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docx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 摘要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以及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出了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遗憾的是,现行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的知识价值导向性,知识价值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和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制定的行政权力过大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增大了构建基于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难度。高校应科学界定不同岗位的知识价值内涵、形式和贡献;同步优化岗位设置与薪酬结构;建立和细化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视和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好科研
2、项目资金对知识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的激励引导功能。 关键词知识价值;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收入分配;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高校是知识、信息的聚集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承担着传播、生产知识和应用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进学术创新1,提高研发自主创新技术等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是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实现高校创新功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衡量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指标,甚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关键的背景下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保障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励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此
3、同时,在坚持人民至上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等交叉重叠的新时代,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更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以及教育部关于高校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反映。由此可见,不管是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发挥好教师在推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作用,还是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加知识价值: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必然方
4、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我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已经正在逐渐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由原来的过于注重“物”的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聚集和服务于人的发展的需要。这里面的“人”不是某部分、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区域的人,而是拥护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建设起正面作用的每一个社会成员。而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3这就要求,新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正内
5、涵与本质,将其融入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依靠人民促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高校教师的根本利益和福祉。从2022年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始,我国高校就开始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制度,经历了套改阶段、推进阶段和深化阶段4。从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阶段、主要内容和特点来看,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主要由以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保障,以基础性绩效工资为补充保障,以奖励性绩效工资为激励等结构组成。由此构成的绩效工资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但由于制度
6、设计不科学、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绩效工资构成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推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不仅仅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实际发展诉求,同时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
7、配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营造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上述政策表明,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高校教师作为高知识型的劳动者群体以及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的重要主体,由此其必定成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成果的重要对象和受益者。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以政策性工资为主,岗位津贴为辅,双轨运行、统筹管理的分配制度,具体而言即是
8、,高校教师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组成,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为政策性工资,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主要根据高校教师的学历、身份、资历等确定,绩效工资主要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业绩来确定,其动态性比较强。由此决定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建立以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重要内容,因此,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制度是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和重点方向。 二、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没有充分体现增加知识价值导向。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要坚持和遵循增加知识价值导向主要是指高校教
9、师的绩效工资要重点根据其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所积累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及其在此基础上创造、增加的知识价值来确定绩效工资的等级、额度和分配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和逻辑,高校教师绩效工资不仅要体现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的绝对值层面,而且还应包括绩效工资的相对值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公平感。即衡量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是否合理、科学和具有激励性,既要保证高校教师能够获得相对满意的绩效工资数额,又要与其他知识密集行业劳动者所获得的薪酬具有合理的可比性,与知识行业或者岗位劳动者的绩效工资保持一定的差距。但在现实中,由于高校行政化因素、传统薪酬制度、绩效工资总额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并没有充分按照以
10、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执行,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高校外其他行业组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较,不少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知识密集型行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特别是与证券、软件、计算机、银行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相比更为明显,同时与国外一些国家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投入大、入行“门槛”高、岗位对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要求高等难以匹配5。(2)与高校内不同岗位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较,高校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的差异,导致对教学科研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等不同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考核标准有所差别,这种考核的标准差别是无法避免的,
11、关键是不同岗位之间的绩效工资考核标准如何确定、绩效工资差别保持多大的差距范围、如何平衡不同岗位之间的绩效工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上,一些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绩效工资或工资水平并没有按照知识价值导向的原则来确定,所执行的绩效工资标准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不同岗位教师对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所作出的贡献,其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挫伤了高知识价值创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造成不同岗位教师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3)与个人的知识价值创造贡献比较。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的能力以及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工作时间成正比,工作时间越长,其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的能力就越强和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现实中的问题是,
12、一些高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并没有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增加,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继续创造和增加知识价值的动力不强。(二)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的知识价值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以及其公平性、合理性以建构科学的绩效工资评价考核体系为前提。近年来,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日趋完善的趋势和成效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的。诸多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倾向或者情形。一是对教师创造知识价值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一方面,注重定量考核而对定性考核不足,如对教学科研岗的教师而言主要是通过学历、科研成果、教学任务量等指标进行考核,更具体的就是主要以教师的数量及其刊发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教师 绩效 工资制度 改革 逻辑 路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