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doc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关于印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各市监察局、财政局、人口计生委:为保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全面推行和准确实施,现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江苏省监察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年11月1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第一条为确保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规范运行,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的关于全面
2、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意见(苏政办发202*75号)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监督检查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合法、效率的原则,实行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第三条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会同省有关部门每年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各市、县(市、区)监察、财政、人口计生等部门每半年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奖励扶助资金的拨付、管理和发放等环节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评估机构进行。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对奖励扶助金的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第四条在省、市、县三级建立监督员制度。监督员应
3、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金融、审计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二)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敢讲真话,忠于职守,敢于维护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三)熟悉农村情况,有基层工作经验;(四)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具有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第五条监督员由各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协调小组聘请,并发给聘书或证书。监督员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随机的监督检查,省辖市的监督检查结果报送省奖励扶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监察厅派驻省人口计生委监察室)。监督员应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被检查地区的情况,并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条件、程序和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是
4、否符合规定;(二)是否建立健全确保奖励扶助金直接发放的管理运行机制;(三)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到位情况和奖励扶助资金专户运行情况;(四)委托发放机构的奖励扶助金发放管理情况;(五)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执行情况;(六)该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广大农民的诉求。监督员在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提交监督检查报告。第六条监督员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享有以下权利:(一)听取开展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情况汇报,参加有关会议,并提出质询;(二)查阅开展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三)提出并听取各级干部和农民的意见;(四)监督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重大情况,需要立即向省奖励扶助工作协调小组报告的,可以专
5、题报告;(五)监督员根据被监督检查地区的情况,可以建议省奖励扶助工作协调小组对被监督检查地区奖励扶助资金管理与发放情况进行审计。第七条监督员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中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如实汇报被监督检查地区实施奖励扶助制度的工作情况;(二)不得与被监督检查地区串通,编造虚假监督检查报告;(三)不得接受被监督检查地区任何形式的馈赠、报酬;不得在被监督检查地区报销费用;不得参加有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不得借监督检查工作之机为自己、亲友及他人谋取私利;(四)未经许可不得向被监督检查的地区和其他部门透露监督检查报告的内容;(五)未经批准或者授权不得对外公布监督检查报告的内容。第八
6、条监督员履行检查公务时,实行回避。回避由监督员本人或被检查人提出,由该检查组的负责人决定。检查组负责人的回避由派出该检查组的所在部门主要领导决定。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执行的情况,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作为衡量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对重视不够,组织协调不力,政策执行出现重大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领导责任。第十条对在奖励扶助制度执行中,把握政策不严,执行政策不公,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由上一级人口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通报。第十一条对奖励扶助资金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的地
7、区,有省财政补助资金的省财政将停拨省级补助资金;没有省财政补助资金的,由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主要负责人纪律责任。第十二条受委托的奖励扶助金发放机构不能按委托协议履行义务,或因管理不严造成专项资金流失、挪用,不能及时足额发放的,按协议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第十三条对虚报、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并查实,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四条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名义借发放奖励扶助金之机,抵扣各类贷款、税费及其他费用或搭车收费。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8、第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或监督检查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六条冒领奖励扶助金的个人,由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退回已领取的奖励扶助金,并上缴奖励扶助资金专户。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人口计生委会同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作出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扩展阅读: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我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自202*年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人口计生委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
9、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规定的程序,精心组织,慎重实施,切实把奖励扶助制度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实施5年来,我县共有3485人次领取了奖励扶助金,下面,就我县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确保奖励扶助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加强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织,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人口计生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为奖励扶助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强化措施,进一步细
10、化和明确工作责任。县人口计生委专门明确了一名副主任分管此项工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了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乡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了“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列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县政府把奖扶制度开展情况纳入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并签订了责任书,对于在奖励扶助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奖励扶助对象摸底调查与资格确认工作。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是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为了能够保证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工作的准确、高效和公平
11、公正,县、乡人口计生部门坚持“严格细致、不漏不冒”的原则,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根据奖励扶助工作时间进度表的要求,按照个人申报、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确认、市级抽查的“三榜四级”等程序进行。县人口计生委抽调业务骨干30余名组建专门核查队伍,由班子成员带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各乡镇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了全员审核,并严格责任,按照“谁调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确认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终身问责制。为了减少误差,统一口径,各级对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条件的请示,县人口计生委明确一律由政策法规室(202*年专门成立了奖励扶助室,全面负责奖励扶
12、助工作)进行答复,从而减少了工作中的误差。同时,为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县、乡两级均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各村也设立了举报箱,建立健全投诉渠道,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截止目前,未接到一例群众投诉。按照上级规定,每年1月起,对新增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已享受对象年审和达到50周岁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工作同步进行。1、摸底调查(1月31日前完成)乡村调查摸底。乡、村级计生专干以50周岁以上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逐村逐户对新增目标人群进行调查摸底。同时,以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系统)中49周岁以上的个案信息为基础资料,对本年度达到50周岁的奖励扶助目标人群进行摸底登记,填写安徽省农
13、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表。2、本人申请(1月31日前完成)本人填表申请。凡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格条件,并要求进入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程序的人,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个人申请表,提出申请,并由本人在姓名上按手印。3、村级评议(2月28日前完成)村(居)计生协理事会和村(居)民代表评议。分别或联席召开村(居)计生协理事会和村(居)民代表会议,邀请熟悉情况的知情人、“五老”会员参加,对申请人在个人申请表中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及奖励扶助资格条件逐人逐项进行评议,如实在村级评议表上记录评议内容、过程及结果。村(居)两委调查审议。村(居)两委根据群众评议结果,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
14、上,讨论提出拟上报奖励扶助对象名单。之后,由村(居)计生专干协助申请人填写申报表,一式三份,贴申请人本人近照。第一榜公示。将拟上报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及基本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10天。对公示有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重新调查审议,不符合条件的必须入户告知本人,做好解释工作。对公示无异议的,由村(居)委会主任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公章,连同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及个人申请表、村级评议表报乡(镇)计生办。4、乡级审核(3月20日前完成)乡(镇)计生办初审。乡(镇)计生办根据奖励扶助对象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等,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入户见面和走访调查。由两名以上乡(镇)干部和计生
15、办工作人员入户与申请人见面,调查核实情况。同时,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向其他人了解、核实情况,至少要有两名以上与申请人年龄相近的老邻居或知情者签字证明。如实在乡级见面调查表上记录。已享受对象年审工作由村(居)委会对其进行逐户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报乡镇计生办,乡镇计生办组织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将年审退出对象名单在村、组分别公示10天以上,退出情况报县人口计生委。往年已确认的奖扶对象,在本年度死亡的,本年度可以发放奖扶金,次年作退出处理。本年度新增的奖扶对象,在资金发放之前死亡的,当年可享受奖扶金,次年作退出处理。乡(镇)审核小组审核。乡(镇)组成审核组,根据入户见面调查和群众走访座谈等情况,对申请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部分 计划生育 家庭 奖励 扶助 制度 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