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文言虚词复习文言虚词复习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掌握:掌握“之而以其为于之而以其为于”的常见用法。的常见用法。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复习内容复习内容:掌握:掌握“之之”“”“而而” “以以”虚词的虚词的用法用法 一、考点阐释一、考点阐释 1.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有明确规定有1515个虚词必须个虚词必须掌握:而、何、掌握:而、何、 乃、其、且、若、所、为、乃、其、且、若、所、为、焉、焉、 以、因、于、与、则、之。以、因、于、与、则、之。 2.“2.“在文中的用法在文中的
2、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背虚词的义项。 二、考点阐述:二、考点阐述: 首先让我们看首先让我们看20102010年中考题:年中考题: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以”与例句中的与例句中的“以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例句:遂以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A.何何以以战战 B.B.不不以以物喜物喜 C.C.故临崩寄臣故临崩寄臣以以大事大事 D.D.以以塞忠谏之路塞忠谏之
3、路(凭借)(凭借)(因)(因)(把)(把)(以致)(以致)C C (一)复习(一)复习“之之”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解释句中“之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字的意义和用法. . 1.1.公与公与之之乘。(乘。(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 2.2.肉食者谋肉食者谋之之。(。(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 3.3.予尝求古仁人予尝求古仁人之之心。(心。(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 4.4.小大小大之之狱。(狱。(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 5. 5. 于独爱莲于独爱莲之之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莲说) 6. 6. 臣以王吏臣以王吏之之攻宋也。(攻宋也。( ) 7. 7. 公将鼓公
4、将鼓之(之(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 8. 8. 久久之之,目似瞑,意暇甚(,目似瞑,意暇甚(狼狼)()( ) 9. 9. 何陋何陋之之有?(有?(陋室铭陋室铭)()( ) 10. 10. 宋何罪宋何罪之之有?(有?(公输公输)()( ) 11.11.吾欲吾欲之之南海,何如?(南海,何如?(为学为学)()( ) 12.12.辍耕辍耕之之陇上。(陇上。( )代词。他,代曹刿代词。他,代曹刿 代词、代迎战齐军这件事代词、代迎战齐军这件事 助词、的助词、的 助词、的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奏足
5、音节助词、奏足音节 助词、奏足音节助词、奏足音节 助词、宾语提前标志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不译助词、宾语提前标志、不译助词、宾语提前标志、不译 动词、到、往、去动词、到、往、去 动词、到、往、去动词、到、往、去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一)(一)代词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他(她)(他们)”、“它(它们)它(它们)”。 (二)(二)助词助词 1 1结构结构助词,译为助词,译为“的的”,有的可不译。,有的可不译。 2 2结构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助词,放在主谓
6、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译。 3 3音节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4 4结构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三)(三)作动词作动词,可译为,可译为“到到”、“往往”“”“去去”。 【记忆顺口溜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之字可代人事物, 定名之间可译定名之间可译“的的”; 用作动词用作动词“去、往、到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用作助词可不译。 学生练习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指出下列句子中“之之”的用法和意义。的用法和意义。 1 1览物览物之之情,得无异乎?(情,得无异乎?( ) 2.2.长恨久长恨久之
7、之。(。( ) 3.3.水陆草木水陆草木之之花。(花。( ) 4. 4. 孤孤之之有孔明。(有孔明。( ) 5.5.无丝竹无丝竹之之乱耳。(乱耳。( ) 6.6.彼竭我盈,故克彼竭我盈,故克之之。(。( ) 7.7.渔为甚异渔为甚异之之。(。( ) 8.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之( ) 9.9.曾不能损魁父曾不能损魁父之之丘。(丘。( ) 10.10.送杜少府送杜少府之之任蜀州。(任蜀州。( )助词、的助词、的 助词、奏足音节助词、奏足音节 助词、的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 译译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8、、不译代词、代齐军代词、代齐军 代词、代见到的景代词、代见到的景象象 代词、代这件事代词、代这件事 代词、这代词、这 动词、到、往、去动词、到、往、去 (二)复习(二)复习“而而”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解释句中“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字的意义和用法 1.1.国险国险而而民附。民附。(隆中对(隆中对)()( ) 2.2.敏敏而而好学。好学。(论语)十则(论语)十则)()( ) 3.3.择其善者择其善者而而从之,其不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而改之。改之。(论语)十(论语)十则则)()( ) 4.4.广起,夺广起,夺而而杀尉。杀尉。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 5.5.濯清涟濯清涟而而不妖不妖可远观可远观
9、而而不可亵玩焉(不可亵玩焉(爱莲说爱莲说)( ) 6.6.民殷国富民殷国富而而不知存恤。(不知存恤。( ) 7.7.河曲智叟笑河曲智叟笑而而止之曰止之曰( ) 8.8.临溪临溪而而渔。(渔。(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 9.9.饮少辄醉,饮少辄醉,而而年又最高,(年又最高,( 表并列,可译表并列,可译“又又” 表承接,可译表承接,可译“就就” 表承接,可译表承接,可译“就就” 表转折,可译表转折,可译“却、可是、但却、可是、但 表转折,可译表转折,可译“却、可是却、可是 表修饰,可译表修饰,可译“着着” 表修饰,可译表修饰,可译“着着” 表递进,可译表递进,可译“而且而且” 表并列,可译表并
10、列,可译“又又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l l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又” 2 2承接关系承接关系,可译作,可译作“就就”“”“接着接着”,或,或不译。不译。 3 3转折关系转折关系,译作,译作“但是但是”“”“可可是是”“”“却却”。 4 4修饰关系修饰关系,可译为,可译为“地地”“”“着着”,或不,或不译。译。 5 5递进关系递进关系,译作,译作“而且而且”“”“并且并且”或不或不译。译。 【记忆顺口溜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而作连词要分清, 并列承接与转折;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承译“接着接着“转译转译“但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状语后头表修饰。
11、学生练习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指出下列句子中“而而”的用法的用法 1.1.泉香泉香而而酒洌酒洌 ( ) 2.2.修八尺有余,修八尺有余,而而形貌失丽形貌失丽 ( ) 3.3.日出日出而而林霏开林霏开( ) 4.4.登轼登轼而而望之(望之( ) 5.5.朝朝而而往,暮往,暮而而归(归( ) 6.6.面山面山而而居居 ( ) 7.7.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 )杀所不足杀所不足而而争所有余争所有余 ( )表并列,可译表并列,可译“又又” 表并列,可译表并列,可译“又又” 表承接,可译表承接,可译“就就” 表承接,可译表承接,可译“就就” 表修饰,不译表修饰,不译 表修饰,可译表修饰,可译“着
12、着” 表转折,可译表转折,可译“却、可是、但却、可是、但 表转折,可译表转折,可译“却、可是、但却、可是、但 (三)复习(三)复习“以以”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解释各句中解释各句中“以以”的意义以及用法。的意义以及用法。 1.1.不不以以物喜,不物喜,不以以己悲(己悲(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 2.2.扶苏以数谏故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 ( ) 3.3.策之不策之不以以其道其道马说马说)()( ) 4.4.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5.5.屠惧,投屠惧,投以以骨(骨(狼狼)()( ) 6.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牺牲玉帛,弗敢加
13、也,必以以信。(信。( ) 7.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狼)()( ) 8. 8. 属予作文以属予作文以记记之(之(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 9. 9.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以塞忠谏之路也(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出师表)( ) 10. 10. 高祖因之高祖因之以以成帝业。(成帝业。(隆中对隆中对)()( ) 11. 11. 皆皆以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12.12.固固以以怪之矣怪之矣.( .(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 ( )介词、因介词、因 介词、因介词、因 介词、按照介词、按照 介词、凭借介词、
14、凭借 介词、把介词、把 介词、用、拿介词、用、拿 连词、来连词、来 连词、来连词、来 连词、以致连词、以致 相当于相当于“而而” 动词、认为动词、认为 同同“已已”已经已经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一)(一)介词介词 1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因为”“”“由由于于”。 2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凭借借”“”“按照按照”“”“依靠依靠”等。等。 3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把”、“拿拿”、“用用”等。等。 (二)(二)连词连词 1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表示目的,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文言 虚词 复习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