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对儿童的影响.docx
《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对儿童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对儿童的影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对儿童的影响 摘要: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指在注重单独的艺术学科对话的同时,还要注重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贯通,将艺术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手段,通过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相沟通的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创造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欢欢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参与的以“生态式艺术教育”为理念的4年课程的课堂实录总结以及艺术作品分析,从感情成长、智慧成长、生理成长、知觉成长、社会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方面,来呈现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儿童整体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儿童发展;
2、个案研究 美术创作是探索自我与情感表达的渠道。格罗姆(ClaireGolomb)在其研究中指出儿童不仅仅是用颜色来表达情感,更可能通过形状来表达情感。所以,在儿童艺术创作的形象与颜色等元素中往往会带有不自觉的情绪体验。通过艺术创作,儿童内心的情绪体验更加清晰化,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儿童面对自我意识的过程。艺术创作就在于帮助儿童澄清现实中面临的无法处理的情绪,从而象征性地呈现出来,以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接下来将会从不同的成长阶段来评量欢欢的发展变化,以下所有的图片选择均是左边为初期作品、右边为后期作品。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儿童感情成长的影响 一件作品对作者所造成的感情宣泄,通常与他体验其作品
3、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在感情成长这一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定型重复、线条方向的改变和线条的强度。图1图2通过对比欢欢前后两幅作品可以看出,图1、图2的作品中都存在了不同程度的定型重复,也能看出欢欢不断寻求改变的内驱力。从图1可以看出她试图改变水母游的方向和形状,图2则试图改变动物的形态。许多实验显示,儿童涂鸦所使用的线条类型,与其性格趋向有密切的关系。图1的线条是果决而有力的,因此显示了欢欢充满了意志力和驱策力。而一位专注于活动的儿童会根据感情状态来改变涂鸦线条的强度,所以线条强度和方向的改变都指示了儿童的警觉程度。在图1中,线条经常改变强度和方向,显示了欢欢在整个活动中都保持
4、着自由和警觉。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动物的整体构造和比例都是几乎一样的,但是在表情、脖子和个别腿部的动作是不同的。在样式化前阶段,儿童在绘画上是有重复的倾向的,但是欢欢以自己的方法,逐渐发现并改变着这些定型重复。图2中的线条是大胆和明确的,这就显示出了欢欢的自信,而且初步画出了这些动物的空间关系。 二、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儿童智慧成长的影响 智慧成长通常可以在幼儿对自己和环境的自觉中看到,这种自觉是逐渐增强的。在儿童的作品中,他所能想到的细节显示了他智慧上的改变。图3图4图3是欢欢2022年的作品,图4是欢欢2022年的作品,短短两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欢欢在对于人物的刻画上有了很丰富
5、的细节。比如对于人物的外形,图4中的戏曲人物比图3更符合大众审美,也更形象,而且有了头发、饰品、衣服等不同的装饰。在色彩上,图4比图3更具有搭配性,更协调,也更丰富,而图3的衣服仅仅只有蓝色一种。而且当时实录老师也记录了画戏曲人物时欢欢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脑海中的画面,很多的细节也是在生活中有了经验然后内化、迁移,并展现在她的美术作品中。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儿童生理成长的影响 儿童的生理成长从最初的不能控制动作的被动欣赏,到身体活动直接参与其中。视觉和行动的配合促成了生理成长。随着身体活动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就需要越精密的肌肉协调来控制这些细微的改变。图5图6图5是欢欢在2022年的涂
6、色作品,图6是2022年的设计创作作品,通过这两幅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欢欢关于描绘线条以及填涂这样的控制动作越来越好,也就是小肌肉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图6中,不仅线条清晰果断,而且颜色涂得也很仔细,与图5相比,在颜色填涂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就是关于画画的技巧熟练度掌握。图6运用了更多种的线条组合,动作技法基本可以满足想象的需求,视觉和动作的协调度也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这些变化都可以看出欢欢在生理成长方面发育良好。 四、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儿童知觉成长的影响 儿童运用的知觉经验囊括了运动感、触觉和视觉经验,以及对形状、颜色和环境的感受。此时的视觉经验包括光、影、透视空间、色彩变化等。图7图8
7、从图7、图8我们可以发现,欢欢从早期儿童艺术中的概念反应,棒棒糖(或是棉花糖)就是固定的这种螺旋状,到图8印象主义艺术中对视觉观察进行了详细分析,把形体、色彩和空间都附属于整张画面。她的视觉经验中对于光、影以及色彩的变化越来越好。知觉的成长也可以在渐增的触觉和压迫感受力中表现出来,正如图9、图10中,从揉粘土、对粘土的接触,到对粘土的塑造,做成棒棒糖的形状,再到对陶泥的雕刻等一些形式中发展出比较敏锐的反应。在实录中老师也有写到,欢欢在制作图9中的雕像时,在其他小朋友还没有注意到耳朵的时候就先在陶泥上捏出了耳朵的形状,这样的反应,都代表了她的知觉能力和观察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图11图12除了上面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艺术 教育 理念 儿童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