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扬州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夔:扬州慢.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姜夔:扬州慢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余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1、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2、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3、维扬:即
2、扬州。 4、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5、戍角:军中号角。 6、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 王风篇名。周平7、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 宗室宫庙,尽为禾黍 ,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 黍离 来表示亡国之痛。 8、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 淮左名都 。 9、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 10、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11、胡马窥江: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
3、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十六年。 12、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13、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14、杜郎: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 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15、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6、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7、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18、十四座,皆为可纪之名胜。见沈括梦溪笔谈
4、补笔谈。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 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见扬州画舫录 19、红药:芍药。 翻译: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着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现在却长满及彩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
5、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 豆蔻 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赏析: 扬州是古代的江南名城,素以繁华富丽而着称,是士大夫文人风流俊赏之地,唐代许多着名诗人都曾有过游历扬州的经历,曾写下了许多歌咏扬州城市风物人情的佳作。然而到了宋代,自金兵数次南侵之后,扬州城便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此词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开篇擒题,扬州是淮南的着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初次到扬州,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经过昔日春风骀荡的十里繁华旧境,到处长了青青野麦,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厌恶说到战火刀兵。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号角吹送着寒冷,传遍了整座空城。下片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到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纵有赞美 豆蔻 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也没有兴致表达当年的情思。以小杜诗境与扬州现境对比,自然高妙,浑化无迹。末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 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