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ppt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ppt(1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骨伤科学南阳医专针灸骨伤系骨伤教研室第一章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自一百多万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为了生存,采取了各种预防的措施,原始人在烤火中发现了热熨疗法;在受伤后对疼痛、肿胀处按摩可减轻症状,经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等涂敷,逐渐发现
2、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的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中医伤科的起源中医伤科的起源中医伤科的萌芽中医伤科的萌芽n夏代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有了人工酿酒且可用来治疗创伤疾病。n商代商代 医疗工具改进,出现了金属刀针,汉字发展基本成熟,并开始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n西周、春秋时期西周、春秋时期 出现了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文献记载周礼,采用了内外治法结合的骨折治疗方法。骨针与装饰品 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n战国时期 医学出现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中医经典箸作,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中医发展的基础,五十二病方最早
3、对破伤风进行记载,吕氏春秋为今天伤科动静结合的理论奠定了基础。n秦汉时期:著名的外科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施行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神农导引术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n隋唐五代 医学发展趋向专科化,伤科成为独立学科。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并首先记载了使用夹板固定骨折。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n隋代 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探查诸病之源,对骨折创伤有很多深入的论述。n唐代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一本伤科专书,它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扳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中医伤科的发展中医伤科的发展n宋
4、代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书。n元代 永类铃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并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中医伤科的兴盛中医伤科的兴盛n明代:在总结前代成就基础上,伤科理论得到不断充实提高,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肢体损于外,而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王肯堂疡医准绳主要贡献是对创伤的方药疗法进行了整理其方药治疗的原则及处方一直为后世所遵循。n清代:吴学谦医宗金鉴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
5、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 中医伤科学的危机中医伤科学的危机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著作较少,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很难发展。中医伤科的新生 逐渐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骨伤科研究所,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第二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第一节损伤的分类第一节损伤的分类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损伤分类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第二节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外因(一
6、)外力因素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的病因外因(二)外感六淫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的病因外因(三)邪毒感染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一)年龄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二)体质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三)解剖结构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四)先天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五)病理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六)职业工种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七)七情内伤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内因损伤的病因小结第三节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
7、皮肉筋骨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损伤的病机损伤的病机课程小结第三章临床诊查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轻微损伤一般无全身症状体征,较重损伤之后,由于气血瘀滞等原因而出现全身症状体征。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 疼痛 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 一、全身症状体征 二、局部症状体征 (一)一般
8、症状体征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 畸形 肌萎缩 筋肉挛缩 肿块 疮口与窦道第三节四诊第三节四诊 伤科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在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损伤的病因、部位、程度进行分析,并以脏腑、气血、经络、皮肉、筋骨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分析。一、望诊一、望诊 (一)望全身 望神色 望形态 (二)望局部 1望畸形 2望肿胀、瘀斑 3望创口 4望肢体功能 (三)望舌苔 二、二、 闻诊闻诊听骨擦音听骨传导音听入臼声听筋的响声 ()关节摩擦声 ()腱鞘炎与腱周围炎的摩擦音 ()关节弹响声 听啼哭声听创伤引起的皮下气肿的摩擦音闻
9、气味三、三、 问诊问诊 为了获得正确的诊断,就得重视调查研究,问诊是伤科辩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一般情况 (二)发病情况 1. 主诉 问患者主要症状及发生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包括错位、挛 缩、肿物)。2.发病过程 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的缓急,受伤的部位、受伤的过程,受伤原因及体位,医治经过和效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伤情 (1)疼痛 (2)肿胀 (3)肢体功能 (4)畸形 (5)创口 (三)全身情况 1.问寒热 2.问汗 3.问饮食 4.问二便 5.问睡眠(四)其他情况 1.过去史 问过去的疾病可能与目前的损伤有关的内容。 2.个人史 3.家
10、族史 问家庭成员或经常接触的人有无慢性传染性疾病 四、切诊四、切诊 (一) 脉象(二)伤科脉诊纲要 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法一、检查方法和次序方法:首先要熟悉被检查部位的解剖关系和 生理功能,明确每项检查的目的,经常要反复及在不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查,检查时应遵循“对比”原则。次序:望诊触诊叩诊听诊 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试验或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二、测量检查(一)肢体长度测量法 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 指尖。 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 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 脐至内踝下缘。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小腿长度:膝
11、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 骨小头至外踝下缘。(二) 肢体周径测量法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 大腿周径:髌上1015CM。 小腿周径:髌下1015CM。1.粗于健侧 骨折、脱位、伤筋肿胀。2.细于健侧 陈伤、肌萎缩、神经疾患。(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 1.中立位法 2.邻肢夹角法 (四)测量注意事项 1.注意有无先、后天畸形,防止 混淆。 2.双侧对比,同一体位。 3.定点准确,做好标记。三、肌力检查(一)检查内容1.肌容量 观察肢体外形有无肌肉萎缩、挛缩、畸形。2.肌张力 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的一定程度的紧张度。(二)肌力 1.肌力检查 2.肌力测定标准
12、(1)0级:肌肉无收缩。 (2)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 动关节。(3)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 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4)级:能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 能抵抗阻力。(5)级: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但较正 常弱。(6)级:正常肌力。四、临床检查法(一)摸法1.主要用途 摸压痛 摸畸形 摸肤温 摸异常活动 摸弹性固定 摸肿块2.常用手法(1)触摸法 (2)挤压法(3)叩击法 (4)旋转法(5)屈伸法 (6)摇晃法(二)特殊检查法1.颈部 (1)分离试验 (2)颈椎间孔挤压试验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2.腰背部 (1)直腿抬高试验 (2)拾物试验 (3)仰卧挺腹试验 (4)背伸
13、试验3.骨盆 (1)骨盆挤压试验 (2)骨盆分离试验 (3)骨盆纵向挤压试验 (4)屈膝屈髋试验 (5)梨状肌紧张试验 (6)“4”字征 (7)斜板试验4.肩部(1)搭肩试验(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3)直尺试验(4)疼痛弧试验(5)冈上肌腱断裂试验5.肘部(1)腕伸肌紧张试验(2)叩诊试验6.腕和手部(1)握拳试验 (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3)舟状骨叩击试验 (4)指浅屈肌试验(5)指深屈肌试验7.髋部(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2)髋关节过伸试验(3)“望远镜”试验(4)蛙式试验(5)下肢短缩试验8.膝部 (1)回旋挤压试验 (2)挤压研磨试验 (3)抽屉试验 (4)侧方挤压试验 (5)浮
14、髌试验9.踝部 (1)踝关节背伸试验 (2)伸踝试验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一)X线检查应用原理利用X线对骨、软组织及空气的穿透性不同所拍摄成的黑、灰、白的X线片进行诊断。(二)X线检查在伤科的应用 1.X线检查的位置选择 (1)正位 (2)侧位 (3)斜位 (4)开口位 (5)脊柱运动检查(6)断层摄影检查2.X线片的阅读技能(1)X线片的质量评价(2)骨骼的形态及大小比例(3)骨结构(4)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5)儿童骨骺(6)脊椎二、CT(一)CT图像形成的原理(二)CT在伤科中的应用 1.脊柱 2.椎管及椎管内软组织 3.椎间盘突出症 4.椎管狭窄 5.软组织及骨肿瘤 6.脊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伤科 总论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