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济宁市居民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心得人口死亡登记和统计学分析是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我市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202*年全市工作始于山东省卫生厅、公安厅、民政厅联合下发的鲁卫疾控发【202*】1号文件,要求自202*年1月1日,全面开展全人群居民死因登记报告工作。202*年1月15日济宁市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联合转发了该文件,5月27日在济宁市疾控中心举办了全市死因监测启动会及监测技术师资培训。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
2、病)防制工作的要求,为了解我市居民病伤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慢性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济宁市疾控中心于202*年4月26日举行了济宁市居民死因检测技术的人员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精选心得体会:一、明确死因监控技术的意义:1、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人群中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死亡模式是估计人群卫生需求,评估人群健康状况变化的基础。2、从公共卫生和临床角度,死亡水平都是一个说明卫生问题严重性的指标。不同原因的死亡率能够展示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3、有助于发展以证据为基础的卫生政策。二、死因监测方案实施制度:1、例会制度(
3、1)、各社区单位组织本辖区村医(个体医),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并对入户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2)、各村委卫生所、个体诊所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3)、各社区单位安排人员参加各村委卫生所的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各社区单位要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工作等。(2)、各社区单位要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按要求填报死亡医学证明
4、书并实行网络报告:镇级以下医疗机构30天内完成报告(原始信息如实录入、网络报告包括查重、补报)各社区单位在7天内通过网络审核确认,并进行死因信息的审核、订正。(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3、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各社区单位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2)、各社区单位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3)、各社区单位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对在家中死亡,死亡信息不清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民死因监测技术 居民 死因 监测 技术 培训 心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