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汪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汪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汪焰.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第23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6 No23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623015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汪 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浙江温州 32500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不断演变,企业间分工越来越明确,各类企业出于对自身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将非核心的各类业务实行外包。在部分企业研发外包成功的同时,也有诸多企业由于研发外包不当导致失败,如错误选择研发供应商而导致研发失败或者技术泄密等,或由于核心业务界定错误导致自身
2、相对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等,因此企业恰-3地实施研发外包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地评价企业正在或即将外包的研发业务风险水平,并以其作为管理层对研发外包决策的参考依据。从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特点出发,选用模糊群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由专家权重确立、风险因素和事件权重确立、评价意见集结公式等部分组成的,多专家共同对企业研发外包风险实施评价的模型,并通过案例运用,对所提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简易型进行验证。关键词:企业研发外包风险;模糊群决策理论;风险体系分析;风险评价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6)230085011磁sk Assessment of R&D
3、 Outsourcing Based on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Taking X Holding Group as an ExampleWANGY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Hege,Wenzhou 325003,China)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the division of work becomes more and more clear cut because of tlle evolution of the
4、economic structure and formIn concern of the cost and efficiency,many kinds of enterprises outsource their“not core busiheSS”to other enterprises which are more good at itWhile some got the Success,other enterprises failed by R&D outsourcingFor example,some failed to complete R&D projects or leak th
5、eir key information because they chose the wrong R&Dsuppliers;some found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down because they failed to identify the core businessesConcerning thecircumstances above,the appropriate risk management of R&D outsourcing,the first task of which is the risk assessment ofR&D outsou
6、reing,seems very important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four parts risk system”,constructs a groupassessment model of the risk of R&D outsourcing by using some achievements of other group decisionmaking,such as themethods of givjing the weight of expeas and risk facts,the methods of combining t
7、he decisions of many experts and SO onDoing this can fit for the complexity and vagueness of the risk of R&D outsourcingBesides,this essay will test the complicity and validity of the assessment model by using it to assess the R&D outsourcing risk of a real enterpriseKey words:risks of R&D outsourci
8、ng;fuzzy group decisionmaking theory;risk system analysis;risk assessment1问题的提出企业为了在激烈的技术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自身核心业务当中,而将一些边缘的非核心研发业务进行外包,交由第三方代理研发。在现实经济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部分研发业务进行外包,如通用汽车就将其整车中3 000多种零部件外包由其他供应商代理研发和生产。虽然很大一部分企业确实可以从研发外包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如节约了研发成本、自身核心业务能力得到不断上升等,但研发外包使企业自身受到损害的
9、案例也是屡见不鲜,企业研发外包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如研发外包导致企业技术外流,由于研发供应商的能力问题导致企业研发失败,频繁的研发外包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下降。还有些学者认为与研发供应商无休止的争执会导致企业研发成本骤升等。这些理论虽然众多,但是由于这些风险状况通常是一般性的单独提出,对于企业来说参考性不强,因此,提出全面的研发外包风险体系就显得收稿日期:20160317。修回日期:201605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激励相容一触发期权的软件外包风险分阶段付款控制决策”(70972001)万方数据86 汪焰: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非常必要。
10、企业正确地对研发外包风险进行评价对其自身发展的意义重大,只有正确地对其进行评价,才能对企业研发外包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前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另外,由于研发外包风险的评价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单个评价者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因此一般都是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对其进行评价。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多位专家共同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了探索。2文献研究回顾21 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内容研究企业出于成本优势或自身核心的相对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的进行研发外包,但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Laeity旧1通过对14家500强企业研发
11、外包实践的研究,开启了研发外包风险研究的先河。Maqbool等旧1对357家大公司进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对承包商的过度依赖是IT外包的主要风险之一。Sammi等H1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指出研发外包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企业技术的流失,这将壮大竞争对手的力量,加速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向现实竞争者转变,合作方可能将本企业排挤出局,进而带来关键技术人才流失。蒋逊明b1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在合作研发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何玉梅等M o指出研发外包风险主要有竞争风险、信息泄漏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且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适当奖励研发外包商等。李靖等一。
12、通过对企业研发外包中的终止权配置研究总结出研发外包风险有战略风险、信息泄漏风险、合同风险、综合风险。尽管对于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研究众多,但大多是对于风险内容的一般性提出,或仅从某个局部去认识,鲜有研究系统地将外包风险从孕育到产生再到造成不利后果的整个过程进行描述。22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评价研究在对企业研发外包风险因素的评价上,不少文献阐述了技术创新风险的成因,如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等。在对风险事件评价的方面,卢有杰旧1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包含2层共16个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Siffat等一1从风险因素出发,分别从市场、资金、技术、研
13、发人员、组织管理的角度建立了R&D联盟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秦良娟等人刨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别从客户、供应商和交易过程3个方面建立了3包含层共23个IT外包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比较简单的方法目前有4种:概率法、方差法、均方差与平均值的比值法即均方差与预期损失之乘积法。虽然这些方法使用方便,但是对于难以估计发生概率或难以获得历史数据的指标的使用上就显得非常乏力,所以应用只限于常规性的风险事件。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综合评价法常用的有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理论模型法等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使用率最高,经过了更强的有效性的检验。但是,由于模糊评价方法往往得出的是一个
14、风险综合值,不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关键因素,如时间因素对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的影响,而识别出项目的关键因素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的研究多是一般性地提出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分类和内容,再采用一定方法对其进行评价。虽然此类研究目前已比较成熟,但是其内容多为研究风险因素或为研究风险事件或后果对于企业的影响,很少通过研究整个风险运行的机理,并通过评价使企业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研发外包风险的存在形态并进行有效防范。由于外包风险问题现今非常热门,且急需方便适用的评价方法,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趋于通过研发外包风险形成机理的分析对企业外包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23模糊群决策理论研究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
15、来,现代社会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决策信息也越来越具有模糊性,模糊群决策理论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模糊群决策与经典群决策的不同在于:凡决策者不能精确定义的决策参数都被处理成某种适当的模糊集合,蕴含一系列具有不同置信水平的可能选择,这种具有灵活性的数据结构与选择方式使模糊群决策与经典群决策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更广泛的适应性。对于特定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方面的群决策方法研究也有颇多成果。由于对于特定指标值的群体评价结果多为基数效用形式,而两两比较形式的判断矩阵集结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只是一个排序形式,Soleimani等人川在对计算理论的
16、缺陷研究中扩展了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了三角模糊数的性质。Chen【12t。9提出了模糊TOPSIS方法,提出了一个在模糊群决策支持环境下运用模糊集理论评价软件开发风险集合的新算法,并改进了用距离排序模糊数的方法,从而系统地解决了关于模糊综合评价问题中专家权重的赋值和综合评价值的集结问题。Mohammad等人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利用专家模糊评价的三角模糊数距离的方法确定专家权重。此外,在指标权重确定上,李鹏等人41在对虚拟合作伙伴的评价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基于专家万方数据汪焰: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 87模糊语义评判形式的加权平均指标权重评价方法。本文正是综
17、合上述的模糊TOPSIS方法,以三角模糊数为基础,通过对指标权重评价三角模糊数的加权平均集结完成对指标权重赋值,并采用三角模糊数距离的运算得到各个专家的权重,进而对各个专家对指标的打分进行加权平均综合,从而完成对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进行模糊群决策方法的评价。3 企业研发外包风险构成及传导机制分析出于对成本优势和自身核心的相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初衷,企业选择了研发外包。然而由于研发外包中由代理问题所产生的双方目标的不一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环境不确定中的偶发事件等因素的存在,企业研发外包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若要使研发外包达到既定目的,风险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有效
18、的风险评价必须建立在对于研发外包风险体系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根据Bahli等0151211。221的理论研究成果,外包风险要素主要由风险源、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构成。研发外包风险源和风险传导路径一起形成了研发外包风险体系。对此,结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地建立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风险体系,如图1所示。首先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识别出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风险源、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再通过对风险从风险源到风险结果的传导机制的分析,建立起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体系,从而为后续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系统评价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图1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体系31研发外包风险的风险源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风险都离
19、不开风险主体和风险客体,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亦是如此。研发外包的风险主体应该包括实施研发外包的企业(外包客户)和提供外包服务的外包供应商,但本文主要从研发外包客户的角度来研究研发外包风险。根据风险源主客体的不同,可将风险因素的来源分为市场客体因素和人为主体因素。在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研究上,可以将风险源分为与人有关的主观风险源,即研发外包客户和外包供应商,以及与交易有关的客观风险源,即外包交易机制。32研发外包风险的风险因素在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中,风险因素是连接风险源与风险事件的纽带,是判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重要依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上升源于交易客户、供应商和交易机制,据此,本文根据前人对
20、风险因素的划分框架,分别从与交易有关和与客户及供应商有关两方面分析研发外包风险因素。与交易有关的风险因素可划分为资产专属性、不确定性、业务关联性、少量供应商和测度问题;而客户和供应商风险因素均包含业务相关的素养和外包管理素养两大风险因素,具体可分为客户研发专业素质、客户外包管理素质、供应商研发专业素质、供应商外包管理素质。33研发外包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研发外包风险事件是指由风险因素诱发的,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与研发外包相关的事件,有时也被称作研发风险。Khlfan钊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类外包风险事件,即套牢、昂贵的合同修改、意外的过度和管理成本以及诉讼和争议。Bahli等u 5J21
21、1。221综合前人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外包风险机制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两类风险结果,即外包相关费用的上升和外包服务质量的下降。Earl等在研究信息技术外包风险时提出了客户专业能力下降的风险。此外,国内诸多学者在一般性地提出企业研发外包风险时提到了如技术泄密、相对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等风险,如李晓峰等副提出的技术泄密风险,祁红梅等钊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在合作研发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张汉威等201提出了相对技术创新能力下降风险等。从风险思维构造角度,本文认为,技术泄露等状况并不会直接造成企业的损失,而是通过削弱企业相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形式造成企业损失,因此技术泄露等都可划分为风险事件,而最终导
22、致的结果是企业的相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利用这个思路,本文重新厘定企业研发外包的风险事件与风险结果,综合外包一般风险和研发外包特殊风险的研究成果,将企业研发外包分为六类风险事件,如表1所示。表1 企业研发外包风险事件风险事件 属性套牢风险昂贵的合同修改风险意外的过度和管理成本风险诉讼和争议风险客户专业能力下降风险技术泄密风险外包一般风险研发外包特殊风险风险结果(consequence),即风险事件导致风险主体遭受损失的方式和程度。在企业研发外包中,风险事件最终是以某种风险结果的方式导致研发外包客户蒙受损失。企业研发外包业务中,除了可能导致研发外包费用上升和服务质量下降外,还有一种以长期、慢性的
23、方式造成企业的损失,这就是企万方数据88 汪焰: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企业研发外包风险评价以浙江x控股集团为例业的相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34研发外包风险的传导机制研发外包风险体系主要由风险要素和风险传导机制构成,而风险传导机制作为纽带连接着风险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风险从酝酿到作用于主体的路径。理清企业研发外包风险的传导机制是有效评价风险水平的必要条件。以风险事件为中心,可分为两个方向研究风险的传导路径,一方面向左追溯造成风险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和风险源;另一方面向右推导风险事件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341 以套牢风险为中心的传导路径导致套牢风险的风险因素包括:(1)资产专属性。当出现对客户不利的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模糊 决策 理论 企业 研发 外包 风险 评价 浙江 控股 集团 汪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