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心性论(精选PPT)课件.ppt
《第四讲--心性论(精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心性论(精选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第四讲 心性论心性论v一、一、引论v二、性v三、心1一、一、引论v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更强调道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
2、更强调道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 。2v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若食色性也之谓。若食色性也之谓。3心性关系v大体上有两种主要观点:心性合一论,即所谓道德自律论;心性为二论,即所谓道德他律论。v前者中又有所谓客观论与主观论之别,所谓客观论主要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说明心性合一,如理学中周张二程朱子之论。主
3、观论者在理学中以陆王为代表,他们从本心或良知出发,主张心即是性,提倡完全自主自律的道德原则。4v他律论者也承认性源于自然法则,承认道德理性的存在与作用,但只承认知觉认知之心,否定心体即性之说,从而心形关系在他们看来主要是一种认知关系,而不是自我超越的统一关系。5二、性v(一)先秦文献中的性v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v太甲“习与性成”,v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v召诰“节性,惟日其迈”v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62、左传、国语中的“性” v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
4、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昭公八年) 7v“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公十四年) 8v夫小人之性,釁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子展说,不御寇。(襄公二十六年) 9v“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周语中) 10(二)孔子之言性v“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下愚不移。”v“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
5、而闻也。”v“夫子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故曰不可得而闻。”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 11(三)孟子之言性v“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不謂性也。” (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
6、矣”。 (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 12(四)荀子之言性v“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v“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而能为之动谓之伪。”13v“凡性者,天之就也,
7、不可学,不可事。礼义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是性伪之分也。”14v“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
8、者,非特以二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莫不有辨。”v“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最为天下贵也。”15v“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v“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用
9、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矣,其善者伪也。” 16(五)宋明理学之心性论v1、张载、张载v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v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之别。v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v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同意。于命同意。v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张载集张载集17v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形而后有气质
10、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v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之则天地之性存焉。v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亦可言气质。v“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182、二程v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也。v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
11、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v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19v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是。 v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
12、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为贤,禀其浊者为愚。v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浊。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 203、朱熹21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v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v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22(六)新儒家之论心性v“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
13、元受命于天,其所禀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其所禀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v“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23v“理便是性。理便是性。”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v“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之不具。之不具。”朱子语类朱子语类24v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
14、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25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v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
15、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莫不有是理。26v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v“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 朱子文集朱子文集27三、心论三、心论v(一)心的整体性v(二)心的内向性v(三)心的功能性v(四)心的
16、情感意向性v(五)心灵的超越性28(一)心的整体性v心是主体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所在。人之所以为类,就在于心。但它不是与客观世界完全对立的主观世界,而是与自然界完全统一的。v“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周易系辞传29v“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篇,张载集)v程颢 “只心便是天”(遗书卷二上,二程集)v程颐 “不当以体会为非心”(同上)v“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它,不可将心滞在知识上,故反以心为小。”(同上)v朱熹 “心无限量”(见尽心说,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唯心无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v“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象山全集卷二十二)v“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17、(传习录上30(二)、心的内向性v心灵作为完满具足的绝对主体,只是就其潜在性、可能性而言,并不是完全现实的,就是说,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需要返回到自身,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完成的工作。这就构成儒家心灵学说的内向性特征。 31v“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v“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上) 32(三)、心的功能性v在儒家哲学中,心是存在与功能范畴,不是静止的实体范畴,心具有无限创造力,处在永无停息的活动与过程之中。 v“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其心之谓与!” (孟子告子上) v“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周易系辞33v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
18、絪緼,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 (二程遗书卷十一,二程集)程颐说:“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心,生道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二程遗书卷二十一下) 34v朱熹:“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孟子集注卷二) v王阳明“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传习录下)v“所谓汝心,都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之生理,便谓之仁。”(传习录上) 35(四)、心的情感意向性v“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v“可欲之谓善。
19、”(孟子尽心下)v“养心莫善于寡欲”(同上) 36(五)、心灵的超越性v儒家哲学的根本目的正是实现超越,实现一种心灵境界。v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更重视心理经验的作用,主张通过“下学而上达”、“尽心知性知天”,建立其自我超越的境界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经过大学的“明明德”到“止于至善”,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以及易传的“三材”、“参赞化育”、“天人合一”之学,到了宋明儒学,即完成了形而上的心灵境界说。 37v如何超越?v最主要的方法是直觉体验与意向活动。 v儒家哲学不是把人作为对象去认识,而是作为有理性、有情感、有意志的生命主体去对待,这种认识是直接的、整体的自我直觉(
20、或直观)。v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要进行“溯本穷源”式的全体把握,此即所谓直觉。 38v体验是出于经验而又超经验,出于情感而又超情感,最终实现超越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儒家心灵体验的根本特征。39甲、心之涵盖性v孔子论语:“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v又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v孟子:“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v陆象山语录:“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己分内事,即宇宙内事。”40乙、心之虚灵性v张横渠正蒙:“由象识心,徇象丧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v陈白沙与谢元吉书:“人
21、心容留一物不得,才着一物则有碍。圣贤之心,廓然若无,感而后应,不感则不应。又不特圣贤如此,人心之本体都一般。”v陈白沙与何时矩书:“才一觉则我大而物小,物有尽而我无尽,夫无尽者,微尘六合,瞬息千古。”41丙、心之感通性v王阳明传习录:“心只是一个灵明。充塞天地中,只有这个灵明。天莫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莫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天地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莫有天地万物,亦无我的灵明了。如此便是一气流通,如何与间隔得。”v又曰:“目无体,以天地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天地万物之声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之感应之是非为体。”v明道语录:“圣人之心,未尝有在,盖其道合
22、内外,体万物。心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者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42丁、心之性v陈安卿心说(此文经朱子认可):“体虽具于方寸之间,而其所以为体,则实与天地同其大。万理盖无所不备,而无一物出乎理之外。用虽发于天地之间,而其所以为用,实与天地相流通。万事万理无所不贯,而无一理不行于事之中。凡理之所至,其思随之,无所不至。大极于无际而无不通,细入于无伦而无不贯。前乎上古,后乎万世,而无不澈。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亦不过充吾心体之本然,而非外为者。”v王阳明传习录:“天地万物,皆俱在我的良知发用流行中,何尝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43戊、心之神v孟子:“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
23、与天地同流。”v扬雄法言:“请问神,曰心。请问心,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神天明,照知四方,人心其神矣乎。”44己、心之志气v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v礼记乐记:“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乐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乐极乎天而蟠乎地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v易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45庚、心之情v程明道定性书:“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46辛、尽性v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平静之性在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v又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心性 精选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