析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效应及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联系治理效应,本文引入如下计量模型探求对碳减排的作用机理和强度:Ln巳=r0+7l【n+_2CZ,。+仉SS。+D(仉C川+_5CZ十仉甄J+羁)惧+气 (4)L nCff=coo+c01Ln Cir1+co:FC,r+戮,f+f+q r (5)LnG、,=Oo+o,Lnc,卜l+02Cl,,+岛躐,+04FC,,+羁,。+,+oei,(6)
23、式(4)中,D为虚拟变量;式(5)中,FC,,为金融低碳度;其他变量解释同前。3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本文采用1999-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不包含在内)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CO,排放量。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既成的省级碳排放数据,准确地测算省级CO:排放量是本文实证检验的关键。本文利用IPCC2006第二卷第六章提供的参考方法。CO,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化石能源燃烧C02排放量按以下公式计算:c=EC,=Ei晒CCiCOF,百t44=詈乃E 。其中:G为各类能源
24、CO:排放总量;j为能源种类,主要有焦炭、煤炭、煤油、柴油、汽油、燃料油及天然气共7种;5i为第j种能源消费量;CF,为发热值;CC,为碳含量;COF,为氧化因子;yi=CF,XCCi xcoE为第j种能源碳排放系数。关万方数据206 朱小会等: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治理效应基于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视鱼于以的值取国际通用的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第二卷第一章的数据,即焦炭0855、煤炭0759 9、煤油057l 4、柴油0529 1、汽油0553 8、燃料油0681 5、天然气0448 3。单位均为tctce。(2)财政政策。中国从2007年开始把环境保护支出纳人财政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财税 政策 金融 支持 碳减排 治理 效应 基于 财政 相结合 视角 朱小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