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汤姆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教学过程:一、引读。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
2、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二、导
3、读。1、读书而有所感。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其实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汤姆,我也把我的感受写了出来,放在我的电脑中的共享e 盘里,请大家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我的电脑,也来看看老师心中的汤姆。2、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汤姆这个形象,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学教研版。三、精读当海盗去。1、谈完了对汤姆的印象,我们的同学其实对书中的情节更感兴趣,因为情节是小说的生命线。在书中最能引起
4、我们遐想的是哪一个情节呢?(当海盗去)那谁能立刻把这个片断的梗概写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呢?还是以论坛帖的形式。2、在这个片断中,汤姆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她会是什么呢?你读出来了吗?能否在网上找一幅图片把这个抽象的心愿直观地表达出来呢?(帖子)海盗。汤姆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当“海盗”。3、提到海盗,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骷髅旗和铁钩船长。我也找到一个有关海盗的电影片断;加勒比海盗。我们来看看汤姆的海盗是不是就是这种?播放电影片断。4、很显然,汤姆的海盗不是这种杀人放火的强盗。那他想当海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请将你的观点上传。5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汤姆的际遇,你将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呢?四、拓展。1、在这本书里
5、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论坛帖上传。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3、上网搜索网络中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资料。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南村小学 李桂兰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 析北大荒的秋天 语文 一课时 年级 三年级1、对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一定 很感兴趣。所以任其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阅读,通过阅读 感悟。但是三年级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很差,还需要老师的引导与 点拨。 2、三年级学生预习能力、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独立 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
6、能力、还需培养。 3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那种“大豆 摇铃千里金”的景象,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 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把自己的 自豪感融入朗读之中。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得美。2、 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 1 、 .学生预习,初读感受,北大荒景象得美。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2.、 课上通过学生品读感悟,形成阅读能力。 3 、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化难为易,高效学习。三、知识与技能1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7、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难点 2、 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1教学资源、有关北大荒秋天的录像。 、备查网址 百度 ”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一、 复习 1、 读词语 映照 挺拔 银灰 一碧如洗 燃烧 透明 金黄 热闹非凡 2、 指名读课文 3、 问:课文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还记得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吗? (学生谈)幻灯片播放再欣赏 过渡:看过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我们接着再去看看北大荒秋天的小河? 二、 精读课文 1、学习第 3 自然段。 指导看图:来到小河边,同学们最想做的是
8、什么?指名回答。老师真想用 摄相机拍下那么美的景色,要是老师拍下了,可缺少一个介绍的,谁愿意 帮忙?(学生谈)出示提纲:小河( ) ,如同( ) ,静静地躺在( ) 。 一群小鱼( )游过去, )水面顿时 ( 漾起了( ) 。 相机板书:清澈见底 理解“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 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导朗读和背诵。 谁能江“如同”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北大荒秋天小河的美 丽。 2、学习第 4 自然段。 默读第 4 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哪 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画出来。 指名回答。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哪几句话具体写“热闹非凡”
9、? 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二句这一句话中把“大豆、 高梁”当作什么写的?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 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理解第三句。出示;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指导朗读这句话。 小结:这一段作者先概括写:“原野热闹非凡“,然后通过写” 大豆、高梁、 榛树叶子“, 具体描写了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 表现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 练习朗读和背诵。 3、 学习第 5 自然段。 4、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
10、“、”草甸子“、”沉 甸甸“。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 22练读第 5 自然段。 5、 齐读第 6 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6、 读第 6 自然段。 教学活动 3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 齐声朗读课文。 2、 总结。 课文通过描写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 富饶的地方,表现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感情 四、作业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天空 透明的( ) ( )的小河 五彩的( ) ( )的原野 茫茫的( ) 2、 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 3、 背诵课文教学活动 43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