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摘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作为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环境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多个地区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的有机结合,将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达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梳理了当前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作为突破环境管理瓶颈手段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多方参与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多方参与 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这两个概念从20
2、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作为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在2022年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2022年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分别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的倡议,贡献了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同时,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在2022年底和2022年初的相继,进一步促进了绿色金融在绿色供应链中的应用。中国作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供应链理念和实践经验的贡献者,为
3、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绿色供应链金融工作的开展将通过市场和金融手段提升环境治理效率,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带动中小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环境的整体改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五个打通”,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绿色、低碳、永续发展。 1绿色供应链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挑战 1.1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1016年提出,指将“绿色”的理念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废弃等全过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上下游供应关系1。在整合了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等不同主体之后,绿色供应链旨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与
4、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环境治理手段,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实践和验证。2022年,在美国环保协会的支持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了绿色供应链专题政策研究项目,并于2022年底选择上海和天津作为绿色供应链试点城市。2022年,东莞市成为原环境保护部批复的第一个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城市,在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美国环保协会作为参与方,与东莞市政府、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等机构深入合作,通过先后两轮东莞指数测试,协助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摸索出一条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之路。试点过程中,东莞市推动并参与开发制定了“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
5、”,在前后两轮的指数测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标体系,并为家具、制鞋、机械、电子、零售5个行业共66家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中环保、节能、低碳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评价打分,帮助企业识别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力,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指明方向2。在十余年的推广过程中,我国私营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践仍然面临较大的阻碍。首先,绿色供应链的顶层制度设计仍有待完善。国务院和各相关部门虽然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建设,但部门间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导致缺乏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思想。其次,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健全。虽然在电子、汽车等部分环境管理先进的行业及天津、广东等地区出台了一些绿色
6、供应链的标准,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标准和评价认证体系。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私营中小供应商企业受下游买家公司影响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绿色生产和绿色项目投入上缺乏融资优势,亟待金融机构的介入,而由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绿色融资难以直接覆盖中小企业。目前绿色直接融资工具对发行人主体资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行绿色债券的门槛,也很难享受绿色信贷带来的便利和优惠,这样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的效果。1.2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被视为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7、,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实践3。据气候债券组织CBI统计,2022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673亿美元4。虽然我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晚,整体来看还处于初期阶段,但近年来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政府给予绿色金融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2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更是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我国各类绿色融资总额将近9万亿元5。与此同时,由于绿色金融盈利模式的单一局限性,相比传统金融业务来说,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依
8、然有限。在当前阶段,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主体业务仍是绿色信贷。这一业务与传统的抵押贷款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信用评级中考虑了环境因素。但一般情况下信贷业务占用现金量比较大,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必然会导致放弃其他贷款业务,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绿色信贷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另外,除了绿色信贷以外,其他绿色金融模式的发展也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阻碍。1.3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阻碍。绿色金融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项目,而借助市场自身的力量引导资源配置是保障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发展主要由政府的行政手段推动,过度依赖财税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供应 金融 模式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