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案例分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案例分析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0级建筑3班 宋然上海世博会的生态实践2.沪上.生态家2010年现代设计集团、联手同济大学、上海建科院1.伦敦案例零碳馆2010年ZEDfactory 伦敦案例零碳馆目录1.项目简介2.项目理念3.生态策略4.后世博思考目录1.项目简介2.生态策略3.生物气候学在建筑中运用的启发 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总建筑面积2 675m,由南北两栋四层建筑组成,中间由一座天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1.项目简介位于英国的原型:贝丁顿住宅 这是一个零碳轮,展示了碳所涵盖的领域, 三分之一为建筑的供暖、供电, 三分之一在于从农场获得食物到我们的餐盘, 三分之一为运输和
2、汽车的使用。 这个图示启示我们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在这三个领域里必须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让自然和谐共生有序地发展。2.项目理念 旧:是将电、热和新鲜的空气、水输入,而将废气、废水、废热输出造成浪费,污染了环境。2.项目理念 新:一座被动式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热能等为建筑的驱动力,以达到建筑最低能耗。并对输出的热进行回收,将雨水、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后循环利用降低能源与资源输入,减少废物输出直至零碳。3.生态策略2.风3.光4.绿5.废6.雨7.热1.功 设计本身是集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于一体的建筑,我们生活、工作在这样的建筑内,与传统的居住与工作分开的生活方式相比,减少上下
3、班交通产生的CO2排放。 我们将建筑的主体功能从南至北进行了一个合理的分布,从南到北依次为:(南侧)阳光房住宅交通工作区(北侧)。 白天人们在建筑的北侧工作,而南面的阳光房在白天收集阳光所带来的热量,让人们在夜晚归来时不那么明显地感觉到寒意。3.1 功 风动储能保温除湿双向通风帽 自然通风:通过外界的自主风力寻向装置确定建筑周边风力的主要方向,并且将室外风动力转化为室内建筑通风的动力,从而免去了传统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 机械通风:在外界风力不足时启动,通过来自光电板收集的能量进行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使得能耗降低为常规系统的1/5,大大地减低了通风的成本。与此 同时,灵活转动的风帽利用风能驱动了
4、室内的通风和热回收。由风帽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体系同时提供循环风的解决方案,提高室内人员的热舒适度。3.2 风 溶液除湿系统溶液除湿是利用空气和易吸湿的盐溶液接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于盐溶液中从而实现空气的除湿过程。溶液对空气除湿后自身会变稀,需要再生。零碳馆是利用太阳能驱动溶液再生的系统,配合风动储能保温除湿双向通风帽,并结合上海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在风帽下部配套上溶液除湿、加湿体系,让整体的风帽效果达到最佳,并作出结合当地季节变化而特有的模式切换,从而使得系统更全面地凸显环保性和节能性,同时也使得室内的温湿度达到更适宜的标准。3.2 风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是依靠
5、玻璃真空集热管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原理是集热管受阳光照射面温度高,集热管背阳面温度低,而管内水便产生温差反应,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提供生活所需热水。 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提供室内生活用热水,并提供新风溶液除湿系统的溶液可再生,有效地节约资源。3.3 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安装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效应,将太阳的辐射能通过直接转换的方式,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种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
6、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3.3 光 阳光房 对于北半球来说,主要窗口朝南,北向窗户较小的联排建筑是最理想的被动太阳能设计,因为可以通过南向窗户上悬挂的遮阳装置来控制建筑的太阳得热。零碳馆的阳光间深度为1.2m。 夏季:这些遮阳装置可以阻挡烈日,避免室内出现过热现象。 冬季:可以利用入射角度较低的太阳光进行被动式采暖。3.3 光 屋顶绿化 在零碳馆的屋顶设置了部分屋顶绿化,通过过滤膜、植被层、腐质土、蓄排水盘、保湿毯、隔根膜、楼顶版和防水层等组成的屋顶绿化,在烈日下,具有遮热、断热与冷却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带走室内的部分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另外在屋顶绿化部分还设置了滴灌系统,保持植被
7、保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4绿混凝土结构零碳馆采用的混凝土结构是利用火电厂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作为原材料以一定的比例和水泥配比而成,其最大的好处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就地取材,既环保又节能。外墙是 1 3 m m 抹灰层 + 1 4 0 m m 混凝土砌块+300mmXPS+ 外墙面材料,其墙体保温U 值0.110.3W/(m2K)。外窗选用的是绝热效果极佳的断桥窗框 + 中空玻璃窗。具有极佳的保温隔热效果。3.5 废 雨水回收系统 零碳馆在屋面和阳台上还安装了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安装的专用管道排入设置于北楼北边的地下雨水贮水池,经过雨水贮留槽、抽水马达、溢流管、溢流槽等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集
8、成式雨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贮存于雨水清水池,并经变频加压用于馆内用水。设置流量计分别计量整体与住宅的用水量。3.6 雨 江水源热泵系统 江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 冬季:通过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3.7 热 毛细管辐射 零碳馆冷辐射毛细管用于大厅墙面,将江水源热泵制取的中温冷水或低温热水,经传输系统,传递到末端辐射模板的表面。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以辐射为主)直接与室内环境进行冷
9、热交换。这种以辐射方式为主的冷热交换极大地简化了能量从冷热泵到终端用户室内环境之间的传递过程。大大减少了不可逆损失,提高了低品质自然冷热源的可利用性。3.7 热 零碳馆的成功建造,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引领了低碳领域的全新发展。零碳中心的使命是“将以零碳技术为核心技术体系的零碳建筑推广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接下来要在每个城市都复制一个零碳馆,通过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的设计与建设最终造就零碳城市”。零碳,必将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的美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的美丽。4.后世博思考从零碳馆到零碳城市伦敦案例提供了一个从科技出发的理想造成原型,上海案例可否提供一个和地域性文化结合,和地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建筑 案例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