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ppt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五章 修辞2第一节修辞概述第一节修辞概述 第二节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第二节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第三节句式的运用和转换第三节句式的运用和转换 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 第五节修辞的语境和语体第五节修辞的语境和语体 3第一节修辞概述第一节修辞概述一、修辞和修辞学习一、修辞和修辞学习(一一)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二二)关于修辞学习关于修辞学习 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一)修辞的基本原则修辞的基本原则(二二)修辞的基本要求修辞的基本要求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一)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二二)修辞与逻辑的
2、关系修辞与逻辑的关系4一、修辞和修辞学习(一)什么是修辞“修辞”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要用一两句话简明概括地给它下个确切的定义, 却并不 那么容易。这除去目前对修辞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的看法存在分歧之外,还因为“修辞”这 个词的含义不像“词汇”“语法”等那样单纯。“修辞”一词通常有四种含义:第一,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一,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例如: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逻辑、语法和修辞。上例中的“修辞”就是指修辞本身,即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要针对不同的情境,为取得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 采用某些方式,遵循某
3、些规律。例如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 情境为第一义”,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修辞的两大手法,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当 然,修辞的方法、技巧和规律,还有待于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5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例如: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上例中的“修辞”(动词)指的就是修辞活动、修辞行为。第三,指修辞现象。第三,指修辞现象。例如:我没有见过这类修辞。上例中的“修辞”指的是修辞现象,即对语言进行调整或修饰加工的语言现 象。修辞现象是 对语言进行修辞活动的成果,是修辞活动的最
4、终语言表现形式。第四,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修辞学。例如:第四,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修辞学。例如:我们要学点语法、修辞。王先生是搞语法的,张先生是搞修辞的。6(二二)关于修辞学习关于修辞学习 修辞能揭示语言的奥秘,学习修辞对语言的表达、理解、评论都大有裨益。 善于修辞才善于表达,才能高效能地发挥语言的作用。重视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我国的传统。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 里子产润色之。”这表明对修辞的高度重视的态度,对表达高度负责的精神。正是这样才造 就了一大批千古美誉的雄辩家,文学家,语言艺术家,就连孩子也具有善辩的才能。世说 新 语言语有这
5、样一段记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姓杨的“杨”与杨梅的“杨”同音,孔君平以此相戏谑。问得巧妙,既表示了他 的情趣,又不失其身分,还与情景相符。杨氏子答得更艺术,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采用反证的方式,其理自明,其义深刻,并且很有分寸。现代的例子更多,看看鲁迅手稿 ,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7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二、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一)修辞的基本原则修辞的基本原则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具体地说,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概 括为以下三条。第一,修辞要切
6、合题旨,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为特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第一,修辞要切合题旨,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为特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第二,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第二,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第三,修辞必须适应和切合语境的需要。第三,修辞必须适应和切合语境的需要。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语言使用 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先生在 修辞学发凡中所说的“六何”“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 、“何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页。,就是构成语
7、境的因素。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地看,无所谓好 坏。修辞现象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也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 现出来。同一句话,此时此地说合适,而换一个时间、地点、场合说就不一定合适。同一句 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8(二)修辞的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取得语言运用的最佳表达 效果,那就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1准确所谓准确,就是选用的词语要确切,分寸合适,轻重恰当;所用的句式也要确切地扣“准”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表意缜密准确。是什么就是什么,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8、使人听 了不会误解。2鲜明所谓鲜明,就是选用的词语和句式必须含义清晰、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糊其辞。 要做到鲜明,选用词语就应避免晦涩,要少用难懂的词语,要少绕弯子。3生动所谓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以准确、鲜明为前 提的,不能离开所要表达的内容去片面追求生动。4简练所谓简练,就是指运用语言应力求简洁,做到言语不多而含义丰富。语言简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删除冗赘,不说废话;二是通过词语的确切选择,使语言增加弦外之音,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9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修辞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一)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与语音、
9、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表现在:性质和作用不同。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 ,它是从表达方 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研究的对象不同。语音以语音的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声韵调的构成、配 合等;修辞不直 接以语音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为增强表达效果来研究对语音的运用的,如修辞要 研究双声 、叠韵、叠音、谐音、拟声、押韵、儿化、平仄、重音、轻声、停顿、语调、音节、节奏等 问题,研究这些语音现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音律美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词汇研究词 义的性 质,词的构成,词汇的组成、发展、规范等;修辞则着重
10、研究多义词的关联,同义 词的选用 词语色彩显现、词语配合照应以及词语的仿造、词语的创新和词语的活用等。语法研 究词、 词组、句子等的结构规律及其类型,它要求把话说得“通”合乎语言习惯;10 另外,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因为一句话首先要求通顺,要求合乎语言习惯,即 合乎语法,才能进一步谈得上讲究表达效果好,才能达到修辞的“美”,所以讲究修辞是以 合乎语法为基础的。 某些修辞现象可以促进词义的发展,也可以转化为语法规则。比如比喻中喻体表示的意义是 临时的,由于用得多了,久了,理解了,习惯了,比喻表示的意义为喻体获得,并固定下来 ,成为词的比喻义。“吃馆子”、“写钢笔”等修辞方式,转化为语法
11、,由超常用法转化为 常规用法了。 总之,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 的三要素 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修辞则是对语音、词汇、语法诸要 素的综合运用,修辞追求的是理想的表达效果,它要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 的表达效果服务的。因此我们学习中既不能把修辞同语言的三要素混同起来,不能把 修辞看成是语言的第四个要素,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11(二二)修辞与逻辑的关系修辞与逻辑的关系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正确思维总是按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组织的 。思维 凭借着语言进行,并且依靠着语言来表达。修辞则是语言的恰当运用,
12、是正确思维的最佳表 达形式。因此,修辞要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不符合逻辑,就不会有好的表达效果 ,就谈不上修辞,逻辑上有毛病,也不是修辞手段所能掩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逻辑是 修辞的基础,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如“这里的少年壮如山”,表达的是这里 的少年长得很壮实的思想,用“山”去作比,具体、形象,从修辞从逻辑的角度看,都没有 错误,是完全正确的句子。如果说“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棍”,则与事理不符,即不符逻 辑,尽管用了比喻格,也谈不上什么修辞作用了。修辞和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在一定
13、的语境 中考察话说得好不好。逻辑研究思维的规律,从内容上考察 思维的方法对不对。仍以“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棍”为例,用“芦柴棍”去说明“壮 ”,与事理不符,话说得不对,这是用逻辑去分析的结果。“芦柴棍”与“壮”没有相似点 ,不具备比喻的条件,比喻不当,这是用修辞分析的结果。12第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修辞则具有民族特色第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修辞则具有民族特色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一样, 因而 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所以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同的 ,如“日出于东,日落于西”等。正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大体是一致的,故
14、各民族的语言可 以互译,各民族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并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 方 式都一样,例如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认识的深浅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同的 差异。语言差异的分析表明,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了一个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独特方式, 因此不同语言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难以办到的(科学术语例外)。修辞是为了取得语言运用的 最佳表达效果,对民族语言材料的巧妙运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修辞虽有共通之处,但民族特 色也很鲜明。例如汉语修辞中的对偶,如果是严对,则要求音节相等,虚实相对,平仄交替 。第三,有些修辞现象不能机械地用逻辑的尺度去衡量。例如“青年人是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
15、”,“毛竹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这些说法似乎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人”怎 么是“太阳”,“毛竹”怎能“低头”、“弯腰”,但人们一见就明白这是修辞手法。返回13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一、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二、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基本方面(一)词语意义的选择和锤炼(二)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14第二节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词语的选择和锤炼一、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一、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先决条件 词语的选择、锤炼,又被称为“炼字”、“炼词”。炼字、炼词的目的就是要将最恰 当最贴 切的词语用在最恰当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 创新精神,“语不惊人死不休
16、”,但准确贴切是炼字、炼词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 必须确切地理解词义。词义是词的全部特征的概括,其中包括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掌握了词的本质特征,才不至于把词用错,掌握了词的全部特征,才能把词用得贴切。我们积蓄了大量词语,并且运用自如,就有了精确地表情达意的条件,就有了增强表达效果的可能。往往有这种情况,某一个词用得不合适,整个意思大受影响,甚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某个词用得巧妙,会为整篇 文章增添光辉。15二、词语选择和锤炼的基本方面(一)词语意义的选择和锤炼1要善于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表示的意义,有同有异,大同小异。由于它们有细微差别,如果善于运用,可 使意思表达得精确、严密,收到
17、较好的效果。例如: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感谢,给我奖鼓励的一个。这是藤野先生中的一句话。“奖励”、“鼓励”都有“勉励” 的意思。但它们有区别, “奖励”凭藉的是荣誉、物资,“鼓励”凭藉的是语言。从全文看,藤野先生并未给“我” 什么荣誉和物资,用“奖励”表示与本意有一定差距。藤野先生对“我”是用语言从思想上 或精神上予以勉励的,因此鲁迅先生在定稿时将初稿中的 “奖励”改成了“鼓励”。 她的父亲鲁贵约莫四十多岁的祥子,神气萎缩,最令人注目 的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他的嘴唇角松弛地垂下来162要注意相关的词在意义方面必须配合得当要注意相关的词在意义方面必须配
18、合得当 人们表情达意是以句子为使用单位的,而句子则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组成句子的各 词语又 总是处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形成能表达基本完整意思的整体。就句中的词语而言,其意义 有的直接相关,有的间接相关,这就有意义配搭问题。 词义的配合与修辞效果密切相关,由于在词汇部分和语法部分从不同角度作过分析,这里就 其主要方面作些说明。第一,人、物与其状况的配合。第二,事物与其数量的配合。第三,人、物与其性状等的配合。第四,动作、行为与其关涉的对象的配合。第五,判断与被判断的配合。173褒贬分明褒,是褒奖、赞许的意思;贬,是贬斥、厌恶的意思。含有褒义或贬义的词,能表示 爱憎感 情,体现出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19、使用得恰当,做到褒贬分明,保持感情色彩的谐调,会收到 良好效果。如:烈士们的尸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 住敌人腰的 ,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他们(引者按:指敌人)决心要妄图把这刚刚露出的缺口用士兵们的尸 体堵塞住!例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句话,全文从标题到内容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给予 了高度 的评价,表示了作者赞许的感情,可是当他们英勇与敌人肉搏而战死以后,描述他们的各种 姿势时,却用了个不含感情的中性词“尸体”,这就与全文在感情色彩方面不谐调。当然用 “尸体”并没有错,但不如“遗体”这个表示“所尊敬的人的尸体”色彩那样鲜明。例中 的
20、“尸体”用得合适,指的是死去的敌人,与全文的感情一致。可是表示敌人的意志和愿望 时,用“决心”、“要”这类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没有表示出对敌人贬斥的感情色彩。 将“决心”、“要”换成“妄图”,态度就明朗了。184风格协调风格协调 风格包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素质特征等。风格协调,才能获得 优美和谐的效果。如:“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 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孔乙己中的一段对话。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个性鲜明的 旧知识 分子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孔乙己性格的一
21、部分就是迂腐,要面子,穷困潦倒又 故意显示斯文,平时满口之乎者也。用“窃”代替“偷”恰当地表现了这种个性,与整个人 物的风格十分协调。如果不是出自孔乙己之口或不用一个文言词,是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的 。195其他词语的色彩是多方面的,除了褒贬色彩、风格色彩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情况。例如: 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一清早就担着各种慰 劳品 来送别。一个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这是红军鞋中的一句话,原文用的“一个”,后改为“一位”,表现了尊敬的色 彩,与全文“护军爱民”的色彩相应。白公馆看守所特务所长陆景清和看守长杨 进兴共同 研究着这张可怕的传单:“中国共产党第
22、七届 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 这是挺进报中的一句话。一般情况下,为了简略,可用简称,如果为了庄重,就 只能用全称了。挺进报上报道共产党的会议,是庄重严肃的事,所以改为全称了。20(二二)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词语声音的选择和锤炼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是通过声音表达的。词语是语音语义结合体,说话、写 文章必 须声情并茂。声音配合得好,说(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同时,明快的 节奏,优美的旋律,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词语在声音方面的讲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节匀称方块汉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一大有利条件。汉语的词 ,有单 音节的,
23、也有多音节的,它们之间往往可以找到同义关系,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又一有利 条件。人们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用音节,可以获得整齐美、对称美 。做到音节匀称,主要是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配三音节词, 等等,使并列结构或相应的地方保持平衡或满足语流节拍的要求。212平仄相调平仄是沿用音韵学的术语。上声去声入声合称仄声,平声(阴平、阳平)自成一类,叫 平声。平仄调配得当,和谐、悦耳,可以构成音律美。在古代,韵文讲究平仄。到了唐代,人们对平仄的调配总结出一套规律,并形成了固定的格 式,要求相当严格。到了现代,对平仄的要求放宽了,但并不是不讲究,即使是散文,如能
24、恰当配合,充分利用它来加强语言的音律美,效果也会好得多。如:这个枪法实在惊人,落时如乌龙摆尾,举时像鸾凤朝阳,枪风阵阵, 冷气飕飕。这是珍珠赋中的一句话。为什么能铿锵优美,其中的四个四字格式的短语不仅平 仄交替而且上下粘连。以“-”表平声,以“”表仄声,其平仄如下:乌龙摆尾-鸾凤朝阳-枪风阵阵-冷气飕飕-在同篇文章里,还有: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平仄交错,抑扬有致。223韵脚和谐韵脚是指在不同句子里押韵的那个字,由于通常都在句末,所以叫做韵脚。押韵,让 同一个 韵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个位置反复出现,这种声音上的重复,使语言和音乐相融合,既传达了 语言的内在情愫,拨动了人们心弦,又便于吟诵
25、,容易记忆。因此,不仅诗歌离不开押韵, 就是散文和口语中也喜欢用韵。韵脚和谐可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否则,反而使人感到别扭,甚至出现以词害意的弊病。如 :漫漫的长征路上,周总理在马背上指挥,膝盖上办公,点燃的是松明、野蒿、古藤、灯草!野蒿。这是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中的一节。原文中的“劳、剿、草”是韵脚,它们同韵 ,又在 不同句子的句末,符合押韵条件。但是,在“艰苦的岁月,夜里哪有明灯(笔者按:后改 为“油灯”)照亮呵”一句中已否定了“灯”,而“灯草”虽能“点燃”,却不能“照亮” , 因此,以“灯草”为韵脚,不自然了。收进中学语文时,删去了“灯草”,调整了并列各项 的顺序,成了“松明、古藤、野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修辞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