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校本课程.doc





《三年级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校本课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校本课程三年级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围炉夜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九、不较横逆安守贫穷颜子之不较,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译文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圣贤之士在遇到蛮横不讲理之人时的应付之道。子贡不去谄媚富有者,子思则依然弹琴自娱,这是圣贤之士面对贫困,在贫困时仍然能保持操守的方法。评说在先圣先哲和有修养的人眼中,怒骂是养性的队梯,恶缘逆境是修身的好机会。贫穷却能怡然自得,必要有“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也得有“斯是陋室,唯我德馨”的乐观精神。教学内容:五O、山岳皆文松柏乃师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浩瀚,则俯仰间
2、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译文观赏红霞时,能够领悟到它明艳而又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观赏山岳时,体会到它灵秀奇险的气势;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阔无边。从此看来,天地山之间无处不是好文章。面对谦谦绿竹时,可以从中学习到待人应虚心有礼;面对高洁的菊花,能学习到其身处秋风中的高风亮节;面对松柏时,能学习到其身处逆境而具有的大雪压来不弯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在看到芷兰香草时,能学习到它具有芬芳幽远的品格。那么在游玩与观赏世间万物和景致中,没有一个地方什得我们学习,处处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评说“万物静观皆自得
3、,四时佳兴与人同”,天地万物不蕴涵至理。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从自然之中得到启示,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形成许多为人处世的看法。自然不仅仅是物化的自然,更是人化的自然。用心体会,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自含人类可以效法的哲理。教学内容:五一、行善自乐奸谋自乐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译文做好事帮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平安保全,就是对我自已来说也会感到十分愉快;使用奸诈的手段去巧取图谋,即便能够一时得逞,但这样做的结果未必就能够保持长久,到头来只可惜他枉费心机,徒然落得一个坏心肠。评说为善最乐,见到自己帮助的人能够安乐地过日
4、子,这种喜悦也能给自己莫大地安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信他心中也有委屈,但是看着百姓安居乐业,苦不也是甘吗?作恶最累,整日盘算着害人的点子,即使如愿,也会日夜担心他人的报复,惶惶不可终日。当凤姐含泪托孤时,究竟是可恨还是可怜,已不堪评说。教学内容:五二、以人为镜防微杜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译文如果不仅仅以水作为镜子,而且以他人作为镜子来反省自己,那么,一件事情的成败吉凶就可以预见得到了。在山上不容易跌倒,遇见小土堆上却容易跌倒,由此可知,在细微之处更容易掉以轻心,故须多加提防。评说唐太宗曾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
5、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就是他人行为的得失,来作为自己的借鉴;以别人行事的经验,来考量自己的成败。所以,善于观察人的人,并非真有了占卜吉凶的神术,而是通晓事发之理,趋利避害。偶然疏忽,这是人之常情。只有“每日三省乎已”,才能发现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失误,避免更大的损失。教学内容;五三、谨守规模但足衣食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译文凡事只要谨慎地遵守一定的规则与模式,一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差错;一辈子只要丰衣足食,就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安逸的小康家境。评说谨守规模与不知变通不同,前者继承前人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但绝不奉为教条;后者顽固抵抗新事物,与其说维
6、护先人体制,更不如说是害怕个人利益受损。人有权追求物质享受,因为离开实务的空谈是毫无意义的。人同时有义务创造精神文明,既为社会也为自己。如果不用求知的欲望充实内心,人必将成为物质欲望的黑洞。教学内容:五四、要耐得烦要吃得亏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译文处事轻浮,耐不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为人处世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处事之道。评说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的人是有耐性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心绪浮躁的人,是绝对不能做到的。“吃苦”的人也是不计得失的人。“舍”即是“得”,“不舍”哪里有“得”?我们要争的不应是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是团体利益。迷
7、惑于利害,也就看不清义理。教学内容:五五、读书自乐不邀善名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译文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事业,就应当知读书的乐趣;心中有行善的心意,就不必去取得行善的名声。评说世人总将读书与功名等同,但功名绝不是读书的本质。读书怕真正乐趣是适性。读书可以诱发心灵,激荡感情,陶冶性情,启示理性。这岂是功名所能实现的?若把行善也当成争取名利的工具,行善也就牵绊烦累了。“积善成德,而神名自得”,足矣。教学内容:五六、知己之错取人之长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译文能够认识到自己过去所作所为产错误,那么学问就会不断过步了;能够看得到别人行为中值
8、得学习的地方,那么品德就会不断进步。评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过错,就表示自己已经进了一步了。有人完全忘却过去,结果出现同样的错误;有人满足现状,不看过去,不想未来,终于裹足不前。回顾过去,不是在往事中徘徊,而是为了让自己有充实现在,开拓未来。坦率地检讨,大步地向前。对待他人,就不能抱着吹求疵的态度了。取他人的可取之处,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教学内容:五七、敬人如敬自靠自胜靠他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过靠他人。译文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依靠自己,胜过依靠他人。评说老子主张效法天地。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他不为自己活着,无私在养育万物,不为一己之生存而天长地久。假如我们能像天地那样,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校本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