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政府预算编制与管理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与原则政府预算编制程序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政府预算编制与审批财政总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本章结构图本章结构图政府预算编制概念界定政府预算编制概念界定 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筹集和分配年度预算资金计划的活动,是对预算收支进行综合平衡的过程,他是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编制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政府预算能否顺实现。本节主要内容一、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二、预算编制的原则与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与依据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与依据第一节第一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与依据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与依据一 、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一)国家的法律
2、法规(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预算管理体制安排(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财政中长期规划(四)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六)历年收支规律(一)国家法律法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新预算法第三十二条 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决定或者制定行政措施,凡涉及增加或者减少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应当
3、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草案中作出相应安排。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预算安排新预算法第36条明确规定,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财政中长期规划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政府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财政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四)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
4、变化因素大部分的预算科目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编制时要以上一年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财税体制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对本年度预算收支指标进行综合测定,从而编制本年度的政府预算。(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主要是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二、预算编制的原则要求一般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等新预算法原则1、合理安排收支关系2、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财政政策相衔接3、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4、保留必要的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新预算法:第三十五条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5、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举借债务的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的债务,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注意: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新预算法)新预算法第三十四条 中
6、央一般公共预算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举借的债务实行余额管理,余额的规模不得超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限额。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保留必要的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本级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预备费是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增加的支出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周转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不足 新预算法第四十二条 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
7、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各部门、各单位上一年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程序本节主要内容一、政府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二、政府预算的编制流程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程序一、政府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一)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计和分析一般在下半年或第四季度初进行步骤:1、整理分析资料 2、预测本年度尚未执行月份收支的情况 3、计算本年度预算收支的预计完成数注意问题 1、前几个月的收支是否做到收入应收尽收,支出应拔尽拔 2、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有可能影响后几个月预算收支和财政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3、分析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二)修订预算收支科目
8、和预算表格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由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组成预算收支表格是预算收支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包括预算收支总表、预算收支明细表、基本数字表(三)拟定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在对本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进行预计分析的基础上,财政部门结合国家方针、政策等,拟定计划年度政府预算收支的控制指标或年度预算限额。(四)颁发编制预算草案的通知和具体规定为了保证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每年在政府预算编制之前,财政部根据有关规定颁发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规定通知。主要内容 1、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2、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 3、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基本法方和编制软件 4、预算报送的程序、预算报表报送的份
9、数和期限等单位提出预算建议数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单位编报正式预算财政部门批复预算二、政府预算的编制流程(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流程(二)部门预算编制总流程(以中央部门预算为例)(二)部门预算编制总流程(以中央部门预算为例)各时间点及主要参与方准备阶段:每年4-5月份,主要参与方为财政部和中央部门一上阶段:每年6-7月份,主要参与方为财政部和中央部门一下阶段:每年8-10月份,主要参与方为国务院、财政部和中央部门二上阶段:每年11-2月份,主要参与方为全国人大、国务院、财政部和中央部门二下阶段:每年3-5月份,主要参与方为财政部和中央部门部门预算编制总流程(以中央部门预算为例)一上一下二下二
10、上(三)政府预算编制流程(三)政府预算编制流程1、国务院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的指示2、中央各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的要求具体布置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3、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本行政区域编制预算草案的要求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本级政府预算草案,汇编本级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核后,按规定期限报上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汇总的本级总预算草案于下一年1月10日前报财政部5、财政部审核中央各部门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
11、,汇总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6、中央预算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中央预算。财政部于批复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在财政部批复部门预算后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7、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30日内,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在本部门预算批复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第三节 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本节主要内容一、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概念二、政府收支测算方法三、我国政府预算收支测算的一般方法第三节 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政府收支测算概念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和各项收支指标。是编制政府预算
12、的必要步骤和基础环节。一、政府收支测算方法(一)定量分析法基数法等(二)定性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分析预测法、经济模型预测法等(三)适用条件定量分析法1、适用于预测技术水平较低或预测项目没有历史数据和经验可供借鉴优点:将对预算有重大影响但无法估量的因素引入缺点:过于依靠经验,不便于数学分析定性分析前提条件:1、拥有丰富的历史数据2、过去的状态和趋势继续保持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时综合应用二、我国政府预算收支测算的一般方法(一)大体匡算采用“算大账”的办法。在报告年度预算执行的基础上,匡算出计划年度的收支规模,并初步制定出计划年度的预算收支平衡计划。(二)具体测算在匡算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指标
13、和预算定额,分别各部门、各单位,对各项预算收支指标逐项进行具体测算,以求得到更为确实准确的预算指标数额。1、一般方法(1)基数法(2)系数法(3)比例法(4)定额法(5)综合法2、其他方法(1)时间序列法(2)因果分析预测法(3)经济模型预测法(1)基数法基数增长法:即首先确定上年支出的基数,在上年支出基数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下一年度中各项支出的增长因素,由此来核定下一年度各项支出的数额。测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某项收入(支出)数额=上年预算收入(支出)数额(1+增长率)基数分析法:即以上年收支数额为基础,考虑财经形势和政策变化对计划年度预算收支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测算出计划年度预算
14、收支数额。基本公式是: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入(或支出)数=该项预算收入或支 出)上年基数各种增减因素对收入(或支出)的影响影响因素:价格、税制、利率、工资、政策等(2)系数法系数法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来求得另一项数值的方法。一般都是根据计划年度的有关经济指标来测算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指标。绝对系数法数基期有关经济指标统计支出)统计数基期某项预算收入(或系数 相对系数法速度基期有关经济指标增长支出)增长速度基期某项预算收入(或系数 系数计划增长速度有关经济指标度收入(或支出)增长速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或支出)增长速度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入(或支出)完成数基期某项预算收入(或支出)计划数某项预算收入1(3)
15、比例法比例法是指利用局部占全部的比例关系,计算局部或全部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出)统计数基期预算总收入(或支支出)统计数基期某项预算收入(或例占总收入(支出)的比)某项预算收入(或支出(4)定额法 定额法是指利用各项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指标来测算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 基本公式: 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支计划数计划年度有关经济指标计划数预算定额(5)综合法综合法是综合运用系数法和基数法测算预算收支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或支出)的影响因素对收入各项增减增长速度收入(或支出)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或支出)基数上年预算收入(或支出)数预算收入计划年度1(2)其他方法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根据时间序
16、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值,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数的序时平均值,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a)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b)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的未来进行预测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三次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因素分析预测法依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一些变量的数值来依据自变量与因变
17、量之间的关系,由一些变量的数值来推测另外一变量的数值。推测另外一变量的数值。经济模型预测法经济模型预测法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第四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本节主要内容一、部门预算的概念与特征二、部门预算的改革背景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四、部门收入预算编制五、部门支出预算编制六、部门预算报表体系第四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按照预算编制的主体政府预算从2000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他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部门预算财政总预算一、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指以部门为编制、执行对象的预算
18、。部门预算: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审核、汇总,经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由政府各部门编制,反应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部门预算是按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预算分别进行编排的。一、部门预算的特征1、从编制范围看,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属于综合预算;2、从支出角度看,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或单位所有按支出功能分类的不同用途的资金可以全面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具体使用内容,属于全面预算;3、从编制程序看,部门预算是在基层单位预算的基础上,逐级审核汇
19、总而成,属于汇总预算;4、从细化程度看,部门预算既细化到具体预算单位和项目,又细化到按预算科目划分的各支出功能,属于细化预算5、从法制性看,部门预算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编制、审批,属于法制预算。在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所谓的“部门”具有特定含义,它是指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拔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 。 二、部门预算改革的背景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合法性真实性科学性稳妥性重点性透明性绩效性四、部门收入预算编制(一)部门收入预算的总体要求1、收入合法合规2、内容全面完整3、数字真实准确(二)部门收入预算编制测算依据根据部门的发展规划、行使职能的需要对年度部门收入进行测算、分
20、析1、财政拨款收入明确预算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归集部门预算需求;测算部门预算需求2、政府性基金收入根据上年度征收任务完成情况和本年度征收任务及征收标准调整变化情况等确定。3、部门其他预算收入(三)收入预算构成1、财政部门拨款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3、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4、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以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6、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部门用事业基金弥补年度收支预算差额的数额7、其他收入五、部门支出预算编制(一)基本支出(二)项目支出(一
21、)基本支出预算编制1. 含义2. 编制原则3. 定员定额含义与项目4. 定员定额标准与方法5.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一)基本支出1、概念是中央部门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按其性质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维持机构正常运转且可以归集到个人的各项支出日常公用经费维持机构正常运转但不能归集到个人的各项支出2、编制原则综合预算原则、优先保障原则、定额管理原则3、定员定额含义与定额项目定员: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部门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定额:财政部根据中央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
22、的各项内容所给定的指标额度。包括人员经费定额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基本支持定额项目分为人员经费定额项目和公用经费定额项目人员经费定额项目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费、离退休费、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员经费等公用经费定额项目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修缮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一般购置费、福利费和其他公用经费等。4、定员定额标准与方法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由“双定额”构成,即综合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综合定额:财政部按人或物核定的部门、单位总体或某个定额项目的大口径支出标准。财政补助定额:财政部对其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按人或物核定的财政补
23、助标准。制定定额的原则以公平为前提,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水平量力而行,以财力可能为基础,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标准要规范化、方法具有科学性制定定额的依据要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又要考虑实际支出因素变化制定定额标准的方法 1、根据基本支出特点,对政府收支分类中的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进行合理调整、归并,形成若干基本支出定额项目;2、为规范定额分配行为,根据部门承担的职能、行业及业务特点,将部门分为若干类型;3、确定同类单位单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确定同类单位的分档定额标准,最后确定各单位所执行的各个单项定额标准;4、各个单项定额标准的总和构成单位基本支出的综合定额5、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与
24、审批编制主要是部门预算“一上”到“一下”之间,可分为定额标准制定、基础数据核实、预算控制数测算、预算控制数下达四个阶段审批财政部依法将审核汇总后的本级部门预算上报本级政府审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各部门批复预算。(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1.含义2.分类3.遵循的基本原则4.项目库管理5.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审核、排序6.核定与实施7.项目支出绩效考评(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1、含义部门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 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2、分类、分类(1)按部门编
25、报分类)按部门编报分类需在本年继续安排预算的项目和当年新增的需在本年度及以后年度继续安排预算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为完成职责需安排的支出项目国务院一研究确定须由财政预算资金重点保障安排的支出项目中央部门为维持其正常运转而发生的大型设施、设备、专用网络而运行费以及未完成特定持续发生的支出项目按部门编报国务院研究确定项目跨年度支出项目其他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3、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21科学论证、合理安排的原则追踪问效的原则综合预算的原则4、项目库管理是财政部门和各部门设立的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1)各部门项目库由政府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特点
26、,对所属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2)财政部门项目库由财政部门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对本级部门所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5、(1)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申报项目的条件项目申报程序项目申报文本1.符合国家方针政策2.符合财政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3.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4.有目标,有预算,并经过充分论证该文本是部门向财政申请项目支出预算时所使用的申报材料标准格式,文本由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评审报告组成1.按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项目,不得越级上报2.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3.部门对其项目库中的项目择
27、优排序后统一向财政部申报(2)项目审核和项目排序项目审核包括6项内容(见书151)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经商各部门后,排序纳入财政部项目库项目排序前三类支出项目中延续项目予以优先排序其他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择优遴选后进行排序6、项目支出预算和核定与项目实施(1)财政部根据国家政策方针、职能、事业发展)财政部根据国家政策方针、职能、事业发展目标及年度财力状况和项目排序,结合各部门以前目标及年度财力状况和项目排序,结合各部门以前年度项目资金结余情况,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年度项目资金结余情况,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列入部门部门年度预算。列入部门部门年度预算。(2)财政部依法对部门报送的预算建议数进行
28、审)财政部依法对部门报送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汇总,上报同级政府审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核汇总,上报同级政府审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预算,项目支出一经批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预算,项目支出一经批复,各部门和项目单位不能自行调整。,各部门和项目单位不能自行调整。7、项目支出绩效考评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当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并将项目完成情况报部门,部门汇总后报送财政,财政部门应当将考评结果作为加强项目管理及安排以后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六、部门预算报表体系主要包括“录入表”和“预算表”两部分。(一)录入表:用于录入或修改基础数据,实行数据库管理(二)预算表:主要用于审
29、核、汇总、输出预算数据,是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从“录入表”中提取数据由软件自动生成。第五节 财政总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本节主要内容一、中央预算的编制二、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三、全国总预算的编制四、政府预算的审批第五节 财政总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一、中央政府预算的编制二、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三、全国总预算的编制政府预算的审批财政总预算是指各级政府财政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加上财政部门自身掌握的有关收支编制的综合反映某一级政府收支计划的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地方总预算省总预算直辖市预算自治区总预算省本级预算预算省辖市总预算区(县)总预算市本级总预算 1、本级预算是指经过立法程序批准的一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主要由本
30、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预算组成,还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2、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3、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一、中央政府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固定收入、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以及地方上缴收入中央预算支出:中央本级支出和补助地方支出组成预算法规定: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1、中央预算收入一般公
31、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对依照规定在一定时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2、中央预算编制的内容
32、(1)本级预算收入与支出(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3)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4)地方上解的收入中央预算草案由财政部汇编。汇编时并不是简单的将各部门的预算收支加总,而是要根据预算汇编的口径和预算管理的办法,把同中央预算有关的预算数字汇总编制。还要把掌握的收支如债务收支、总预备费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一并汇编。二、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方各级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统称。地方政府的收入:地方税收、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及其他收入地方政府的支出: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按复式预算编制1、编制的主要内容:、编制的主要内容:本级预算收入与支出本级预算收入与支出上一年度结
33、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上级返还或者补助收入上级返还或者补助收入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上解上级的支出上解上级的支出下级上解的收入下级上解的收入2、审核流程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预算草案,编制本级政府预算草案,并把汇编的本级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按照规定期限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由省级财政部门汇总本级总预算草案,并按照规定期限上报财政部。三、全国总预算的编制全国总预算是由中央预算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预算构成。财政部审核中央各部门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汇总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34、审核和汇总编成的政府总预算,经国务院审核后,报人大批准四、政府预算的审批政府预算的审批是政府预算必须履行的法律手续,它是指相关部门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的过程。经验借鉴制定相关的法律设立科学的组织体系预算审批时间充裕(一)政府预算审批的意义(二)财政部门对预算草案的审批(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预算初审审查批准(四)政府预的批复经人大批准后,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依法严格执行预算新预算法 第五章 预算的审批第四十三条 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
35、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四十五日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第四十六条 报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第四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一)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要求;(二)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本法规定;(三)预算安排是否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收支政策是否切实可行;(四)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五)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六)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七)预算安排举借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1、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2、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3、政府预算编制收支测算的基本方法4、试述政府预算编制的方式和改革方向5、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