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着眼稳定抓队伍创建平安构和谐*两年多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八个上新台阶”、“七个不发生”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政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突出的工作来抓,使全县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得到切实加强,
2、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政法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提出三个要求当前,*和全国各地一样,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我们建立了政法队伍建设例会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政法队伍建设工作。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县政法系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在全县政法队伍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切实加强县委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县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
3、、亲自过问政法工作,并经常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政法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政法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倾斜,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政法队伍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主要力量,要完成时代赋予政法机关的神圣使命,必须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因此,我们结合*的实际,对政法队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1、从思想建设上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强化正面教育和灌输,坚持用现代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政法队伍的公正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诚心诚意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
4、县政法干警中开展了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一村一警包维护稳定、每人每年做十件好事等活动,从而使政法队伍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2、从履行职能上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握干警的思想和行为规律,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上下功夫,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营造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求政法队伍切实转变职能,树立为基层服务的观念,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保障向基层倾斜,警力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政法各项工作中,做到
5、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工作平台延伸到基层、到办案,使85%的警力下沉到社区、村屯,全面履行职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3、从服务大局上对政法队伍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利益纠纷、保障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是政法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求政法队伍必须始终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思想意识,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找准改革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按照保障有力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组织开展“联合大接访”、“政法干警便民利民服务日”和机关干部下访等活动,增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敏感性,对
6、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如:*电站和*电站库区移民、*厂改制的工人身份置换、*茶场与当地群众引起土地纠纷等信访突出问题,由于我们抓好排查,提前介入,及时化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排查和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二、发挥三个作用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作用的体现和发挥,需要政法队伍切实根植执法为民思想,不断满足群众求公平正义、求安全稳定的愿望和要求。我们注重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职能作用。1、发挥县委政法委“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能作用。在抓工作上我们对政法委工作放手放权,让他们在工作上有良好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干部的培养、提拔、调配、使用上,要求组织部门考核政法
7、干部要与政法委共同进行,从而使政法委协管干部的职能有了具体可操作性,较好地发挥了政法委对政法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作用,做到了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在政法委的协调下,政法各部门关系融洽,形成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使政法、维稳、综治、处邪等工作创新开展。2、发挥公、检、法、司领导班子的作用。政法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领导班子建设,我们注重配齐配强领导班子,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集中政法部门各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的作用。如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还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和重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治安案件的查处力度和治安乱点、重点的综合治理力度;检察机关依法批准公安机关
8、提请逮捕的各类刑事案件,及时审查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审判机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公正地审判各类案件,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行政机关精心制作了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宣传牌,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司法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由于政法各部门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形成了强大的防范和打击合力。如在对*邪教组织的处置工作中,公、检、法、司等政法干警60多人联合出警,使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和打击。3、发挥政法干警的作用。立足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推行“战训合一,防范预警,日常专业技能培训,实战技能演练”的做法,让政法干警练就过硬本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如在*乡发生的
9、山洪灾害搜救工作中,由于反应迅速、搜救及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搜救工作任务。在全县广大政法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实现了“三个下降、六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三、解决三个问题1、解决政法干警的思想作风问题。开展政法工作,经常要与违法犯罪分子打交道,干警容易受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影响,要使广大政法干警在市场经济复杂的形势下,不断抵制不良风气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进行艰苦奋斗、甘于清贫的思想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认真解决好政法队伍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等问题,使之端正了政法队伍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清正廉洁。全县广大政法干警建立起了一道牢固的反
10、腐倡廉思想防线,防止了各种徇私枉法案件的发生。目前,无一名干警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同时,以“学教”活动为载体,采取鼓励政法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司法考试,选送政法干警外出学习等方式,让政法干警切实加强学习,力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广大干警在学习和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全面提高了全体干警的综合素质。2、解决干警的政治待遇问题。一是组织专人对干警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工作成绩、遵纪守法情况进行平时考核和年终综合考察,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岗位去留和评定优秀挂钩,*年*月,提拔任用政法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名,激发了政法干警勤奋工作、勇创佳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
11、是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政策,按照上级的要求,将政法经费保障按三类标准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发放了民警最新警衔津贴,民警岗位津贴由原来的30元/月人提高到180元/月人。三是坚持每年召开政法综治表彰大会,对在政法综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十佳干警”进行表彰奖励,切实做到了对政法干警在政治上关心、经济上照顾、生活上关怀,进一步调动了政法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解决经费保障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政法部门机关建设,将政法部门机关经费保障问题摆在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将政法部门的装备、基础建设项目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安排政法部门
12、经费,并分步实施。两年多来,县财政共投入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法院“五化”建设、检察院“四化”建设和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等各项经费,共*多万元。总之,通过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使政法队伍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勤政务实,开拓进取,整体面貌有了新变化,执法水平有了新提高,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两年多来,分别荣获了区、市授予的“全区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集体一等功单位”等*余项荣誉称号。我们虽然在强化政法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政法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扩展阅读:政法稳定经验交流材
13、料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浦东新区大力推进法进社区工作浦东新区法宣办为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指示精神,新区司法局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六进社区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素质、加强服务、注重实效为工作目标,以四个一工程为抓手(设立一个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制作一个宣传画廊、编印一本法进社区便民手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进社区活动,使法进社区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有保证、工作有依托、对象有区别、内涵有延伸的新局面。一、整合资源,构建法进社区组织体系(一)健全组织机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区委、区
14、政府对法进社区给予了高度重视,指示在六进社区工作中要把法进社区放在突出位来抓,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提高认识,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主动地推动此项工作。为了加强对法进社区工作的领导,新区司法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由浦东新区文明办、综治办、城工委、农工委、司法局、法宣办等单位组成的法进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法进社区的相关工作;司法局负责日常管理;各街镇明确责任部门,确定专人负责,从而形成了联席会议、日常管理工作小组、街镇责任部门的三级组织体系,使法进社区工作在组织体系上得到了保障。(二)在街镇社区建立法律志愿者队伍。为了有效推进法进社区工作,新区司法局积极挖掘街镇社区的法律人才资源
15、,大力发展法律志愿者,在每个街镇社区都建立了一支法律志愿者队伍。这些法律志愿者专业上有特长、工作上有经验、服务上有热情。例如,居住在金杨新村街道的42名在职及离、退休的政法部门干部,组成了街道一级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他们每月定期到社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地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许多街镇在暑期还发动法律院校的大学生组成法律志愿者,到街镇社区宣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咨询,进行法律援助,使他们成为法律志愿者队伍的有益补充。二、拓展功能,推进法进社区机制建设(一)建设法进社区的物质载体。202*年,根据市政府关于建立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下称窗口)实事项目的要求,新区司法局会同新区信访办,结合新区实际情况,
16、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窗口建设工作。新区区委、区政府对窗口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从财政划拨了94万元专项经费。202*年年底,新区24个街镇都建立了一个窗口,为法进社区提供了有效的物质载体。(二)健全面向街镇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职能。窗口融信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协办公证、安帮教、12348法律热线、法律援助等职能为一体,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服务功能,且设在街镇社区,贴近居民,居民们的一般法律需求都可以在窗口得到满足。同时,为了加强面向街镇社区的法制宣传,新区司法局和各街镇共同出资,在24个街镇建造了标准化的法制宣传画廊,在各村(居)委、小区设立了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的法制宣传栏共850个。
17、(三)建立内部协调配合、上下管道畅通、横向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窗口的各个部门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优化了整体工作效能。如窗口在日常接待咨询中,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子,就及时交由矛盾调解分中心处理,防止矛盾激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就及时交由法援分中心办理,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局面。窗口的各项法律服务职能与新区对应机构紧密配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对涉及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纠纷,及时交由新区司法调解中心办理;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引导其到新区法援中心办理申请手续,并由新区法援中心指派该窗口给予法律援助;遇到应由律师、公证提供服务的情况,就联系移送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办理。新区司
18、法局还把窗口的一些法律服务业务与司法行政系统以外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推进法进社区工作。如,新区司法局通过窗口,加强与街镇警署的合作,实现110司法、公安联动,共同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三、区别对象,提高法进社区工作实效(一)解决普遍性问题,指引居民寻求法律解决途径。为了解决社区各个层面居民遇到问题怎么办、找谁办这个普遍性问题,使他们掌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新区司法局会同新区政法系统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编印了浦东新区法律进社区便民手册,使居民群众对寻求法律服务的途径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目前已有13万册分发至社区各个家庭。新区司法局将在四五普法期间印发40万册,达到户均一册,使便民手册成
19、为新区居民的法律导航灯。(二)提高工作针对性,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新区广大弱势群体居民都分散在各个社区,要使更多的弱势群体进入工作视野,就必须把法律援助推进社区。因此新区司法局坚持因人制宜,将新区法援中心的工作重心下移,把法律援助的代理申请与初步审核权下放至窗口,并指派窗口实施法律援助,使社区群众能就近得到方便快捷的法援服务,同时也使法进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大胆探索,延伸法进社区工作内涵(一)社区人民调解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基层调解队伍是一支活跃在社区,共同参与法进社区工作的生力军。202*年,全区基层调解组织共受理民间纠纷8631起,调结8576起,调结率为994%,防止
20、因民间纠纷引起自杀和民转刑案件58起,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的社会稳定。新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新时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解机制和手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里有关精神,指导各街镇设立人民调解庭、聘请首席人民调解员。目前新区每个街镇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庭,共聘任了71名首席人民调解员,均由社区中具有较高威望、较强协调能力的社区居民组成,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法进社区的参与度。近一年来,首席人民调解员化解了大量疑难、复杂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报道的梅园街道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等,就是由社区中首席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的。(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社区服务职能得到强化。为认真贯彻实施司法部的管
21、理规章,新区司法局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其面向基层、面向街镇社区、面向群众的服务方向和为本街镇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的工作重点,使新区各基层法律服务所紧紧依托窗口,充分发挥其贴近社区、服务便利、收费低廉的特点和懂法律、善调解的特长,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各项便民利民的法律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两年来,各街镇基层法律服务所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13000余起,为低收入人员和弱势群体免费办理各类法援案件300余起。(三)律师工作开始向社区延伸。新区司法局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提高对法律服务社会效益的认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推动律师服务
22、向街镇社区延伸,提高了街镇社区法律服务的层次。一是动员律师为本人居住的街镇社区提供法律服务。通过接受居民诉讼代理、担任法律顾问、义务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面向街镇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受到街镇社区和居民的欢迎和称赞。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张华律师主动为其居住社区内的养老院和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法律服务。二是组织律师事务所为办公地所在的街镇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使律师事务所成为所在社区的法律服务中心,为社区企业、学校、机关提供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开设普法讲座。如律和理律师事务所积极担任潍坊街道工会法律顾问工作,为工会审核法律文书。三是按照律师法的规定,动员、组织律师积极参与街镇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202*年
23、以来,全区律师免费为街镇社区贫弱群体代理刑、民事案件1081件,接受法律咨询17600多人次,为切实保护贫弱群体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心理矫治工作引入司法信访综合窗口服务。随着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因素的急剧变化,人的心理问题愈来愈突出,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都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窗口的建立,为社区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了有形依托。新区司法局将心理矫治工作积极引入窗口,按照心理规则,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疏通和引导,形成法律引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手段,缓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社区青年、缠访人员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突出时代内涵和徐汇特色与时俱进地推进社区法治建设徐汇区法宣办进
24、入四五普法以来,徐汇区充分发挥前三个五年普法和十年依法治区积淀的基础优势,逐步探索建设法治化社区的新路子,努力为构筑法治化城区夯实支撑点。两年多来,我们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原则,以推进社区普法依法治理为抓手,在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完善社区管理的法治体系和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实践。一、以机制建设为核心,构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为使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真正收到实效,我们结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构筑了党委领导,政府(办事处)组织实施、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格局。一是建立领导机制。由区依法治区办和区法宣办等联合发文
25、要求,各街道、镇成立了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党委会和行政办公会的重要议程,定期研究、部署,对遇到紧急和突发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二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法宣办制定下发了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提出社区成员法律素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基层民主自治程度有明显提高等总体目标;各街道、镇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制定了细化的年度计划,并进行目标分解,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区法宣办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考评制度,半年一次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与绩效考评。同时,完善外部监督和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并注
26、重运用问卷调查和社会调研等形式,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介工作的实际效果,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改进工作,促进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三是建立示范机制。开展了建设法治化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始在田林街道、康健街道进行试点,通过指导试点单位联系实际,狠抓落实,培养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面上法治化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二、以优化法宣效能为抓手,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市民。我区始终将以民为本的原则作为开展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法治理念和意识渗透为着力点,从方式创新、功能转换等方面优化社区法宣工作效能,将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作为社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精神文明建
27、设的重要抓手。首先,采用分类工作方法,重视重点群体的示范效益,以提高重点群体的法律素质带动全民法律素质的提升。如:在各街道(镇)普遍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学法日制度以及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学法讲座制度,并组织收看法制宣传录像、旁听法院庭审、参观法制教育展览等,为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自学提供便利;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编印与发放宣传资料,并以居委干部换届选举为契机,举办新任居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加大对居委调解干部培训考试的力度;区法宣办与区民政局联合制定下发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意见,进一步将社区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与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市民法制学校,利用寒暑假对社区
28、内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聘请法官、律师组成青少年法制宣讲团,到社区中的中小学开设法制讲座,并广泛开展模拟法庭、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千校百万外来人员法制培训,采取电化教育的模式,坚持经培训考试后发暂住证的制度,对进入辖区的成建制单位主要负责人、部门管理人员等,实行了集中培训教育。其次,转变传统的法制宣传理念,逐步实现从教育型宣传向服务型宣传功能的转换。我们从社区成员的角度出发,捕捉社区成员关注的热点,主动争取社区成员对法制宣传工作的回应,在提供服务的内容上,让社区成员熟悉各类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让社区成员在自主选择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汲取法律知识,使其能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需要法律
29、帮助时找到正确的救济途径,引导人们依法评价自身行为价值、依法预测相互行为后果,达到既定的宣传目标。自202*年起,区法宣办每年向全区13个街道(镇)居民赠送50000册社区法律服务小册子,并在宣传内容和体例上作了较大调整,从以宣传法律知识为主转变为提供常用法律知识与指引法律救济途径并重,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各街道(镇)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张律师接待日、周律师信箱、法律咨询站、法律咨询夜门诊等,并充分利用法律服务所的资源优势,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居委干部、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与法律帮助等。202*年我区全面推进了律师事务所与各街道(镇)签约活动,律师事务所作为街道(镇)的义务法律顾问,定期参加司法
30、、信访综合服务窗口接待,并为居民群众提供了菜单式的法制报告服务;同时在13个街道(镇)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分中心,实现对社区内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全覆盖,并建立了由1000余人组成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第三,创新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徐汇社区法律文化的良好底蕴。各街道(镇)抓住重要节点先后举办了模拟法庭、法制灯谜会、居住在社区内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竞赛、百名少年儿童绘画、书写格言宣传轨道交通法规等颇具新意、自主参与性较强的大型法制宣传、法制文艺演出等活动,努力实现法制宣传由单向式向互动式,由独立型向整合型的转变;区法宣办还要求各街(镇)根据地区特色,形成各自的亮点和独特
31、的载体,如开展法制楼组的创建评比、组织老年人学法小组、开辟法制广场、举办法律进社区专题研讨会等。我们还开展了社区法治大家谈活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依法治理的积极性。第四,注重社区法制宣传的实效,开展市民法律素质的评估工作。在去年开展社区法制宣传工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区法宣办将市民法律素质评估作为推进法治化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拟定了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估工作方案,以科学量化的指标对全区公民的法律素质进行评估,改变过去只注重成本投入,忽视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主体的素质提高作为评判社区法制宣传工作优劣的标准,并引导社区法制宣传工作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更快的发展。三、以打造区域法治政府为着力点
32、,推进社区法治和基层民主建设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各街道、镇以加快建设高效、透明、职业化政府为己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法律交给人民,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社区管理的能级,在构建法治化社区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方面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有益尝试。第一,建立两级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在区司法局组织律师事务所定向签约为各街道、镇提供法律服务的推动下,街道(镇)、居委会正式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并制定了周四领导干部接待日律师陪同制度和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和论证制度。在治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市容环境、执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依法规范了决策和行政
33、行为。第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执法效能。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管理的综合效能,区有关部门配合田林街道创设了多网协同网格化管理模式,即在街道办事处的牵头组织、统一协调下,整合执法资源,将社区中的公安、城管、市容、卫生、工商等部门的执法力量按划定的网格区域统一配、执法,并建立工作例会、信息反馈和评议监督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协调解决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通报信息和情况,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并制定多网协同网络图和工作手册强化管理。这一体制避免了多头执法、交叉管理的现象,增强了社区综合管理力量,节约管理与执法的成本,消除了执法和管理的盲点,提高了综合执法的效能,同时也提高了解决社区突发事件的能力。
34、在防治非典以及集中整治市级顽症地区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田林周沈巷农夹居地区整治还获得了202*年市整治工作第一名。第三,运用民主听证会和协调会,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各街道在指导居民制定居民公约、楼组公约、小区自治章程等基础上,积极运用民主听证会和协调会的形式,就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大问题听取居民的意见,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协商,由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如对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的问题,居民中有不同意见,小区居委牵头组织了民主听证会,业委会、物业及居民等都派代表参与评议,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意见,较好的维护了各方居民的利益。又如在建设公益设施等社区公共事务中,召开协调会,由当事的单位、个人提出意见和主
35、张及依据,进行沟通,把与居民直接有关的公共事务交给居民自己决定,促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我区康健街道还为化解一起长达7年的邻里滴水纠纷,召开有50多位居民参加的调解听证评议会,并发放听证评议表,运用社会公论化解了矛盾,经宣传推广这一经验,又成功的化解了类似的一批老大难纠纷,维护了社区的稳定。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卢湾区法宣办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目标。卢湾区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社区法制建设,推进社区依法自治过程中,以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决议为抓手,积极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工程作
36、用,始终把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作为方向,努力推进社区依法治理。我们在社区依法治理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创新普法宣传理念提高社区公民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充满活力,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同样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中,在理念上,注重引导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使公民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在内容上,注重宣传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形式上,把握广泛性,注意针对性;在方法上,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结合,着力于公民运用法律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着眼于为社区依法治理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开
37、展法律进社区进家庭的活动。在三五普法期间,卢湾区就广泛开展了法律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我们坚持以社区为载体,以人为本,以普及公民法律常识为内容,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开通法律热线电话和法律网站以及创办市民法制学校、社区法制沙龙等十多种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或载体,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同时在全区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设立一个法律服务信箱;开辟一块法制宣传园地;每月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活动;建立一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向每户居民赠送一本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法律读本。使得社区群众学法用法热情不断提高。(二)拓展社区普法的新途径。四五普法期间,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新变化,我们不断创新社区法制宣传
38、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一是拓宽公众获取法律信息的渠道。在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居委设普法资料自取箱,提供最新、最快的法律资讯,满足居民之所需,并形成网络化布局。二是编印法律服务一点通6000册送到社区。这本小册子解答了老百姓最常遇到的涉法问题,并将全区法律服务机构汇编其中,方便老百姓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三是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在区有线电视中心开设了法治纵横专题节目,每月二期。栏目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用群众熟悉的语言,生动活泼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极大地激发了社区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栏目内容生动鲜活,收视率居高不下,成为一档品牌法制栏目。去年12月,我们建立
39、了全市区县中首家独立的法制宣传网站卢湾法治网,设社区法治栏目,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定期编印卢湾法治宣传手册,内容面向社区群众,针对性强,特色明显,成为社区工作者必备的宣传资料。同时,发挥社区网校、社区法制学校、社区法制沙龙等作用,加大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三)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环节,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我们坚持依法治理社区与以德治理社区紧密结合,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寓于精神文明建设中,通过开展文明小区、无毒社区、文明楼组等活动,促进社区公德、家庭美德在各个层面的形成,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
40、法律素质。我们积极探索社区文明建设新载体,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倡导和支持居委会建立各种类型的居民公约,激发居民群众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主人翁意识。全区实施居民公约覆盖面达90%以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4个街道社区居民公约、75个小区居民公约和47个楼组居民公约。制定了卢湾区社区居民道德建设指标体系,设计了社区居民道德自测表,组织居民开展自测。在全区形成以居民为主体,自评为形式,自律为目标的道德建设机制。目前,全区已有3个街道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123个小区被评为市、区级文明小区(其中市级文明小区31个、区级文明小区92个),全区70%以上的居民居住
41、在文明小区。二、拓宽法进社区渠道,营造社区依法治理氛围社区法治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根据现阶段社区成员的状况,从深化法律服务、扩大法制宣传入手,营造法治氛围,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大服务结合起来,坚持拓宽法进社区的渠道,探索和建立了促进社区依法治理的几种载体。(一)法律服务延伸到社区。从1996年开始,我们就选派了政治、业务素质好并热心社区服务工作的执业律师,与全区各街道定点挂钩,经常深入社区,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到1999年,我们在全区普遍建立了由法官、律师、司法助理员组成的街道法律顾问室。去年,我们又组织了全区所有律师事务所
42、与街道结对签约,发挥律师在社区经济发展、城区管理、社会稳定、文明建设中的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作用。同时我们还在全区所有居委会建立了法律顾问小组。社区法律顾问深入社区,提供咨询服务,成为街道依法行政,居委依法自治离不开、少不了的坚强后盾。实践证明,在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有利于将社区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加强基层群众组织依法自我管理。此外,全区每个街道都建立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设了集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协办公证、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解决社区居民的涉法问题,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据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社区居民中882%认为综合
43、服务窗口是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而且100%的居民对综合服务窗口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二)法律援助落实到社区。我区于1996年10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两级法律援助网络,在区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同时4个街道设立分中心。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以来,我们一方面以专职法律服务工作者为骨干,充分发挥区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援助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街道法律服务人员为骨干,充分发挥街道法律援助分中心在非诉讼方面的综合优势,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联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三)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我们在各街道建立人民调解庭,聘请社区内懂法律,具有一定影响的同志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开庭调处社区内影响大,涉及
44、面广,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在社区建立了矛盾调处服务站,探索以社区服务的形式,强化与社区行政管理部门、政法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充分发挥社区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调处社区矛盾纠纷。我们建立了以居住在社区的政法干部和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700余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在业余时间热情为社区居民调解纠纷,把参与社区法律服务作为第二战场,对社区中遇到疑难杂症,从法律的角度参与会诊,出面调处纠纷,化解了不少社区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区五里桥街道法律志愿者队伍被评为上海市志愿者优秀服务队。(四)综合环境治理到社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开展依法专项治理,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水平,优化社区综合环境。
45、一是加大市容整治力度。近年来实施了还路与民的菜场入室工程,消灭马路菜场;拆除违章建筑817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无违法建筑区。二是加强小区综合管理,探索了物业专业化管理与社区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并作为政府实事在40个居民区开展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四保合一物业综合管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有11个住宅小区获全国优秀示范小区;14个小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物业管理小区。三是实行外来流动人员综合管理服务站,对外来人员的房屋租赁、治安问题、劳动务工、计划生育、缴纳税费、社区服务等实行统一管理,变单一为综合,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坚持普法与治理并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法贵在行,学法是前提,是条件,用法
46、是关键,是目的。我们在深入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社区依法治理活动。组织公民在参与民主政治中学法,在参与法治实践中用法,提高公民民主管理能力,提升社区自治功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完善民主自治制度。为了规范社区自治的有序运作,确保社区民主建设在制度保障下健康发展,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落实到基层。我们依照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社区实际,认真做好社区建章立制工作。先后制定了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实施办法、社区委员会工作章程、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居民区事务协商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为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拓展了空间,初步实现社
47、区工作规范化。(二)推行社区民主选举。为保证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我区已在40个居委会推行了直选,占全区居委会总数的488%,居民参选率达96%以上。街道和居委会每年分别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听取居民意见,并实行居民代表常任制,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情度和参与率。居委会直选范围的扩大和选举的成功,既激发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民主自治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居委会成员做好社区工作的责任感,又挖掘了社区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居委会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能力。(三)拓宽社区民主渠道。为进一步拓宽和畅通居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创新居民自治的模式,我们倡导居委会建立决策听证、矛盾协调、政务评议的三会制度,调动居民群众
48、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一是决策听证会,政府在社区实施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实事时,由居委会出面听取社区方方面面居民的意见,使政府知道居民在想什么,使居民知道政府在干什么。二是矛盾协调会,由居委会出面组织居民代表、矛盾当事人双方坐在一起,同时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的相关人员参加,给这种自主管理的方式予以实质上的支持。既提高了居委会的威信,减轻了政府压力,也使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三是评议会,由居委会组织群众对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在社区的基层单位履行职责、兑现承诺的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考察相关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依据之一。通过三会制度,使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
49、正落到实处。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实施社区依法治理,推进了我区两个文明的建设。我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我们将继续根据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使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能有一个新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完善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黄浦区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近年来,人民广场街道按照黄浦区委、区政府依法治区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地区特点,不断探索开展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努力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的水平。实践中,街道着重从机制建设入手,将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一、建立依法治理工作网络,明确责任范围在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了街道各个层面在普法依法治理中责任和治理重点。在街道层面,办事处重点抓好依法行政机制建设:一是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制定公开办事制度,办事处的行政职能、工作规则,一律公开并张榜告示,让前来办事的居民群众一目了然。二是健全依法办事制度。通过制定办事处工作人员工作纪律、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依法办事纳入对街道工作人员的考核范围。三是建立监督机制。街道定期约请政法、人大法工委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征询执法意见,聘请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