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思考泰安市教学研究室(泰安市青年路中段117-3号)(271000)齐玉和202*年4月12至14日,泰安市举行了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评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中第二节化学方程式和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各个单位选送的22位参赛选手各展风采,学生积极参与,把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单位的课堂教学的成果展现在学生和老师们面前,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师生之间心灵交流、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合作探究,实现了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
2、发展。参赛教师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笔者作为评委之一,亲历了全部过程,纵观22节课,有喜有忧,喜的是老师们强烈的改革意识、热情的工作态度、努力进取的精神等等都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看到有很多需要探讨和商榷的地方,在这里把个人听课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共大家参考。一、情景创设关于教学情景创设教师们都有共识,在新课导入、知识过渡、问题衔接等方面都注意到创设问题情境,但是老师们所创设的情景的效果各不相同,有的教学情境能紧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给学生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跃跃欲试。而有的教学情景创设不能结合实际教学,单纯的孤立的图
3、片或视频和教学内容结合不协调,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给人画蛇添足之感。二、问题意识思维来源于疑惑,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教学过程中把知识问题化,利用问题或问题组引导学生学习还有不足。如关于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主动学习。问题1: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若现在需2kg氢气,问需要多少千克的水完全分解才能得到(2H2O通电2H2+O2)?请你根据已有
4、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可以用学习过的知识-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解决这个问题。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水中所有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因此可以利用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一方法来逆向求得所需水的质量。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问题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分解来制取氧气,能否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和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解得到的氧气的质量(2H2O2催化剂2H2O+O2)?分析:若是物质中某元素没有完全转化为期待的产品,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所得到的产物就是错误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
5、个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既衔接上一个问题,又为下面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上述的两个问题,把相关知识问题化,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三、教材处理“教”教材,出发点是传授,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是,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同步发展,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在新课程中,教材作为一种“范本”,已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了,教师不光是解读教材,而是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向外延伸辐射,使教材举一反三,成为“知识链”。“教”教材是教书,用教材“教”是教人,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
6、求。但是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还是很强,很多时候根据教材的内容呈现顺序,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取舍。有的老师在化学方程式一节中介绍了很多种配平的方法,在新授课中过多的介绍一些陌生的方法,学生不容易接受,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如:第二节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可以在复习上一节课质量守恒定律,特别是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来解释这一事实(原子的“三不变”)的基础上,展开化学方程式内容的教学。不妨设计如下问题。问题1:根据你所了解的化学知识,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地表示碳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分析:学生很容易结合教材找
7、到只有C+O2点燃CO2才是唯一的简明、科学的表示方法。问题2:你所找到的表示方法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问题3:现有表示水分解的式子:H2OH2+O2通电你认为上述式子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吗?如果不能尝试一下如何在这个式子中体现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上述三个问题很自然地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这样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又得到了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顺理成章展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四、难点突破从听课的情况看,对于这两节内容部分老师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教材,教材专家的编写意图没有领会,教学的难点不能突破,所以教学的效果打了折扣。第二节化学方程式,教学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而教学难点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重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如何使学生建立起物质的相对质量与实际质量的关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关系。第二节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这节课的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很多老师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上,练习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无可厚非,但是时间用的过多,导致后来不能明确的让学生理解并得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难点没有突破,仓促结束,为下一节的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留下了学习障碍。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优质课 评选活动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