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概念课件.pptx
《乡村旅游概念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概念课件.ppt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 乡 村 旅 游主讲人:许 玲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LOGO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比较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分类分类特点特点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现存模式现存模式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基基 本本 框框 架架LOGO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乡村旅游这种旅游方式,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并不统一,有:农村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态游、农业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名称。基于对乡村和旅游的理解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首先,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是乡村本身。由于乡村内涵多样性、广泛性特点,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涵盖乡村的农事生产活
2、动、农业景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居住环境、自然景观等各方面。因此乡村内部一切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乡村旅游的凭借。LOGO 其次,乡村旅游产生的动机,即旅游动机,是人们求新、求异,追求不同文化体验的一种心理诉求,当都市人厌倦了紧张、枯燥、嘈杂的城市生活,以及被工业气体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后,而清新、悠闲、宁静的乡村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使人内心向往,乡村旅游为此提供良好途径。 第三,乡村旅游的游客群体以都市人为主,既包括国内旅游者,又包括国际旅游者。乡村与城市生活状态、生产方式、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性构成了对都市人群的吸引。LOGO 综上所述,在考察“乡村旅游”这一概念时,不能简单地
3、依据某一种形式来定义其名称,应从这些现象中找出共同点。由此认为乡村旅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在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内部的一切事物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其目的在于观赏、享受、体验与乡村生活有关的各类动态和静态事物的旅游活动。LOGO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1、什么是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是对应于工业旅游而言的,是农业功能拓展的一种形式。它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鱼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2、两者
4、的区别联系LOGO 乡村旅游是从广义的范围来界定的,内容涵盖了乡村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而农业旅游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界定的,是对农业功能的再挖掘,是农业多功能特性的一个表现。 两者不是等同关系,也不是互属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其交叉的部分是乡村类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中有农业旅游形式,农业旅游包括乡村类农业旅游与都市类农业旅游。LOGO (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1、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在过去的20年间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其中包括两个要点:其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
5、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破坏。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LOGO 关于生态旅游的的确切定义国内还没有形成共识,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从宏观角度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 旅游产品,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题行为的协调发展。2、二者的区别与联系LOGO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都十分注重生态的发展和保护,但是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
6、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要注意不以个人一己意志强加于自然和其他生命,敬天惜物。生态旅游对游客知识层面的要求层次较高,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旅游形式。是一种专业性质的旅游,强调生态的自我发展。 乡村旅游对游客的知识层次没有过高的要求,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旅游形式。乡村 对于生态环境是保护,即不破坏,生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LOGO (三)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 “民俗”作为独立人文学科的专有名称,自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汤姆斯于1846年正式提出。民俗学者对民俗的概念界定归纳起来即为:民俗是创造于民居又传承于民居的与人类
7、生活关系密切的传统文化现象。其包涵三层意思:民俗的创造者是民间大众;二是民俗是一种传统文化;三是民俗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 从民俗的定义来看,民俗旅游就应该是与城乡民众密切相关的民俗传承事项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活动。它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形成时间上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地域上有城市和乡村之分。LOGO乡村旅游乡村旅游 四者之间的关系:不等同,不互属,交叉关系四者之间的关系:不等同,不互属,交叉关系农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民俗旅游LOGO二、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比较二、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比较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中国乡村旅游的起
8、源 关于乡村旅游的起源在我国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从1987年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发展中国最早的“农家乐”旅游开始;一种说法认为是萌芽与20世纪50年代,出于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石家庄率先展开乡村旅游;一种说法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招商引资,深圳首先举办了国内第一届荔枝节,随后又开办采摘园,各地纷纷效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德谦教授则以1984年开业的珠海白藤湖旅游农民度假村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标志。 目前国内学者较统一的认识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LOGO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初始阶段:上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到21世纪初 1998
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与大自然亲近为主题的“华夏城乡游”,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 2001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本年的工作重点,在全国推行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5年1月公布了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306个示范点名单,其中农业示范点就有203个,2006年底达359个。 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度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发展口号。LOGO 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确定了“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主题,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延展了“2006.中国乡村游”的内涵,3月,国家旅游局联
10、合农业部下发“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协调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2007年是乡村旅游步入大发展、快速发展轨道的一年。 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LOGO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以英国为例 国外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较早,在欧洲19世纪就已出现乡村旅游,但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将村落中荒芜的贵族城堡改成简单农舍,跟农庄农场一起列入
11、参观接待的范围,乡村旅游自此开始。 英国是乡村休闲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张海外殖民地,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此期间,一批“英国乡村庭园”应运而生,他追求以自然美为核心的风景庭院,把绿地、池塘、森林、花卉、山川等自然景物,融入庭院的造园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柯伯比力提.布朗,设计出独特的庭院风格,确立了“英国乡村庭园”的地位,使之成为贵族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英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80年代末90处,农业和畜牧业类旅游景点已成为当时与手工艺品中心、主题公园、文化遗产、工厂景点齐名的时髦景点。LOGO 1992年英国官方统计以人造景点为主的旅游
12、景点英国有5552个,其中农场景点186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209个,共476个,达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 1995年农场景点、主题公园、工业旅游景点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三大类景点。 2001年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英国于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改为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每年拨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建设。这使得田庄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很大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空间。LOGOLOGO中外对比中外对比 在比较我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时,我们看到的形式上的不同,如英国发展乡村旅游以贵族古堡、乡村庄园为主,使其乡村旅游带有浓浓的贵族浪漫气息,而美国以农场为主,它
13、的乡村旅游则显得自由奔放。这些是由基本面不同而引起的,但差距的产生则是发展质量比较的结果。 首先,国外乡村旅游环境更胜一筹。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国外的乡村旅游已经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多彩的本地乡土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在文化独特性、多样性等方面毫不逊色,但在环境建设、氛围营造、景观协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其次,在开发深度上,国外乡村旅游走在了前列。已经完成了从最初简单的利用资源向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造资源的阶段转变。突破单一、传统、放松、低技术的早期发展特点,逐渐具有了时尚、高技术、现代、主动、快节奏的需求特征。LOGO 第三,在发展方向上,国外乡村旅游经历了初级阶段的简单
14、化发展后,逐步向多样化和自助式发展。最初阶段,是以观光、度假、体验为主,但是随着游客的成熟,越来越不满足与已经模式化、程序化和泛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更倾向于采用自驾车、单车甚至徒步出行,设计自己的路线,自主性和多元性成为旅游发展的重点。 第四,在旅游范围上,国外乡村旅游突破发展初期以城市周边客源为主的发展模式,吸引中远程的国内游客及境外游客。跨区域化、国际化成为发展重点。 第五,在旅游人群方面,国外乡村旅游最稳定的客源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他们选择乡村旅游,不是为了旅游消费低廉,而是出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旅游行为。我国乡村旅游虽不乏较高群体,但总体层次还没能普遍提升。L
15、OGO三、乡村旅游的类型三、乡村旅游的类型按照旅游目的划分按照旅游目的划分1按照资源类型划分按照资源类型划分2按照区位条件划分按照区位条件划分3按照产品类型划分按照产品类型划分4LOGO 1、按照旅游目的划分 可以分为观光、商务、度假、学习、探险等不同形式。例如:农业观光、城市郊区的乡村度假休闲游、乡村考察旅游、少数民族村寨观光游等等 2、按资源类型划分 分为自然资源型、人文资源型、社会资源型,以及各种资源类型的交叉形态。例如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就属于自然资源型与人文资源型相结合的旅游形式;成都“五朵金花”属于自然资源类型的旅游;河南南街村倾向于社会资源类型的乡村游等等。LOGOLOGOLOGO
16、3、按照区位条件划分可以分为景区周边型和都市周边型都市周边型 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交通较为便利,具有极强都的区位优势,呈现环城市休闲带发展特点。景区周边型 主要依托于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的保存着乡村的原生态,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安徽黄山的宏村。LOGOLOGO3、按产品的类型划分、按产品的类型划分五种基本形式:五种基本形式: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古村落、村寨农业胜景三种延伸形式:三种延伸形式:林业旅游休闲渔业房产开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LOGO 五种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五种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农家乐 这是
17、一种最广泛的模式。被人们总结为“吃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最典型的就是成都郊区的农家乐,2006年4月,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的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把“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牌匾授予成都市。北京郊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民俗户,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 此模式的特点是高科技加农业再加观光,产品新奇,现代感突出。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珠海的高科技农业观光园。 LOGO农业新村 主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城镇化,而且在发展中有意识的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农业新村现在有三个典型:江苏的华西村、宁波藤头村、河南南街村。古村落、村寨 特点是整体性较强,文化价值突出,特
18、色化鲜明,许多都是稀有的文化遗产。例如,福建连城县的培田村、西递宏村、贵州黔东南州南花苗寨等等。农业绝景、胜景 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现在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热点。如桂林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LOGOLOGOLOGOLOGOLOGO 三种延伸形式三种延伸形式林业发展 把传统的采伐林业向观赏林业转化,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观赏林业与采摘林业的相结合。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郊县年年组织“金秋山野采摘节”等,把采摘、观秋景、采山货,天伦之乐溶于自然之中。休闲渔业 通过渔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渔民变成了教练员和服务员。较为普遍的是一些城市郊县的池塘垂钓,沿海地区的海上养殖业成为观光点LOGO在房地产开发的
19、过程中渗透农业文化 在卖别墅的同时,卖出一块地,吸引城市人群,在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形成了教授村、画家村这些专业村,既成为乡村发展的特色,也成为特色旅游地。LOGO四、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四、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第一,增长速度快,总体规模较大,单体规模较小。 从上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开始萌芽算起,时至今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不足三十年,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已遍及全国。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游的统计还不成熟,缺乏科学依据支持。据保守估算,全国各类乡村旅游经营点至少数以万计,旅游形式几乎涵盖了乡村所有内容。但同时应看到,乡村旅游的单位规模较小,到目前为止,农户的经营方式还是较普遍的经营方式。很多地方
20、,一个家庭小院,一个农村妇女,就能开办一个农家乐的旅游点。 第二、品种繁多,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资源种类比较丰富的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高山林立,湖泊纵横,平原广阔,各种地貌特征种类齐全,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众多民族,文化多元。LOGO 最重要的是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主要部分,许多资源都位于农村。再加上,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对资源的粗放利用阶段,有什么就干什么,游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因此乡村旅游呈现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格局。 第三,市场对应性强,消费水平低。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由市场需求直接产生的旅游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前途,乡村旅
21、游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壮大,与市场的紧密结合是分不开的,市场对应性强是其显著特点。乡村旅游总量大,个体小的特点同时产生另一结果就是消费水平较低。LOGO 第四,近距离,本地化、重复性消费。 目前,受我国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休闲意识逐步增强以及法定假日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旅游的意愿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长假有限、长线旅游花费成本高、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近距离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的近郊和远郊地区的农村成为人们观光、休闲、度假、放松的首选之地。 乡村游的近距离、本地化特点多适合于自驾游、自由行的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随意、放松,再加上乡村旅游成本不高,因此乡村旅游重游率
22、较高。具有重复消费特征。LOGO五、乡村旅游现有经营开发模式五、乡村旅游现有经营开发模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乡村旅游业在全国发展也呈现不均衡状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1、个体农户经营模式 个体农户经营模式是最简单最初级的一种模式,它主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农民自主经营,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的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通常呈规模小、功能单一、产品初级等特点。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LOGO 2、农户农户模式 此种模式是
23、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合作,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这也是一种初级的早期模式,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于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存在顾虑,大多数农民不愿把自己的土地或资金交给企业管理,他们更信任“示范户”。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并获得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这种模式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带动效应有限。LOGO 3、公司农户模式 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合作。这种模式的形
24、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它是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实践中,由高科技种养业推出的经营模式,因其充分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它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了农户的闲置资产、富裕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向游客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示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LOGO 4、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特点是公司只与当地社区,即村委会合作,由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同时公司负责农户的专业培训和规范农户的旅游经营行为。典型代表是湖南省浏阳市“中源农家”。 5、
25、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了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鉴定基础。同时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LOGO 6、股份制模式 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可以根据资源的产权将乡村旅游资源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四种产权主体。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可以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旅游资源、特殊技术、劳动力转化为股本,受益按股份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 企业通过公积金的积累完成扩大再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旅游 概念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