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吴叶林.pdf
《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吴叶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吴叶林.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稿日期: 2017- 04- 13作者简介:吴叶林,安徽桐城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讲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崔延强,山东青岛人,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 .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78.同上, 41.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吴叶林崔延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要: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路径选择的内在价值机制,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文化引领,通过对学科发展文化逻辑的把握,可以深层审视和推进学科建设,构建学科进步的长效机制。学科文化是由学科精神、
2、学科范式、学科行为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内蕴规训、凝聚、濡化等功能。论文对理想型的学科文化特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参照透视了当前高校学科文化困境,指出学科精神遮蔽、学科范式异化以及异质学科文化隔阂冲突等三大文化“症结” 。与此同时,提出了包括建立包容性学科文化生态、形塑社会需求导向学科价值文化、创新学科组织与评价范式、推进学科文化开放和国际化等在内的策略体系。关键词:学科文化;一流学科;理想型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困境;创新路径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4519( 2017) 05- 0089- 09DOI: 10. 14138/ j. 1001- 45
3、19. 2017. 05. 008909学科本身是一种学术秩序,规定着知识生产的方向、标准和质量,体现了知识的制度化水平。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即是具有一流的学科, “在国际学术界,学科就是产品线,院校即为地理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科为中心” , “学科已成为大学的第一原理 ,知识的专业化是构成其他一切的基石” 。学科文化是学科在运行和演进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知识、学术特点自有的或人为赋予的价值与规范体系,是学科生存方式的历史凝结。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学科文化使得各种学术生活和学术制度的血脉延续成为可能,在实践中成为划分学术领地、评价学术水平、配置学术资源、分化学术阶层的内在力量。发挥与优化大学学科文化
4、功能是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进路,也是一流学科建设乃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学科文化:结构与功能学科发展不仅指学科知识的发展,同时也内蕴学科文化的成熟,先进的学科文化是学科进步的重要基础。学科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一般结构与功能,但同时由于学科文化根植于学科,决定于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及由此形成的组织系统和运行规则,因此又表现出与其他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不同的特质。1 .学科文化结构1959年,在剑桥大学斯诺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著名演讲,他注意到了西方智力生活中科学与人文两个不同世界的客观存在,其在演讲中指出, “我总觉得我在这两个群体之间游移,他们的才智接第38卷第
5、5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Vol. 38, No. 52 0 1 7年1 0月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 Oct. 2 0 1 7万方数据近、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差不多,但却几乎没什么沟通。他们在学术、道德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共同点是如此之少,以至于从柏林顿馆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就像远渡重洋” 。事实上,斯诺所描述的这一现象既是学科文化现象,也表征了学科文化的宏观构成,知识领域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学术生活和学者群体的社会文化差异。诚然, “两种文化”是一种极端的学科文化结构解释模式,但无疑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层思考,继“两种文化”后,斯诺再次提出“三种文化
6、”的解释框架,第三种文化兼具人文与科学的文化要素。德国学者胡伯基于斯诺命题对学科文化进行了再研究,他将学科文化定位到专业层面,提出专业亚文化的概念,而这与托尼比彻等人提出的学术部落文化无疑具有一致性。从“两种文化”到“三种文化” ,及至“部落文化”和“专业文化” ,人们对学科文化宏观结构的认识明显不再满足于笼统的二分法或三分法,而是越来越致力于知识的特殊性和文化的个性特征,对学科文化宏观结构的理解也朝着精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学科文化构成了学术生活中不同的“小世界” ,是影响塑造学术人员专业态度和行为的核心力量。 那么学科文化到底是什么?对此还需要微观剖析其内在结构。当具体审视某一特定学科的
7、文化时,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由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立体系统,很难用单一的模式来完整概括。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将文化描述成包括物质文化、特殊的语言规范和制度规范在内的系统结构,毋庸置疑这种划分对学科文化内在结构分析具有启示意义,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其只涉及了文化的表层与中层结构,而文化中内蕴的价值尺度、思维模式等问题却未能体现。本文认为,普遍意义上某一特定学科的内在文化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科精神文化。精神理念是学科知识生产和学科组织演进的价值体系的总称,深层统摄了学科发展路径和机制。学科精神本质上源于构成学科的知识,是一类知识功能和价值的历史沉淀,不同的学科具有相异的精神理念,且
8、受到学科成员的认同和遵守。学科精神是学科科研、教学以及服务社会公众的灵魂,好的学科教育包括学科精神传承的教育,学科发展无精神将直接带来制度、行为和物质形态的混乱无序,进而阻碍学科发展。第二,学科范式文化。范式文化一方面指范式自身内蕴的文化意涵与属性,另一方面也包括其在历史演化中逐渐凝聚成的价值与信念体系等。作为一种共有的信念与本体论承诺,范式文化为学科共同体开启了一个生活于其中的“可能世界” 。不同的知识属性形塑不同的范式文化,学科范式文化能够有效规约学科行动的展开,它既是显性的载于学科教科书、手册中的规则、制度、方法,同时也是科学共同体之间不言而喻的隐性契约。第三,学科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
9、科成员长期以来在学科架构下形成的反映学科属性的活动总称,是学科内部主体间,以及不同学科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彰显。行为文化不仅表现在学科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实践中,同时还表现在学科知识代际传承濡化过程中,如具体的学科行动、惯习、风俗、仪式等文化要素,是学科活动方式的历史积淀。学科行为文化在学科范式引导下生成,是学科精神理念的显性化,具有学科特色和个性。第四,学科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学科文化中最为外显且容易为人们所认知的要素,通过物质形式彰显学科精神,承载学科制度,约束学科行为。学科文化的物化形式丰富多样,如学科空间环境中学科偶像与权威、学科象征物、学科信条等的陈设等。在学科接班人的培养上也有体现,如学
10、位授予中学袍的颜色与样式也具有较大差异,这些都是物态学科文化。2.学科文化功能文化是人类本质活动对象化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形成稳定的意义系统后,就会对人及其行为带来约09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年第5期)斯诺.两种文化 M .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9.转引自:孙进.德国的学科文化研究:概念分析与现象学描述 J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 12) : 8- 12.Clark B. R. “ The Academic Life: Small W orlds, Different W orlds, ”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11、5( 1989) : 4- 8.万方数据束和影响。学科文化是某类特定知识之于人这一主体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它的形成必然对学者团体以及知识的演化过程产生内在影响。第一,规训功能。学科从最初的知识分类制度走向日益复杂的知识生产与实践体系形塑机制,其规训功能不断强化。基于某类知识体系形成的文化价值模式日益成为学科发展的深层力量,进而成为学科话语体系生产的控制系统。学科“话语体系”是学科知识与学科规范的统一,在实践中遵循着“讲座-课程-专业期刊-专业学会-图书分类收藏体制”等基本规训思路,通过排他性规范设计,保证学科知识在生产、传播以及行动不任意僭越传统边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科文化,其规训功能存在强
12、弱之分,自然科学因其内部凝聚、稳固而存在不可渗透的边界,而人文、社会学科因其内部松散、开放而存在可渗透的边界。 在实践中,自然科学常常是边界纷争的赢家,强势的学科文化逐渐浸染和潜移默化其他学科。第二,濡化功能。濡化意指价值观和准则被特定场域中成员传承或习得的过程,不仅包括主体对传统文化基因和习性的适应,同时也内蕴对新成员的教化功能。文化的潜移默化能够有效促进新成员熟悉所在学科的价值、范式、规则和行为,通过不断地代际传播进而实现长远发展。在实践场域,学科发展首先会遴选自己的守门人或学科明星,以此影响学科接班人,通过建立学科“范例”从而更好地产生濡化效果。 “知识讲授、讨论、实验、作业、考试、答辩
13、、评分等一系列学科范式下标准化的环节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较为稳定的习性,进而形塑其学科身份。 ” 福柯认为,教学活动也是学科文化濡化路径, “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知识,层层监督。一种明确而有规则的监督关系也被纳入到教学实践的核心” ,在这种监督关系中,学科思维、学科判断及学科行为逐渐濡化到新成员的认知结构中。第三,凝聚功能。学科文化内蕴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支配和驱动着学科发展,规范着学科行为。实践中,学科是一个松散的且以学术自由为纽带的学术组织,在这种具有自由特征的组织内,价值是学科团结和忠诚的灵魂所在。学科的价值凝聚意味着学科成员对一类知识的属性、功能和运行方式达成共识,并愿意成为该学术部落中的一员,
14、接受相应规范的约束。学者群体基于一定文化价值引导在某一知识领地不断探索耕耘,相同的学术志趣及其知识能力特征被赋予了同一学科身份,而这再次强化和升华价值共识,从而推动学科忠诚。可以说,正是凝聚功能的存在,学科文化才会形成边界,才会出现“两种文化”以及各种异质的文化系统。不仅如此,学科文化作为知识和真理性的文化形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及社会实践在根本上具有批判功能,学科文化的社会融入有利于维护公共空间的理性秩序。通过知识型社会组织 大学以及组织内学科知识分子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学科文化以其学术理性与创新精神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发挥着独特的批判与监督功能,一个良性运行和发展的社会要时刻警惕大学的文化
15、萎靡,而这种文化归根结底仍然是学科文化。二、理想型学科文化的核心特质理想型也是韦伯学说中的“纯粹类型” ,是对某类事物性质特征的预判和假设,以“可能性”为中介反观“现实性” 。在实践中,学科文化并没有特定的模式,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但并不能否认一流学科在文化形态和特质上存在共性,这一点从世界一流学科发展史以及学科本质上可以洞见。理想型的学科文化特质是当前学科发展和学科文化创新的重要参照,其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1 . “兼容并蓄”的建设理念学科知识生产的本质是人们对事物理性认识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需要不同知识的协作和分工,从而19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华勒斯坦.学科、知识
16、和权力 M .刘建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 23.李晔.被学科规训限制的专业学位教育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 11) : 49- 53.福柯.规训与惩罚 M .刘北成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7. 182.万方数据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学科的开放与包容是学科知识发展的关键。知识社会下,大科学体制、后学院化生产范式逐渐凸显,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新知识和新学科产生的必要条件。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执行主席艾伦莱什纳提出, “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科学已经死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大多数的重大进展都涉及到多个学科,只有一位作者署名的论文越来越少。 ”因此,无
17、论从本质上说还是从社会实践需求考量,学科之间的“兼容并蓄”是当代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兼容并蓄”就是要推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结合,建立跨学科研究组织和人才培养机制。 20世纪20年代中期,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维伯伦将数学系和物理系搭在一块,试图创造出物理和数学的交叉学科,但并未成功。最终普林斯顿的数学系走向了纯数学研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林斯顿聘请的欧洲物理学家维格纳,由于他本人拥有良好的数学背景,将群论与量子论结合起来,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2. “自由探索”的组织生态作为一项真理与高深知识的探索活动,学术生产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知识真理的探索不为外部制度和权力
18、所绑架约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大学要远离约定俗成的言说方式,远离成规和傀儡的把戏。自由探索即是指在学科组织系统内“教学并证明真理”的自由,同时“为了保证知识的正确与准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在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 。 “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传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个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大学必须被允许通过真正的思考和生活来发现自我” 。 事实上,在大学系统中,真正从事学术生产和交流的组织是学科,大学学术活动在学科架构下有条不紊地展开。自大学诞生以来,学科知识分子对自由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自由是一流学科
19、文化的基因特质。在学科知识探究实践中,想要确保人类对真理的追求过程具有理性、批判性,进而获得科学真理,这就需要对学科探索活动提供独立场域,赋予学科研究以自由权力。3. “求是创新”的信仰追求特定社会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即是信仰,信仰具有理想性、坚定持久性以及唯一性等特点。学科文化信仰是学术部落内部成员共同遵守的某种价值理想,贯穿个体的学术生涯,与此同时,因为这种价值的主导而产生了对其他价值的排斥。在学科知识生产过程中,根本理想是真理追求,知识探索失去求是精神,那么所生产的学科知识无疑是不可信且最终被抛弃的。对事物本质的认
20、识,并通过这种认识揭示内在联系,进而服务于人类社会,是学科探索的终极目的。创新是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真理性认识。真理追寻是永恒的价值承诺,科学的过程就是对真理的无穷逼近。求是、创新是学科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一流学科建设中必须秉持且坚守的价值理想。4. “实用主义”的行动路径知识价值革命带来了知识生产模式及其机制的转变,知识生产突破了传统纯科学范畴,人们不再只是为了知识而生产,学科知识生产与人的需求以及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为学科知识分子所重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也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主导动力。从大学发展史来看,近代以美国实用主义
21、为代表的大学发展模式日益超越并取代了传统的德国古典模式,实用主义文化在美国的成功,其历史背景正是知识在社会发展中主导地位凸显的时期。 19世纪60、 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发展,当前知识社会下,大学更是走进了社会中央,成为社29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年第5期)Loren Butler Feffer, “ Ostwald Veblen and the Capitalization of American M athematics: Raising M oney for Research ,1923 - 1928, ” Isis 89( 1998)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
22、哲学 M .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5陈锡坚.学科文化价值的取向与发展 J .教育评论, 2010, ( 4) : 80- 82.万方数据会服务站和动力中心,这一切都要求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在推动学科进步时要面向社会需求,以实用为导向。在这里, “实用”不仅体现为对社会生产和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包括对人的精神世界需求的满足。三、当代高校学科文化生态的主要困境作为学科运行和发展机制形塑的灵魂和思想所在,学科无论对自身建设抑或社会公共空间等都具有毋庸置疑的价值,良性的学科文化生态是实现学科进步,增强学科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我们的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学科硬环境
23、建设,如学科经费、学科队伍、学科设施等,而对学科软实力的重视仍然不够。当前,我国学科文化生态存在诸多困境,学科文化的薄弱深层阻滞了学科的长远发展,总体反观当前学科文化,至少存在三种“症状” 。1 .学科精神文化遮蔽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法学学科以自由为核心,并基于此延伸至正义和秩序,彰显了人的最本质的需要,医学学科则是以人的生命关怀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生产与真理探索。学科精神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价值指向,无论哪种学科精神最终都会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市场经济下,学科发展逻辑的功利化明显,学术部落成员对资本和利益的追求不断消解传统的学科精神和价值根基,实践中,学科忠诚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市场忠
24、诚。皮特斯科特也注意到, “不仅大学优先关注的研究领域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的操作方式、主导价值观乃至其核心理念都发生了变化” 。 有学者在探讨我国大学学术资本主义时指出,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中的行政权力形成共振,使大学畸形地向权力和市场端发展,而日益远离传统的学术,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大学比任何时候都像官场和企业,而唯独不像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虽然这一论断本身也在走向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及构成大学的学科组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正在与利益和资本联姻,甚至为其所主导。实践中,学科精神的遮蔽体现在两个方面。微观层面,学科知识分子的身份发生转变, “学术经理人” 、 “学术资本家”成为大学的重要群体,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学科 文化 创新 一流 学科建设 路径 吴叶林
限制150内