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词曲复习PPT课件.ppt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词曲复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词曲复习PPT课件.ppt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古诗词曲知识梳理第 2 页一、野望一、野望唐唐王绩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歌主题【诗歌主题】此诗描写了萧瑟恬静的秋日暮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此诗描写了萧瑟恬静的秋日暮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第 3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
2、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举目四望,到处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灵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个画面灵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画面描述画面描述)第 4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江苏连云港中考)_,山山唯落晖。,山山唯落晖。2(2020江苏南京中考江苏
3、南京中考)相顾无相识,相顾无相识,_。3(2019山东威海中考山东威海中考)_,长歌怀采薇。,长歌怀采薇。4(2020浙江绍兴中考浙江绍兴中考)生活是诗生活是诗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树树皆秋色,_”。树树皆秋色树树皆秋色 长歌怀采薇长歌怀采薇 相顾无相识相顾无相识 山山唯落晖山山唯落晖 第 5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19广东广州中考广东广州中考)诗句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
4、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象。第 6 页2(2019广东广州中考广东广州中考)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析。尾联写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一起分享此刻尾联写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一起分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第 7 页3(2019山东泰安中考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5、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先。B首联的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依”。C颈联中的颈联中的“返返”与与“归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C 第 8 页二、黄鹤楼二、黄鹤楼唐唐崔颢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歌主题【诗歌主题】这首诗写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以及这首诗写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以及久客的思乡之情。久客的思乡之情。第 9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愁愁”字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字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
7、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画,画外余音。(情感情感)第 10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 ( 2 0 2 0 四 川 自 贡 中 考 ,四 川 自 贡 中 考 , 1 分分 )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_。2(2019海南中考海南中考)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_。3(2020浙江金华、丽水、义乌中考浙江金华、丽水、义乌中考)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黄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黄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昏
8、,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_?_”的感慨。的感慨。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 11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19黑龙江大庆中考黑龙江大庆中考)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以一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以一“愁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自己登临黄鹤楼的思乡
9、之情。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自己登临黄鹤楼的思乡之情。2想象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并用展现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第 12 页三、使至塞上三、使至塞上唐唐王维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
10、护在燕然。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主题【诗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挤出朝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权力中心的惆怅、孤独、抑郁等幽微难言的心情。廷权力中心的惆怅、孤独、抑郁等幽微难言的心情。第 13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绘苍凉奇丽之景。绘苍凉奇丽之景。“大大”写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写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孤孤”写出了边写出了边塞的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塞的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长”写出了诗人对横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贯
11、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圆”写出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写出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温暖,微带苍茫。“直直”写出了景物的单纯简净,直入人心。写出了景物的单纯简净,直入人心。(炼字、炼字、情感情感)第 14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20四川达州中考,四川达州中考,1分分)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_。2(2020四川南充中考,四川南充中考,1分分)_,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3(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分)萧关逢候骑,萧关逢候骑,_。4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
12、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的壮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 征蓬出汉塞征蓬出汉塞 都护在燕然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 第 15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19湖北鄂州中考湖北鄂州中考)这首诗的颈联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
13、方。一轮浑圆的伸向天空。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第 16 页2(2019湖北黄石中考湖北黄石中考)有人说有人说“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中的中的“归雁归雁”是诗是诗人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人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示例一:同意。一是因为诗人身处示例一:同意。一是因为诗人身处“胡天胡天”;二是因为诗人出使边;二是因为诗人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归雁”,以,以“归雁归雁”自比传达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示例二:不同意。此句是实写,
14、是诗人所见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示例二:不同意。此句是实写,是诗人所见的景象。的景象。第 17 页四、渡荆门送别四、渡荆门送别唐唐李白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歌主题【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年少远游、倜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傥不群的个性,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第 18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态真切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态真切地表现出来;地表现出来;“入入”字写出了长江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字写出了长江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之情。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之情。(炼字炼字)第 19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19四川达州中考,四川达州中考,1分分)月下飞天镜,月下飞天镜,_。2(2020山东滨州中考山东滨州中考)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入楚,过荆门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入楚,过荆门后,他用后,他用“_,_”的诗
16、句描摹水中圆月如的诗句描摹水中圆月如明镜、云霞变幻似蜃楼的美景,表现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真切地明镜、云霞变幻似蜃楼的美景,表现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真切地传达出他初见大平原时的新鲜和喜悦。传达出他初见大平原时的新鲜和喜悦。云生结海楼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云生结海楼 第 20 页3(2018四川南充中考,四川南充中考,2分分)李白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一诗中“_,_”两句与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流”意境相似。意境相似。4李白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子是:_
17、,_。山随平野尽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江入大荒流 仍怜故乡水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万里送行舟 第 21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 ( 2 0 1 8 四 川 巴 中 中 考 ,四 川 巴 中 中 考 , 2 分分 ) 这 首 诗 主 要 表 现 了 诗 人这 首 诗 主 要 表 现 了 诗 人_的感情。的感情。2(2018四川巴中中考,四川巴中中考,2分分)请对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
18、,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思乡思乡(怀乡怀乡) 第 22 页五、钱塘湖春行五、钱塘湖春行唐唐白居易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歌主题【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赏春的愉悦以及
19、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发了诗人赏春的愉悦以及对西湖的喜爱之情。第 23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描写春光这四句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的点睛之笔。用“早早”来来形容黄莺,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喜爱;一个形容黄莺,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喜爱;一个“争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啄”字,描写了燕子那字,描写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20、“渐欲渐欲”指渐渐就要,指渐渐就要,“才能才能”指刚刚能够,都表指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炼字、内容理解炼字、内容理解)第 24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2019湖南张家界中考湖南张家界中考)_,浅草才能没马,浅草才能没马蹄。蹄。2(2018海南中考海南中考)_,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3(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北贾亭西,_。乱花渐欲迷人眼乱花渐欲迷人眼 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 水面初平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 第 25 页4(2020安徽中考安徽中考)白居易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
21、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_,_。”5(2018四川巴中中考,四川巴中中考,2分分)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 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 26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2020湖北黄冈中考湖北黄冈中考)赏析本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赏析本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
22、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几处”,说明莺尚不多;,说明莺尚不多;“争暖树争暖树”,说明天气尚冷;,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谁家”,说,说明燕刚到且少;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啄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早早”(早到早到)、“新新”(刚来刚来)一起,透露出早春的勃勃生机。一起,透露出早春的勃勃生机。第 27 页2(2020湖北黄冈中考湖北黄冈中考)赏析本诗的尾联,分析它的抒情方式和所赏析本诗的尾联,分析它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表达的情感。尾联用直接抒情尾联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方式,抒发了诗人观赏
23、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 28 页六、庭中有奇树六、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诗歌主题【诗歌主题】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长期盼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第 29 页【佳句赏析【佳句赏析
24、】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馨香盈怀袖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炼字炼字)第 30 页【常考名句【常考名句】1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_。2此物何足贵?此物何足贵?_。3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诗歌主旨,表达对远行人的中以花寄情,揭示诗歌主旨,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思念的诗句是:_,_。4庭中有奇树庭
25、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却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诗句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却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诗句是:是:_,_。绿叶发华滋绿叶发华滋 但感别经时但感别经时 攀条折其荣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路远莫致之 第 31 页【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分析最后两句分析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所起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文 词曲 复习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