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车的故事》读书笔记.doc
《《雷锋车的故事》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锋车的故事》读书笔记.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雷锋车的故事读书笔记第一篇:雷锋车的故事读后感雷锋车的故事读后感新学期开始,学校给我们布置了网络读书写读后感的作业。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从网上搜索到雷锋车的故事。读了这本书我被其中的故事深深感动,连云港的雷锋车阿姨们几十年如一日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一心为民。读到一面特别得旗帜,这一篇我很感动。写的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和家里人赌气,一气之下带着一些钱往老家走,谁知道到了连云港市就没有钱了,想回家却没钱买票。差点自杀。写信请车上的阿姨带到爸爸公司。阿姨们帮助她联系到他爸爸,帮她解决了困难。这个少女遇到了她们这群热心的人,救了一条命。如果没人关心,这个生命可能就没了。我很佩服这些雷锋车手们,她们
2、的精神感动了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作一点贡献,热心胡帮助有困难的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的。三年级:chenshuyi202*第二篇:雷锋车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车 的故事读后感读了雷锋车的故事,对我的震撼很大。故事说 “雷锋车”组49年来发生的真人真事为题材,通过简单而朴实的话语讲述着“雷锋车”组一桩桩做好事不求回报的故事,温暖他人的同时也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说起雷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雷锋是一名孤儿,因为身边的人给了他无尽的关怀,使他做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雷锋以不平凡的一生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的精神也培育了一代又一
3、代新人。这些雷锋车手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书的目录中,一个个感人事迹的标题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些美好的内容往往让人感动地不禁潸然泪下。当我看到一半时,不禁思绪万千,当今社会依然有那么多的好人,有那么多感人的事迹,无不充满了雷锋精神。当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时。我的内心就像喝完了一杯热饮一般暖暖的。雷锋车手们做了好事无数件,却并不因此而骄傲,也不因此而得意。我想,他们心中永远记着雷锋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去。 当你不小心摔倒时, 后会有人伸出援手; 当你遇到难题时,会有人为你解答;当你遇到歹徒时,有人会挺身而出?看完
4、以后我就想当一个人设身处地的站在需要被帮助人的角度上,就能体会到这种酸楚与感动。雷锋精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每个人多献出一点爱心,常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个世界将变的更加美好。第三篇:“雷锋车“的故事读后感“雷锋车“的故事读后感灌云县同兴中心小学六(3)班王璐玥我最近看了一本让我感触万分的书“雷锋车”的故事。我从中了解到“雷锋车”组是由一批批普通女工组成的,是一直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学雷锋模范群体,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1963年以来,“雷锋车”组5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学雷锋,先后500多位“雷锋车手”倾情奉程17多万公里,免费运送旅客26万人次,行包22万余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
5、时期“大爱连云”的港城精神。这本书中的许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急救老司机连云港人真好、我看到太阳了、真假雷锋车洋车手安娜等。我觉得“雷锋车”组最大的动力来自雷锋精神的感召,最打动人心的是车手们的真情付出,最难得的是近半个世纪始终如一的坚守,最可贵的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让我们一起掀起学习宣传“雷锋车”组活动的蓬勃热潮,让我们一起掀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导老师:吴 艳第四篇:雷锋车的故事雷锋车的故事雷锋,永远有多远。“有在新浦汽车总站转乘的旅客,雷锋车为您提供免费服务!”类似这种普通的服务用语,已经在我们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回响了年。
6、在这年间,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以“雷锋车”为楷模,实实在在地得以传播。第一代“雷锋车”组的成员李保英说,年前的这个春天,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的第一代服务员在工作中发现,好多旅客要到多米外的火车站转车,而火车站的旅客又要到汽车站来转车,那个时候,汽车、火车的班次都比较少,很容易误车,特别是一些携带行李较多或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旅客。“当时全国都在学雷锋,但是我们想,光学不干不行。”岁的李保英说。于是她们几个服务员拿着三条小扁担和绳子,前往火车站接送旅客并为旅客免费运送行李,就像雷锋同志当年的雨夜送大娘、工地送砖瓦那样干了起来,后来车站领导专门为她们购置了一辆平板车,而这辆小板车,风里来
7、雨里去,送旅客至车站、到住地,就被旅客们亲切地称为“雷锋车”。颜怀英是一位大连工人。年夏天,岁的颜怀英在连云港转车的途中不慎摔倒,见此情景,车站服务员郝芳萍、沙常梅、董凤珍等立即把她抬上“雷锋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检查,颜怀英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必须马上手术。是“雷锋车”组服务员为她签了字,垫付了手术费,还特意炖了鸡汤、排骨汤并悉心照料。与颜怀英的经历相比,今年岁的单兴惠和“雷锋车”的缘分则是另一种传奇:他家四代他自己以及他母亲、儿子、孙子都在不同的时间受过“雷锋车”组的帮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重温和弘扬“雷锋车”精神,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在更广范围
8、内营造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良好风尚。 雷锋精神不是一时的,我们要代代传下去。改革开放之后更需要雷锋精神,它鼓励人们互相帮助,能够增加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新海高级中学高一(15)班张冰洁指导老师:杨亮第五篇:雷锋车的故事雷锋车的故事连云港市“雷锋车”组5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学雷锋,先后有500多位“雷锋车”手倾情投入,从木扁担、木板车到电瓶车,行程17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6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余件。她们默默奉献,为旅客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她们矢志坚守,演绎雷锋精神的代代传承;她们感动社会,汇聚“大爱连云”的道德力量,成为一面飘扬49年的学雷锋旗帜。“雷锋车”组先后走出两位
9、全国人大代表、56位全国服务标兵和省、市劳动模范,所在的新浦汽车总站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本站推荐:WW)锋先进集体”。一、最大的动力,是雷锋精神的感召1963年3月,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荡着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年轻姑娘们的心,一群普通车站女工满怀激情投入到学雷锋的大潮中去,做了数不清的好人好事,释放出巨大的道德能量。第一代“雷锋车”手朱秋霞说,姐妹们爱不释手地学习雷锋日记,感到雷锋的精神很伟大,但做的事情很平凡,我们完全可以学。当时,新浦汽车总站相距火车站一里多路,携带行李较多的老弱病残旅客转乘困难。我们先是用3根扁担,后来购置了一辆平板车
10、,每天到火车站义务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雷锋车”。“雷锋车”手风雨无阻接送旅客,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排忧解难。1964年春天,一对青年夫妇带着孩子从新疆来到连云港,晚上下火车没有到赣榆班车。郭兰凤主动为他们当向导,把一家三口送到旅馆安顿好,又跑回家炒了菜、拿了饼给他们吃。一个从山东临沭来的小姑娘在车站急得痛哭:身患绝症的父亲希望吃到咸鳓鱼,专门到连云港来也没买着。“雷锋车”手们托亲戚找朋友帮忙买到了。小姑娘一家万分感激,她按照父亲遗嘱,背着妈妈炒好的一大袋花生,专程前来感谢。1972年,李保英正处于哺乳期,在候车室听到旅客的婴儿饿得哇哇哭,心里疼得慌,就情不自禁地替孩子哺乳。不幸的是,一次因喂旅
11、客的病儿,使自己的孩子染上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李保英说,作为母亲,每当人们提起这事,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转,感到对不起儿子。49年来,这样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盖莉慧、朱芬及时将候车的临产孕妇送往医院,并像家人般地准备奶粉、奶瓶、小衣服,直到婴儿呱呱落地;滕士花、史朝荣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外地女青年员润霞格外关照,一勺勺耐心地喂她不含葱姜的馄饨、不加糖的荷包蛋。车手们以雷锋为榜样,把旅客当亲人,春节饺子、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时常让滞留车站的旅客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一群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 49年来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句诺言:“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锤炼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锋车的故事 雷锋车 故事 读书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