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小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语文课程小结大学语文课程小结淮南师范学院课程小结.课程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周朝生本(专)科本科使用教材、编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董庆生主编课程小结内容:(包含教学计划完成情况、重难点、学生掌握情况及教改建议等)一、课后阅读问题作为人文社科的大学语文课,课后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仅仅局限于课党上的两节课,时间是大为不够的,只能是择其要点,而大量的知识充实或资料储备,则要放在课后进行。所以课后的再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指导学生课后的阅读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我在课堂上要求他们重视图书馆,重视阅览室,多跑这些地方。但据我了解学生们课后阅读情况不一,有的学生重视这门学科,课后经常去图书馆借阅文科书籍,配合课
2、程的进行,如课程进行到苏轼辛弃疾,他们就借阅宋词、宋文、宋诗方面的书籍,如课程进行到陶渊明,他们就借阅些古诗文,尤其是田园诗来读。这些阅读巩固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或扩展了学生们的学习视野,对于他们的学习进步是十分重要。据我课后了解,有些学生确实这样做,而且做的很好,涉猎的知识甚至在某些方面不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但有些学生就缺乏这方面的自觉装订线.性,满足于这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这是很不对的。二、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问题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一,在同学们当中是一个现实问题,有的同学相当重视,每次上课按时来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注意听课,课后认真巩固、复习、思考问题,查阅资料,但有些同学
3、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够,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对于他们的专业起到的作用,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我加强课堂的点名手续,这样一来情况好多了,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他们这些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感到这门课的重要。我在课堂上于是也加强了对他们的提醒,指出这门课的重要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掌握,没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质,没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今后在工作上就会处处遇到问题,甚至写一篇东西也会感到困难,在大会上发个言,作个报告也会感到困难。理工科学生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将来也许连一个实验报告也写不出来,就是写出来也是文词不通,逻辑不通,别人也读不懂,这样一来怎么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在
4、课堂上,这些说了多次情况好一些,但问题毕竟存在,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些同学的提醒和要求。扩展阅读:大学语文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大学语文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本次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精彩地讲课,与同行进行广泛地交流,使我对如何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科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得到极大的启示。以下就三天听课内容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把好学科定位,定好培养目标。李瑞山教学授鲜明地提出了大学语文的本质是“高等母语教育”的论断。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人们给大学语文承担了太多的重负,以为大学语文是个大全,除了要履行工具性的任务外,还必须具有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教育、美育
5、的功能。学科的定位太高,目标实现不了,功能要求面面俱到,结果不勘重负,大学语文沦为四不象的边缘学科。因此,必须守正出新,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本次培训中,李瑞山、陈洪教授提出大学语文是“高等母语教育”,“根系民族文化、根植中文学科”的观点,给出了大学语文准确的学科定位。只有教育目标、培养方向明确,才能使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选“好教材”,用“好文章”。本次培训中,周志强教授给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新理念:大学语文教材地编写要遵循一个“好文章”的思路,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来提高语文能力。“好文章”要讲究经典,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先人智慧
6、的结晶,思想的硕果,反映的是先贤哲人的生活与情感,虽然远离现实,年代久远,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消亡,仍然生生不息,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依然能成为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的范本。“好文章”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已发生了重大转型,许多文学研究者,将自已的研究视点,聚焦到日益变化的社会大潮中去,用全新的方式去阐释新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通俗歌曲、影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学等都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更新教学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文本体系。只有以“好教材”为依托,以“好文章”为核心,大学语文教学才能以丰富优秀的
7、民族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用“好方法”讲“好文章”。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盘活“教”与“学”的关系,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教师如果满堂灌,以一家之言强加于学生,而学生囿于教师权威的说教,缺乏学习的自主权,那么,大学语文的教学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无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大学语文文本的“好教法”是引导法。教师是导游,引领学生在文本的山山水水一路游去,碰到风光无限处可以驻足,指指点点,略作介绍,自己真认为好时也可以大叫一声“好”!但不要作定性地指导,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尤其不要重复别人的陈词滥调。而是引导学生用
8、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文本欣赏强调的是整体感受,不能脱离整体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首先,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味感受文本是美文,是好文章,然后教师才能在技术层面上指导学生去把握为什么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使学生从反面理解文本,教师也不能强求学生观点的归一。只有允许对文本理解的多样化,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参与,才能把“好文章”讲活。本次培训中,周志强教授现身说教,用十篇文章诠释了“好文章”的“好教法”。把教学方法用活了,用对了,教学相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用“新技术”“新手段”上好一堂课。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
9、一粉笔”,其局限性是课堂容量小,教师所讲受限,学生所学不多;教学形式单调,教师腻味,学生乏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成为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外的主要教学手段,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次培训中,冯大健博士给我们具体讲授了新技术条件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网络与建设、网络教学软件使用等知识,充分诠释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1.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信息,供广大师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地挑选,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提供了信息支持。2.新技术形式多样化,如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文本、视频,使教学信息处理多维化、集成化,大大丰富表现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促进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更为灵活,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天短暂的培训,使我有机会学习、借鉴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受益匪浅,我将把本次学习的收获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