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大事记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围棋大事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围棋大事记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围棋大事记中国围棋大事记围棋简史围棋简史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二、夏二、夏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四、两汉、三国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五、两晋、南北朝五、两晋、南北朝(265-580) 六、隋、唐、五代十国六、隋、唐、五代十国(581-960) 七、北宋七、北宋(960-1127,辽辽)、南宋南宋(1127-1279,金金) 八、元、明八、元、明(1271-1644) 九、清九、清(1644-1911)传说中的尧时代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战国世本作篇佚亡)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
2、,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西晋张华西晋张华博物志博物志) 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二、夏二、夏 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左左传传襄公二十五年襄公二十五年前前448年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不有博弈者乎弈
3、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为之犹贤乎已。(论语论语阳阳货货)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战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使弈秋诲二诲二人弈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以智力求者,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收,在我者也。(尹文子尹文子
4、,东汉或魏晋人托名之,东汉或魏晋人托名之作)作) 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前206265) 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葛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广川王广川王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景十三王传) 宣帝(刘询)微时与(陈遂)有故,相随博弈。(宣帝(刘询)微时与(陈遂)有故,相随博弈。(汉书汉书陈遵陈遵传传) 围棋谓之弈。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
5、谓之弈。(汉扬雄汉扬雄方言方言) 断木为棋院革为鞠,亦皆有法焉。(汉扬雄断木为棋院革为鞠,亦皆有法焉。(汉扬雄法言法言吾子吾子)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以自生于小地。(汉桓谭新论,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班固(32-92)作弈旨。李尤(约55-135)作围棋铭。 马融(79-166)作围棋赋。 黄宪(75-122)作机论。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与吕范围棋。(三国志吕范传注引
6、江表传) 冯羽(今陕西大荔)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曹操)皆与埒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孔桂孔桂晓博弈,故太祖(曹操)晓博弈,故太祖(曹操)爱之爱之,每在左右。(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世语) 王粲(177-217)复局,不误一道。(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孔融孔融(153-208)坐弃市,)坐弃市,二二子年八岁,时方弈棋,子年八岁,时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遂俱见杀。(三国志三国志魏书魏书崔琰传) 三国魏文帝(曹丕)忌弟任城王(曹彰)饶壮,因
7、与王围棋,并瞰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毒杀任城王。(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 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 三国魏邯郸淳作艺经,有“棋局从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的记载。(文选博弈论李善注) 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吴陆逊与诸将弈棋射戏。(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四四. . 两汉、三国两汉、三国 三国吴太子孙和(223-252)以为围棋无益,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204-273)撰博弈论。(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三国蜀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蜀费 与来敏围棋。(三国志蜀书费玮传)阮籍(210273)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即而
8、,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晋书阮籍传)三国吴严子卿围棋莫与为辈,有“棋圣”之称。(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注、东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卷 五、两晋、南北朝五、两晋、南北朝(265-580)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与张华围棋。(晋书杜预传) 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谢安与张玄淝水之战,谢安与张玄围棋赌墅。(围棋赌墅。(晋书晋书谢安传谢安传) 王中郎(坦之)以围棋为坐隐,王中郎(坦之)以围棋为坐隐,支公(遁)以围棋为手谈。(南支公(遁)以围棋为手谈。(南朝刘义庆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五、两晋、南北朝五、两晋、南北朝(265-580)北燕人罗腾工围棋,独步当时。(清朱彝尊日下
9、旧闻引范亨燕书) 南朝宋明帝(刘?,465-472在位)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王谌、沈勃、庚?之、王抗四人为小中正,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南齐书王谌传)南齐永明年间(483493)齐武帝(萧赜)敕王抗品棋。(南齐书萧惠基传)王抗围棋第一品,褚思庄、夏赤松并第二品。(同上)沈括(441-513)作棋品序任?(460-508)述异记载晋信安郡王质入山采樵,观二童子弈,一局未终,斧柯尽烂。“烂柯”典故出此。五、两晋、南北朝五、两晋、南北朝(265-580)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梁武帝(萧衍)使柳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南史附柳
10、元景传) 梁武帝撰围棋赋一卷、围棋品一卷、棋法一卷。(隋书经籍志) 陶宏景(452-536)善琴棋,工草隶。(梁书陶宏景传) 南朝梁大同九年至十一年(543-545)梁武帝诏陆云公校定棋品。(南史陆慧晓传)五、两晋、南北朝五、两晋、南北朝(265-580)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陆琼(537-586)年八岁,于客前复局,这次师号为“神童”。(陈书陆琼传) 北齐(550-57)王子冲善棋通神,撰棋势十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隋书经籍志) 北齐颜之推:“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北周(557-581)棋经(清光绪年间在敦煌石室发现)。六、隋、唐、五代十国六、隋、
11、唐、五代十国(581-960)隋大业十二年(616)李渊留守太原,与(裴)寂有旧,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旧唐书裴寂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世民)制唐太宗(李世民)制五五言咏棋诗言咏棋诗,许敬仲等应诏奉和。(唐人手卷残本翰林学士集) 唐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 、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王积薪、冯汪二人于太原尉陈九言“金谷第”弈棋,为金谷园图。(通志艺文略)开元五年,日本吉备真备等入唐留学。(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 开元十六年,李泌七岁,赋方圆动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围棋 大事记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